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大学生运动猝死1例
运动性猝死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末梢循环衰竭,血压为零。运动性猝死虽然不属于多发急症,但偶尔在临床上也能见到。为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对运动性猝死的快速急救能力,笔者对某高校2006级入校大学生运动猝死1例进行病例分析。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某高校计算机系新生,入学档案记载既往健康,尚未进行入学体检。于2006年9月23日晚7点左右在学生宿舍突然晕倒,意识不清。接到报告后,校医院的医务人员及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该学生面色死灰,呼吸、心跳停止,颈动脉搏动未触及,血压为零。心电图提示为心室纤颤。立即使病人取平卧头低位,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给予盐酸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间羟胺、多巴胺等急救药品抢救。历时1h,抢救无效死亡。
2 讨论
患者是2006级入校新生,生前已连续进行了3天的军训,死亡当天下午5点军训结束后,与其他同学一块打了大约1h的篮球,死亡时与当天下午的军训、打篮球结束间隔1h左右,属于运动性猝死的范畴。运动性猝死是世界医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运动性猝死的确切发病率,但是不少研究人员已做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经常参加剧烈运动可降低猝死发生率,经常活动量很少的人,剧烈运动中心脏骤停的危险与其他时间相比要大56倍,而经常参加剧烈运动的人运动中的危险只比平常大5倍;另有研究表明经常剧烈运动的人心脏骤停的危险只有案牍工作者的40%,因而认为剧烈运动虽可增加原发性心脏骤停的危险,但这种危险在那些体力充沛的人中仍然是较低的。世界报道,运动性猝死的高危年龄为30~50岁,以40~50岁为高峰。而我国运动性猝死发生的高峰年龄较国外报道的低,这可能与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不很普及或是强度不大、时间不长,基层医疗水平不够发达,运动监督不够,未能对青少年期的一些先天性异常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及青少年自我安全意识不强等有关。国内报道我国运动性猝死的男女比例为7.2:1.0,认为女性发生率低可能是由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低,不愿参加大负荷的运动,对疲劳或其他过度负荷不易耐受等原因有关[1]。运动性猝死所涉及的人群很广泛,各式各样职业的人都有,但高水平运动员、大中小学生、教师及体育爱好者发病率最高,常见的项目为田径、篮球、足球和排球等。影响生理负荷和猝死危险性的运动特征包括: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肌肉收缩方式(静力性或动力性)。猝死的危险性随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运动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见于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特发性心肌肥厚、主动脉破裂等;而国内文献[2]的排列顺序是: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急性肺水肿、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在年轻运动员中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瓣膜、心肌及其传导系统的疾病[3],在40岁以上的运动员中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脑源性猝死占6%~17%,见于脑血管畸形、动脉瘤、高血压、脑溢血,而脑血栓、栓塞导致突然死亡很少见。其他,如急性出血性胃炎、先天性单侧肾缺失、支气管肺炎、胸腺淋巴体质和肾上腺机能不全、饭后运动导致食物吸入气管等原因引起运动性猝死的病例也有报道[4]。中暑引起的运动性猝死病例因运动补液的科学化而越来越少见。
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1)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过30min,有可能发生心肌缺血坏死。(2)运动中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使其灌注不良,痉挛持续20min以上,也可能引起心肌的缺血坏死。(3)运动时体内电解质、激素内分泌的改变和代谢产物的堆积,可引起血液理化特性的改变。例如,当运动时心肌钾钠离子的变化,可引起心肌的代谢性坏死;运动时血液游离脂肪酸产生的速率加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所引起的应急性改变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因运动引起的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都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3 预防与救治
运动性猝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程短和进展快等特点。现场救治由于受到条件和时间的限制,难以成功,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时往往已错过救治的最佳时机,所以对于运动性猝死要重在预防。通过对该病人的救治,笔者认为:首先作好新生入校查体工作,通过查体能及早识别运动性猝死的潜在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查体时要让学生如实填写既往病史栏目,对于既往有心脏病史的学生,在军训、体育活动时给予照顾,减小体力活动,避免竞技运动;有年轻猝死家族史的学生都应做相应的检查,必要时做相关基因筛查;对于听诊有心律失常、心脏瓣膜有杂音的学生,要分别加做心电图、心脏彩超,以了解心脏的电生理改变及心脏各瓣膜的病变,并逐一登记安排治疗。其次,要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坚持经常性的、全面的体育锻炼,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要进行赛前查体,体检包括心脏负荷试验、运动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等。不要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剧烈活动,感冒、发烧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时不参加体育活动。最后,对学生要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运动性猝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急救方法。总之,了解大学生的躯体疾患,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纠正大学生不科学的运动行为,加强大学生的运动安全教育,使其掌握一些自我保护和救治的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运动性猝死事故的发生,减少个人、家庭及学校灾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昕. 我国运动猝死调查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 18 (2):99.
2 李之俊.上海和华东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11.
3 李珍妮.年轻人运动性猝死与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82.
4 苏洪.运动诱发脑性猝死1例.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1):40.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泰安,泰山学院校医院
(编辑:秋 实), http://www.100md.com(张有胜)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某高校计算机系新生,入学档案记载既往健康,尚未进行入学体检。于2006年9月23日晚7点左右在学生宿舍突然晕倒,意识不清。接到报告后,校医院的医务人员及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该学生面色死灰,呼吸、心跳停止,颈动脉搏动未触及,血压为零。心电图提示为心室纤颤。立即使病人取平卧头低位,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给予盐酸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间羟胺、多巴胺等急救药品抢救。历时1h,抢救无效死亡。
2 讨论
患者是2006级入校新生,生前已连续进行了3天的军训,死亡当天下午5点军训结束后,与其他同学一块打了大约1h的篮球,死亡时与当天下午的军训、打篮球结束间隔1h左右,属于运动性猝死的范畴。运动性猝死是世界医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运动性猝死的确切发病率,但是不少研究人员已做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经常参加剧烈运动可降低猝死发生率,经常活动量很少的人,剧烈运动中心脏骤停的危险与其他时间相比要大56倍,而经常参加剧烈运动的人运动中的危险只比平常大5倍;另有研究表明经常剧烈运动的人心脏骤停的危险只有案牍工作者的40%,因而认为剧烈运动虽可增加原发性心脏骤停的危险,但这种危险在那些体力充沛的人中仍然是较低的。世界报道,运动性猝死的高危年龄为30~50岁,以40~50岁为高峰。而我国运动性猝死发生的高峰年龄较国外报道的低,这可能与我国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不很普及或是强度不大、时间不长,基层医疗水平不够发达,运动监督不够,未能对青少年期的一些先天性异常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及青少年自我安全意识不强等有关。国内报道我国运动性猝死的男女比例为7.2:1.0,认为女性发生率低可能是由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低,不愿参加大负荷的运动,对疲劳或其他过度负荷不易耐受等原因有关[1]。运动性猝死所涉及的人群很广泛,各式各样职业的人都有,但高水平运动员、大中小学生、教师及体育爱好者发病率最高,常见的项目为田径、篮球、足球和排球等。影响生理负荷和猝死危险性的运动特征包括: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肌肉收缩方式(静力性或动力性)。猝死的危险性随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运动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见于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特发性心肌肥厚、主动脉破裂等;而国内文献[2]的排列顺序是: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急性肺水肿、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在年轻运动员中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瓣膜、心肌及其传导系统的疾病[3],在40岁以上的运动员中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脑源性猝死占6%~17%,见于脑血管畸形、动脉瘤、高血压、脑溢血,而脑血栓、栓塞导致突然死亡很少见。其他,如急性出血性胃炎、先天性单侧肾缺失、支气管肺炎、胸腺淋巴体质和肾上腺机能不全、饭后运动导致食物吸入气管等原因引起运动性猝死的病例也有报道[4]。中暑引起的运动性猝死病例因运动补液的科学化而越来越少见。
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1)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过30min,有可能发生心肌缺血坏死。(2)运动中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使其灌注不良,痉挛持续20min以上,也可能引起心肌的缺血坏死。(3)运动时体内电解质、激素内分泌的改变和代谢产物的堆积,可引起血液理化特性的改变。例如,当运动时心肌钾钠离子的变化,可引起心肌的代谢性坏死;运动时血液游离脂肪酸产生的速率加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所引起的应急性改变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因运动引起的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都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3 预防与救治
运动性猝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程短和进展快等特点。现场救治由于受到条件和时间的限制,难以成功,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时往往已错过救治的最佳时机,所以对于运动性猝死要重在预防。通过对该病人的救治,笔者认为:首先作好新生入校查体工作,通过查体能及早识别运动性猝死的潜在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查体时要让学生如实填写既往病史栏目,对于既往有心脏病史的学生,在军训、体育活动时给予照顾,减小体力活动,避免竞技运动;有年轻猝死家族史的学生都应做相应的检查,必要时做相关基因筛查;对于听诊有心律失常、心脏瓣膜有杂音的学生,要分别加做心电图、心脏彩超,以了解心脏的电生理改变及心脏各瓣膜的病变,并逐一登记安排治疗。其次,要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坚持经常性的、全面的体育锻炼,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要进行赛前查体,体检包括心脏负荷试验、运动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等。不要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剧烈活动,感冒、发烧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时不参加体育活动。最后,对学生要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运动性猝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急救方法。总之,了解大学生的躯体疾患,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纠正大学生不科学的运动行为,加强大学生的运动安全教育,使其掌握一些自我保护和救治的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运动性猝死事故的发生,减少个人、家庭及学校灾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昕. 我国运动猝死调查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 18 (2):99.
2 李之俊.上海和华东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11.
3 李珍妮.年轻人运动性猝死与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82.
4 苏洪.运动诱发脑性猝死1例.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1):40.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泰安,泰山学院校医院
(编辑:秋 实), http://www.100md.com(张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