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1449048
控涎丹方义探微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24期
控涎丹方证病机分析,控涎丹制方原理探讨
     控涎丹出于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原文称治痰涎伏在心膈上下,“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唾涎,手脚重,脚冷痹,气脉不通……”用“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气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

    本方系从《伤寒论》十枣汤化裁而来,易芫花为白芥子,变逐水饮之峻剂而为祛痰涎之方,且改汤剂为丸剂,峻药缓投,使之徐徐发挥药效,深入痰涎结聚之窼囊,搜逐伏藏于脏腑、经络、皮里膜外之痰涎。历代医家以此方治疗多种病证,包括癫痫、狂证、不寐、中风、哮证、悬饮、心悸、腹泻、胃脘痛、痹症、瘰疬、不孕等。如《丹溪心法》载:“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甘遂、大戟、白芥子加桃仁泥糊丸。”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加味控涎丹”,即本方加芫花、葶苈子、巴豆、黑牵牛,“治风热上壅,或中脘停留水饮,喘急;治四肢浮肿,脚气入腹,平常腹中痰热,诸气结聚。”《张氏医通》卷四痰饮门载:“湿痰积于胁下,隐隐作痛,天阴痛软更甚,轻则二陈汤加白芥子,重则控涎丹缓攻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