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疲劳综合征与中医肝脏理论相关性分析
手术后疲劳综合征;,中医理论;,肝脏,,手术后疲劳综合征;,中医理论;,肝脏,1术后疲劳综合征思绪变化与肝主情志、藏魂、主疏泄的相关性,2术后疲劳综合征营养不良及能量代谢变化与肝主疏泄的相关性,3术后疲劳综合征“四肢不举”、“解堕”与肝主筋、藏血的关系
摘要:通过分析“肝主情志”“藏魂”“主疏泄”“肝主筋”“藏血”等中医肝脏理论与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认为肝脏的调理对术后疲劳综合征十分关键,重在于使肝气升发条达,疏泄功能正常,则“土得木而达”矣,支持“诸病从肝郁论治”的观点。关键词:手术后疲劳综合征; 中医理论; 肝脏
手术后疲劳(Postoperative Fatigue,POF)是一组表现为乏力、失眠、疼痛、抑郁、紧张、焦虑等中医证候群[1,2],是机体应激[3,4](在这里特指手术后创伤)后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关于环境要求与自我平衡的一个转归过程。在这个转归过程中,机体的应激状态[5](在这里特指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往往会引起人体某些器官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气机失调有关。
中医认为调节机体的核心机构是五脏。虽然中医理论中有“肺主气”、“心主神明”的说法,但是对于刺激所引起的气机失调、情志变化,肝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中医肝脏理论与手术后疲劳的关系,中医书籍未见明确记载,但是疲劳与中医肝脏相关理论的关系颇为密切。
1 术后疲劳综合征思绪变化与肝主情志、藏魂、主疏泄的相关性
术后疲劳综合征常见症状是抑郁或烦燥、睡眠不安等情绪变化,是疲劳的主要表现。中医研究认为,肝与情志的调节密切相关,并以“肝主疏泄”的功能作为基础。因此,有学者以此作为临床用药理论依据,对症进行调治。徐氏等[7]采用疏肝法用中药对120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进行干预,结果对术后肝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袁晓军等[8]采用疏肝法对20例残余性胃炎术后辨证治疗,结果对残余性胃炎术后疲劳综合征有积极改善作用。
朱丹溪《格致余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司疏泄者,肝也”,认为疏泄是肝的重要功能,因此他提出了“郁多缘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创立了越鞠丸,以治六郁。并以开郁利气作为方药的重点。以后很多医家都继承了他的观点,将治郁调肝作为治疗疾病的根本。如明代赵献可在《医惯》的郁病论中继承了朱丹溪的气郁可致诸郁的观点,以木郁为中心辨析广义之郁,据“五行相因”的医理治疗木郁。并提出在辨证治疗时,应当从肝入手。只要解决木郁的问题,其它疾病可以迎刃而解。在《类证治载》中林配琴(清代)认为凡病无不起于郁者,情志怫郁,则六郁之病作。他将外感、内伤诸病都与郁相联系起来,即与肝相联系,并将木郁分为肝气、肝火、肝风三类,认为“诸病多从肝来”。
因此,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的改变如果超过肝的调节能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