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6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1429807
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大肠息肉231例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刘珂斌,陈景梅,陈碧秀
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刀;大肠息肉,,],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刀;大肠息肉,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第1页

    参见附件(83KB,2页)。

     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大肠息肉231例临床体会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231例796枚大肠息肉经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进行总结,其中腺瘤性息肉478枚,占60%。灶性癌变3枚,占0.4%。炎性息肉276枚,占34.7%。幼年性息肉39枚,占4.9%。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大肠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手术视野清晰,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刀;大肠息肉

    2000~2006年我院肛肠科电子结肠镜室应用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CF-VI)检查患者共2847例,检出确诊并镜下治疗大肠息肉231例共796枚,取得很好疗效,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大肠息肉诊断以电子结肠镜检查为首选,高频电刀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小、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患者不论年龄大小均可接受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1例,男152例,女7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9岁,平均51岁。单枚息肉者106例,多枚息肉者125例。位于直肠、乙状结肠583枚,降结肠34枚,横结肠52枚,升结肠127枚。多发性息肉以3~10枚多见,最多达25枚。临床表现均以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及黏液血便为主。

    1.2 术前准备 检查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了解患者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采用口服蓖麻油加温开水清洁灌肠法,排便4~5次至清水即可。检查治疗前30 min对紧张不安者适当应用镇静剂及胃肠道解痉剂。

    1.3 器械 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CF-VI)、奥林巴斯PSD-20型高频电发生器及圈套器和电热活检钳。

    1.4 方法 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出息肉后,退镜时进行切除,根据息肉大小、形状、多少、分布、有蒂、无蒂与肠壁之间的关系等,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电凝电灼术、热活检钳摘除术、活检钳咬除术4种方法。高频电发生器多选用3档,功率25~40 W。切除息肉时,应采用先凝后切方式,反复脚踏电凝、电切开关,每次通电时间为3~4 s,交替进行。切除息肉用三爪把持钳回收病理检查。电切后仔细观察残端有无出血,尽量抽出肠中残留气体,以降低肠内压,对于预防术后肠穿孔具有重要意义。

    1.5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注意观察腹痛及便血等情况,一般留观静脉输液1~3天,半流质软食7天,1周内避免剧烈激活动和外出旅游。酌情给予H2受体拮抗 剂及胃肠黏膜保护剂,保持大便软化通畅。

     2 结果

    231例共796枚息肉均一次切除成功,3例病理报告基底部见癌细胞,即送外科行结肠切除术。未发生大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切除息肉标本病理类型见表1。表1 796枚大肠息肉病理类型

    3 讨论

    近30年国内外开展经结肠镜切除息肉以来,无需剖腹即可去除大肠息肉,避免了因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大肠息肉安全、疗效可靠、手术视野清晰,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最佳手段。

    3.1 清洁肠道至关重要 电子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成败,取决于肠道准备的好坏。本组231例患者全部采用口服蓖麻油加温开水清洁灌肠法,即于检查治疗前晚23时口服蓖麻油50 ml,同时饮用温开水600~1000 ml,可加入适量白糖或蜂蜜搅拌。检查治疗前2 h用温开水800~1200 ml先后灌洗肠2次,肠道的清洁程度均达到良好。

    3.2 镜下切除息肉方法体会 (1)钳除法:直径在0.2~0.5 cm以下的细蒂或半球状息肉可采用活检钳或热活检钳钳除。在进镜中发现<0.5 cm的息肉时应立即钳除,因退镜时往往不易找到病变部位。热活钳摘除可避免出血,钳内组织可回收送病理检查,切除较彻底,值得推广应用。(2)高频电凝灼除法:多用于<0.1 cm广基或无蒂的小息肉样隆起。用电凝头接触息肉反复电灼,发白时为息肉已切除。(3)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主要用于>1 cm的有蒂息肉者。用圈套器套住息肉距基底部0.2 cm处蒂部,要助手将圈套器轻轻收紧,使之与息肉紧密接触,调节息肉位置与镜头保持2.0 cm以上距离,使圈套器尽量离开肠壁黏膜,避免因勒过紧以至机械切割发生出血。一经套住蒂部后先电凝,至组织发白,再行电切,反复交替进行。通电时要助手适度收缩圈套器,一旦阻力消失,息肉自动断离肠壁。对于较大的分叶状息肉,可先在其基底部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2~4 ml,再行分叶或分段切除。

    3.3 并发症的防治 电子结肠镜下电切息肉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和肠穿孔,肠穿孔的原因多为切除息肉时蒂部电凝过度、过深、造成息肉蒂部残端急性炎症反应所致[1]。出血的原因较多,如操作不当,圈套器机械勒断蒂部;电凝不充分;电凝过度使创面过大、过深,焦痂脱落后出血;电凝面正处于较大血管处;多发密集息肉一次全部切除后,相邻切除面之间正常组织过少;息肉切除后患者饮食、活动量控制不理想等。有文献报道,出血发生率为1.5%,肠穿孔发生率为0.4%[2]。本组231例,未发生肠穿孔,出血6例(2.6%),均为基底部少量渗血。采用高频电凝电灼或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后均未见再出血。考虑以上因素,首先要熟练掌握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息肉方法及技术,选择适当的电凝电切功率。对多发性息肉患者,中青年可一次圈套摘除息肉10枚左右,老年患者一次圈套摘除不应超过5枚。息肉电切各点之间要保留正常肠黏膜,以避免电切过于集中造成出血和穿孔。在电凝电切过程中,要多次改变患者体位,充分暴露息肉,调节旋钮使镜头与息肉保持2 cm以上距离,并使息肉离开周围肠壁,注意圈套器尖端不要与肠壁接触,圈套时尽可能靠近头蒂交界处,要求助手一定缓慢收紧圈套器,切忌拉力过大,避免机械切割。同时应注意观察肠蠕动情况,防止周围黏膜灼伤、穿孔。电切要在充分电凝的基础上进行,电凝电切应反复多次交替进行,直至息肉切除。术后应留观输液,要求进无渣半流质饮食,禁食牛奶、红薯等难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避免洗温度过高的热水澡。如发生穿孔应急诊送外科手术治疗。

    3.4 复查随诊 据报道,腺瘤性息肉摘除后的复发率可达39.4%[3]。复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的息肉及局部复发病变,并能发现初次检查时遗漏的息肉,从而及时得到处理。复查的时间目前并无统一的规定,我们要求在术后6个月内复查,检查阴性者每隔1年复查1次,连续2次检查阴性者复查时间延至3年1次。连续3年结肠镜检查为阴性者,复查时间可延长到5年1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