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海外合作伙伴
图为一欧方企业代表在论坛上发言。
四月,上海的两个大型会议都不约而同地将主题设立在国际化合作上。月初,“面向世界的中国药学CRO/CMO国际研讨与合作会”由复旦大学药学院和美国药学会联合举办,吸引了以研发企业为主的200多位参会代表。月中,“2007中欧生物与医药企业对接会”上,超过100家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欧洲大军齐刷刷到场,与国内企业进行了两场一对一的面谈会,而贸易合作是参会企业的首要目的。
至此,从生物医药的研发到生产、流通各个环节,中外企业都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态度。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已成为世界主流医药市场成员眼中的明日之星,而在与海外企业接洽业务、输出产品和服务方面,国内企业也正日臻成熟。
研发:标准和知识产权
中国的药物研发优势,几乎是每一位演讲者都要在报告中提及的:基础研发能力强、科学人才回归和培养、劳动力市场相对经济、临床试验群体庞大,以及临床研究达世界级水平。
, 百拇医药
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这些驻华机构的核心任务也正发生转变,从初期的临床研究服务支持前移到药物发现阶段。阿斯利康、诺华、辉瑞的研发中心高管分别出席两次会议,发表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公司在中国所开展的研究,积极提供联系方式,期望与国内企业展开更多合作。
在中国,阿斯利康正在研究中国的高发病率疾病药物,这些药物在海外的研究并不多,也缺乏适用人群,而中国的市场却很广阔,很多中国研究机构和企业正从事这些药物的基础研究和开发。阿斯利康已经与药明康德、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和国家药物研究所达成了合作协议,但这还只是起步,未来它还将同更多的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至于新药研发,很多跨国公司已在华开展了几年试验工作,诺华在中国的药物后期临床试验已较成熟。
但是药物的早期研发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2007年,中国开始推行GLP药物安全性实验室强制认证工作,这是药物研发走向规范化的重要一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目前国内GLP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中国企业的实验室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国际标准,也深受海外企业关注。复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教授建议,提高中国GLP与国际互认的速度,将有效促进中国研发的全球化进程。企业代表表示,在官方互认尚未达成的情况下,企业以国际标准自主建设实验室规范管理,可以在全球树立中国的研发榜样。
, 百拇医药
知识产权保护几乎是所有海外企业一致担忧的。欧盟委员会健康研究司协调组负责人Stephang Hogan博士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有所进步,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愿意走进中国的原因。但是这还不够,如果中国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将会有更多企业与中国牵手。
此外,很多海外风险投资公司有意投资国内企业,但由于资金退出机制还不明确,多持观望态度。
生产:贴牌或技术转让
欧洲生产成本很高,而中国生产既有人力资本优势,还有原料药采购优势。因此,很多跨国公司直接在华投资设厂,没能力设厂的中小企业则希望在华寻求贴牌生产的合作伙伴。过去几年来,中国强制实行GMP后,企业的软硬件水平明显提高,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上药集团处方药事业部副总裁陈彬华对这种合作意向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在他看来,中国进行海外产品的贴牌生产,既解决了生产不饱和问题,又可以学到一些海外的先进生产工艺。
, 百拇医药
但在贴牌生产的合作大道上也还存在两块拦路石。首先,中国的贴牌生产缺乏政策支持,能否开展、如何开展还没有可遵循的依据。其次,生产企业还需要通过合作方当地的监管部门认证。由于中国GMP标准与国际主流市场还有区别和差距,国内企业首先要投入一笔资金通过相关认证。
除了贴牌生产这种合作方式,中国还可以与外方签订协议,引入技术,生产出既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又达到监管部门要求的产品,不失为一条快捷双赢的好办法。
销售:直销不如代理
在中欧企业对接会议上,医疗器械分论坛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晨刚做完企业和产品介绍,主持人问他:“您这次参加会议的目的是什么?”梁晨回答:“目前,我们已有产品通过欧洲CE认证,可在欧洲销售,期望能有企业帮助我们实现销售目标。同时,我们也可以为海外企业提供中国的销售渠道。”
这样的回答颇具代表性,会议现场亦不乏像这样互相寻求合作的中外企业。广东冠昊生物科技公司的一个再生医学工程产品在国内上市两年,据称销售额成倍增长,产品临床效果超过同类进口产品,在赢得国内市场的同时,该企业已经同一家著名跨国公司进行谈判,协议让对方代理其海外销售权。
, http://www.100md.com
公司副总经理徐斌介绍,选择海外合作伙伴不能只看知名度,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在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公司,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将产品输送到终端。目前,中国公司实力有限,直接在海外建立销售队伍,成本过大,且要冒着文化差异的风险。在产品线不甚丰富的情况下,这样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选择海外合作伙伴恰恰是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双方通常都愿意接受。
欧洲生物技术联盟副主席Brian Clark教授对此表示肯定,欧洲不乏一些拥有好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完全可以借助中国企业的销售力量,将海外产品打进国内市场。较之药物研发和生产外包,药物代理销售的政策环境比较宽松,只需代理商完成代理产品在当地的上市审批,剩下的就要靠代理商的市场营销能力了,投入不大,产出较好。
链接
雅来在华扩张第二步
4月20日,专业制药企业雅来公司宣布,已经收购了位于中国深州市的深州同德药业有限公司资产,深州同德药业是雅来动物保健部门的供应商,生产和销售杆菌肽锌,年销售额约500万美元。收购完成之后,雅来将继续支持同德的现有客户群,同时向其他市场出口产品。
雅来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Dean Mitchell 表示,这项协议是雅来在中国市场的第二大举措。去年,雅来公布了一项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协议,根据协议,海正药业万古霉素的产能将翻番,万古霉素是海正药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原料药,不过这还有待主管部门审批。
(桔梗), 百拇医药(驻沪记者 张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