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http://www.100md.com
廖俊廉
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干预,1对网络成瘾的理解,2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探讨,4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参考文献]
第1页 |
参见附件(60KB,3页)。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pdf)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入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同时,网络高科技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国内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干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干预
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各地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结起来,按照一定的通信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它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美国心理学家最先注意到这种现象,指出,太多的人沉溺于互联网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心理顽症,对社会生活秩序或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青少年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并未完全成熟,思想不稳定,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网络交往的自由性、虚幻性、广泛性正好符合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从更广泛的领域获取知识与信息,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同时也给这些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心智情绪尚不稳定的天之骄子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种。
1 对网络成瘾的理解
1.1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的定义 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4]。最早是由美国纽约的精神病医生Goldberg针对网络相关障碍提出来的。后来匹兹堡大学的Yang教授提出的问题性的网络使用及Hall等提出的网络行为成瘾/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则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称谓。一般认为,网络成瘾可分为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基本类型[2]。
1.2 网络成瘾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800万,其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总体的83.7%,其中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网络成瘾者的主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20~30岁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及高薪阶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的局域性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在6.8%~12.5%[2,5];早期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成瘾者为男性,而近来有些研究却发现成瘾者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一般认为以男性居多;网络成瘾者在线时间的报道各不相同,但都发现网络成瘾者每周在线时间远大于非成瘾者;使用网络的新手更容易对网络上瘾;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学科及网络应用的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至今为止,所有的研究都发现,网络成瘾者在对互联网上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忧郁症和焦几乎虑症[2,6]。
1.3 网络成瘾的常见症状[7]
1.3.1 社会及心理特征 网络成瘾会导致成瘾者以线交际代替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从而出现低质量的人际关系,使他们面对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时缺乏正常的应对能力。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会导致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及心理幸福感的降低。
1.3.2 生理方面 根据一些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观察和研究,“网络成瘾”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不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萎靡或容易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甚至滥用药物等。这种病症初期是精神上的依赖,之后可发展变为躯体的依赖。除了以上症状,网瘾者身体还会出现一系列慢性的生理变化,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此外,IAD还会带来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暗适应能力降低,以及精神情绪的变异,如焦虑、抑郁、易怒等。
1.4 如何判断网络成瘾 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研究者主要根据被测试者所表现出的对互联网的依赖情况,大多数通过试题测试的方法来判断。
2 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法配合在线调查或纸笔调查的方式,也有采用访谈法配合个案调查的方式,但使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却很少。
国外对网络成瘾的判断提出了具体的诊断标准,但实际中对调查对象进行诊断时,主要是靠各种量表[8,9]。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公认的测量网络成瘾的量表,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4种: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r[3]对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的《网络成瘾测验》。该问卷有8个题项,如果被试者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加拿大学者Davis编制出的《Davis在线认知量表》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10~12]: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与现实,共36个题项,是一种7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网络成瘾。台湾学者Chou翻译了Brenner编制的《互联网相关成瘾行为量表》[10,11],其内容包括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消极影响,如失去工作、婚姻破裂、经济债务、学业荒废等。台湾学者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出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包含如下5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4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就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探讨
3.1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 促进大学生对成瘾易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处在青春晚期及成人早期的大学生急剧发展的心理动力因素。此阶段大学生面临两个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发展自我认同和发展一个情感上或是生理上有意义的亲密的人际关系[2]。
3.1.1 自我认同在这个时期,学生能否获得足够独立的能力与家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密切 家长应放松对学生的控制。青少年进入大学后,校园内成人世界相异的观点、行为、态度不断改变着学生,如果家长(或家庭系统)强迫青少年只能同家庭系统密切联系,阻止他们进入大社会,不允许孩子发展一个独立的人格,而青少年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力量退出这个系统,还依赖于家庭的经济及情感支持,就会造成自我认同混乱,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就可能产生,这种成瘾行为是作为青少年与发展中的挑战达成妥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缓解家庭对他的要求同自己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个体可以在网络世界逃避成长过程中的痛苦。
3.1.2 亲密的人际关系 发展一个亲密的关系是这个阶段第二重要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培养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不管是与同性还是与异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一个适当的亲密关系的能力,需要通过充分可能的方式去尝试和体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们觉得通过网络交流更安全、更自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