她让生命之花怒放
二○○七年的春天,一个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名字迅速传遍了上海浦江两岸,她的故事所激起的那份感动也从上海传向全国……
她叫陈海新,生前是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中心的一名中医师。她身残志坚,医德高尚,十四年如一日视患者为亲人,视工作为生命。 她克服因疾病而造成的巨大不便,满腔热忱地为病人解除病痛,赢得了医院、病患人员以及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追忆“轮椅上的天使”陈海新——
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昌里分院,是一栋3层小楼。中医门诊设在二楼,从一楼到二楼,共26级台阶;从二楼楼梯口到中医科,约30余步路。
过去的8年里,早上7点多,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个瘦弱并明显歪斜的身影,在父母的搀扶下,艰难地在这些台阶和这一小段路上移动。走这段路,正常人半分钟都不用,但她起码要花上10多分钟。
, 百拇医药
初来乍到的人都会以为她是前来求治的患者,但很多老病人都知道,她就是令人信赖的中医科主治医师陈海新。
【人物档案】
陈海新:
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昌里分院中医科主治医师。2004年,荣获上海市浦东新区“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佳医师”提名奖。2007年,被追认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获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注定短暂的生命,燃烧无限的光辉
“我的病无药可医,生命注定短暂,所以多做一点工作,我的生命价值也就更大一点。”
回想起这个女儿,吴妈妈总是心疼无比:“她的人生真是多灾多难啊。”
, 百拇医药
1970年1月,小海新出生在知青父母参与建设的新疆昆仑山下,当时是难产,经过抢救,小海新才战胜了死神。
13岁时,小海新身体有些向左侧弯,不料,由此日渐残疾。1988年,海新带着背上的不锈钢矫形支架,以超常毅力,考上了当时的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本可以进三甲医院工作的她,考虑到身体不便,就近选择了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昌里分院工作。
2000年,通过做核磁共振,海新终于知道自己患的是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并做了扩容手术,这是她的第三次大手术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病因解开了,可同时她也有些绝望,因为她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
在最痛苦的时候,陈海新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她最钟爱的贝多芬交响曲,然后,她告诉自己:“我的病无药可医,生命注定短暂,所以多做一点工作,我的生命价值也就更大一点。”
由于小脑的毛病,陈海新不仅行走极其不便,而且经常摔跤,身上、额头总是伤痕不断。随着病情的发展,陈海新的大半身瘫痪了。“妈妈,我痛死了,浑身像刀割一样。”这样的话,陈海新只有在家才会忍不住说出来,在病人和同事面前,她永远是微笑着的。
, http://www.100md.com
从家里到分院,步行一般只需6分钟,但是,陈海新每天5点就得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以缓慢速度穿衣、洗漱、吃饭,7点由父母护送上班。在中医科,她总是第一个到的。
工作时,身体左半边已不能动的陈海新,将左臂搁在办公桌上,撑住自己严重歪斜的身子,然后用唯一能动的右手,给病人们把脉、开方。就这样,在她工作的14个年头里,陈海新一共诊治患者23万余人次,最多一天高达118人。
只有吴妈妈知道,这一超出常人的工作量,陈海新是如何做到的。医院的二楼没有厕所,为了挤出时间多看几个病人,陈海新工作时几乎不喝水。每天只有在妈妈中午送饭来的时候,她才能喝上半杯水,然后在妈妈的搀扶下上一趟厕所。而晚上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大茶缸,灌下3大杯水。因为海新身体向左侧弯,心脏被严重挤压,水喝得太急常常会胸闷心慌,半个小时才能缓过劲来。“她实在太渴了。”吴妈妈想起来就抹眼泪。
临终前34天,忙碌的她终于想到要休息了
, 百拇医药
“妈妈,你帮我去向院长请假吧,我不能再上班了。”
2006年12月30日,星期六。早晨7点刚过,陈海新坐着轮椅,让父母推到昌里分院一楼的台阶前。其实,这一天本来不该她当班,为了照顾她的身体,从2006年起,中医科已强制她每周只上4天班。但是,这天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外出活动,陈海新也在受邀之列,她却微笑着摇摇头:你们去吧,我来值班。
然而,这一天的台阶好像特别高、特别长。口腔科的一位同事从一楼上到三楼去办事,办完事,又从三楼走下一楼。她发现,这么一段时间里,海新连一级台阶都没迈上去。但就在7点半门诊开始时,患者们依然在中医科的老位子上,看到陈海新那张熟悉的脸。
郑达聪老人是陈海新的老病人了,细心的他发现,陈医生这天有点不对劲:平时总是笑嘻嘻的脸微微有些蹙了起来,脸上渗着汗。“陈医生,你身体不舒服啊?”“噢,不是,是我穿多了。”陈海新笑着回答。
, 百拇医药
然而,陈海新自己知道,她在忍受着怎样的痛苦。坐在办公桌前的每一分钟,陈海新全身的肌肉都在抽搐,像被刀割一样疼。
这一天中午,陈海新送走了当天的第17位病人后,由前来接她的父母搀扶着下楼。回到家中,陈海新说:妈妈,你帮我去向院长请假吧,我不能再上班了。原来,她开处方时,发现自己的双眼已不能聚焦在一起,而且右手连笔也握不住了。
多年来,妈妈总是劝女儿休息,女儿总是轻轻回绝道:妈妈,你就让我多看几个病人吧,这样,我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现在,女儿终于提出要休息了。可吴妈妈怎么也没想到,34天后,女儿就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和那些让女儿牵肠挂肚的病人们。
有仁心,也有仁术,微笑永留患者心头
“别着急,我会帮你们看的。”
接受过陈海新治疗的患者,都记得她那亲切的笑容。患者林国强说,每次看到海新的笑脸,都觉得“十分舒心,仿佛服了一帖良药”;患者赵秀芬说,第一次见到海新时,也为她的笑容感动,“特别温暖,就像亲人一样”。
, http://www.100md.com
陈海新的耐心也是无可挑剔的。平常前来中医科就诊的患者多是老年人,有时难免絮叨,经常是陪同的家属都不耐烦了,陈海新却依然笑眯眯地听着。每当家属要阻止病人叙说时,陈海新总是柔声说道:“让他讲,讲了就舒服了。”陈海新的病人特别多,下班时间到了,有的病人还没轮上。每次,陈海新都会轻声安抚:别着急,我会帮你们看的。
陈海新工作的14年里,总是这样细声细语地给病人们诊病。77岁的周美芳老人最有感触了,“我生的是肾病,根子却是心病。”原来周阿婆的儿子早逝,白头人送黑头人,周阿婆一说起来就唉声叹气,有的医生见到她就头疼。而陈海新不仅细心地听她讲每一句话,还经常在治病的同时,从心理上开导她。
当教师的赵阿姨长期体弱多病,无意中找到陈海新。陈海新把了把她的脉,委婉地表示:你好像还有轻微的忧郁症。赵老师一惊,因为她确实患了抑郁症,并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这个医生不简单。”赵老师一下子对陈海新充满了信任。服药后,赵老师的腹泻痊愈了,睡眠也基本正常了。后来,赵老师搬家离开了周家渡街道,可她宁愿倒换两次公交车、花两个小时,也要到陈海新这里来看病。
, 百拇医药
85岁的方文麟是武术教练,他的慢性胃炎被陈海新治好后,在他的推荐下,武术协会里的30多名老人都成了海新的病人。
陈海新给患者开出的方子,不仅疗效好,而且尽可能地降低药价。54岁的叶忠祥说:“陈医生从来不给我开很贵的药,总想着减轻我们的负担。”叶忠祥心里有本账:他患的胃窦炎看西医、做胃镜、吃西药,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要花几百块,但胃胀的感觉还是摆脱不掉;到陈海新这里,几十元钱的方子吃一个礼拜,情况就大为好转。而不久前周家渡地段医院做了一个统计,陈海新开出的方子平均药价只有五六十元。
虽然无法外出培训,但陈海新一直在家刻苦钻研。陈海新自己还订阅了不少中医药杂志,经常翻看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中医书籍,在她家中的书柜里满是专业书籍。因为她明白,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对得起来找自己看病、信任自己的街坊们。
遗体捐献,生命最后那绚烂的余晖
, 百拇医药
“我要把病灶保留下来,供医学研究之用,不要被药糟蹋了。”
2006年10月,陈海新的病情明显恶化。她知道自己大概时日不多了,便悄悄地准备一些善后的工作。
陈海新的同事王杏娟在海新过世后接诊了不少她的病人。打开这些病人的病历,王杏娟震住了:每位病人的治疗用药情况,都仔仔细细地写在上面。中医看的大多是慢性病,需长期服药,通常医生会在病人首诊时,详细地记下其体征及理、法、方、药等,二诊之后的记录便十分简单。而海新为了让以后接诊的医生更清晰地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硬是忍住巨痛,一笔一画全部写下来。“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对病人多深的爱心,才能做到啊!”王杏娟哽咽道。
对于自己的后事,陈海新也作了理性思考,她选择了将自己的角膜和遗体捐献出来。她对妈妈说:“我的病很罕见,如果遗体能捐出来做医学研究,说不定能够拯救以后得这个病的人。而我的角膜,也许可让不止一个盲人重见光明呢。”
, http://www.100md.com
今年1月31日,陈海新因并发肺部感染,被送进了医院。第二天,在急诊室里,陈海新要父母拿来录音机,录下她向院长江继强的告别:院长,我没啥要求,只要将我的遗体捐献出来,希望你能支持我。随后,陈海新要求放弃治疗,“我要把病灶保留下来,供医学研究之用,不要被药糟蹋了”。
2月2日上午10点,距离海新去世不到8小时,她的遗体被送到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陈海新终于将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医疗事业。
【陈海新其言】
●作为一个人,是应该与命运搏击的。我不想做一个走在社会潮流前列的人,但我也不想被社会所抛弃。
●看样子我是不可能和正常人一样有健美的身材了,但我希望和大家一样,哪怕不完全一样。
●不管前面是险滩还是陡坡,相信自己能征服这一切。
, http://www.100md.com
●对我们从事医疗工作的人来说,特别是医生,其责任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切不可马虎,不能夸海口、打保票,这是对人对己负责。
记者手记
坚韧的“平地木”
陈海新医生去世后,记者才知道她这个人,这确实是一个遗憾;然而听那么多人诉说着陈海新的故事,这又是一份幸运。她让记者脑子里跳出了一句尘封已久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陈海新最让人感动的是:她爱己及人的品质、坚强的信念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陈海新,她从小患病,对苦命的人生早已了然;选择学中医,原有对自己治病的希冀,但她后来知道没有希望时,也不抱怨、不消沉,而是以一个病人的体验和需求去关爱病人,以治好别人的病来抗争自己不治之症的命运。
, http://www.100md.com 或许,用身残志坚来形容体弱娇小的她比较贴切。然而,她在患者或同事身边时,从未将自己当作一个病人,从未把自己当作需要照顾的对象,她比我们中间的很多人更坚强,比我们中间的很多人更乐观。
虽然她为残疾之身所累,但也促使她思考和追求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岗位上,她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
当她还能撑、能忍时,每天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这是她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直至实在支撑不了,就请妈妈向院长请假,因为“再去看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了”,这是她对他人生命的负责;
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做好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安排,这是她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陈海新,她那孱弱的身体里,究竟蕴藏着何等炽热的对生命的热爱?
陈海新生前一直把自己比作平地木,“平地木生长于林下、谷地,它矮小,开淡淡的花,结小小的果,一点不起眼,但生命力顽强,在中药中用途很广”。的确,就像平地木那样,气清香,味微苦,求诸人甚少,给予人们极多,陈海新在一间简陋的诊室里,把自己的一枝一叶毫不吝啬地贡献给了病人。
托尔斯泰说得好:“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陈海新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人生价值的深度是许多同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她虽已离去,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戴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