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王力微
编号:11448791
对《循证医学的“典范”叶任高》一文的回复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6日 新语丝
     bangbu1996

    少数派网友《循证医学的“典范”叶任高》一文以数据表达了对拙文《“中国医生”基本就等于“中医”》中把叶任高先生作为循证医学的“典范”的质疑,并明确表示希望我作出解释。我无可推托,解释如下:

    首先,拙文只是举叶任高先生人生的一个感人片断(临终前)为例,并非全面评价他一生的学术思想,也并非把他作为“一生”都坚持循证医学的“典范”。循证医学的流行只不过二十年的事,叶老接触循证医学应该是他晚年,他能够接受并坚持“循证”的信念一直到生命的终结,也可以说不愧“典范”二字。

    少数派网友从网上搜集的材料我不怀疑有假,只不过这些材料的背景和时间区段不清,也许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甄别一下才好。《实用民间验方精选》不用看就知道毫无价值,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是不能简单否定的!虽然这类研究绝大部分不具有循证意义的价值,但确实有严肃的医学者在进行符合现代医学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临床研究,这也是方舟子“验药”的意义所在。循证医学并不是一种狭隘的门户医学,“坚定地认为叶任高关于中医的研究和论述肯定不是循证医学”恐怕也是武断的。
, 百拇医药
    据叶的学生回忆,叶老毕生坚持一种“纯净”的医学信念,“其核心之一就是循证医学,就是只给病人开那些有证据证明安全有效的药”。他的学生曾经接触一种从国外传来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奇特”方法,不出一周,尿蛋白就可以转阴,并在临床中体验了其“疗效”。当他“象发现新大陆似的说给先生听,叶老只是淡淡地说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当时他“以为先生晚年趋向保守不肯采纳新方法,遂又拿出几篇讨论此药的著名肾病专家的文章,他仍然拒绝接受。后来随着有些患者病情复发,我才逐渐冷静下来。”叶老这种“疑药不用”的态度正是循证医学的精髓,是对病人的深层关怀。

    叶老的学生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由于先生学冠中西医,名气大,所以免不了有些搭顺风车的人,写些文章书籍请他署名。先生怜惜他们的辛苦,又有提携后人之心,多不拒绝。但晚年精力不足难以严格把关,结果授人以把柄留下文章多而不精的议论,更有别有用心之人拿了这样的书籍出去炫耀骗人,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少数派网友搜集的材料中有否这样的文章我不知道,即便有以国情论也是可以原谅的吧。但叶老最得意的著作是他主编的《内科学》和科普书《肾脏病防治指南》。
, 百拇医药
    《内科学》是经典教材, 《泌尿系感染》一章是叶老执笔。“先生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一种区别膀胱炎、不典型肾盂肾炎和下尿道综合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方法:只需在家吃磺胺药三天,再过四天回医院门诊做一次尿常规和清洁中段尿细菌的定量培养。总共花费7天时间两次门诊80元钱,就可以完美地解决四者鉴别诊断困难的问题。此方法设计之精妙逻辑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关怀病人’的高尚情操,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医学境界:尽量少伤害病人,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病人收益的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以良好的性价比善待病人”。这才是先生循证医学思想的体现。

    《肾脏病防治指南》完全出自叶老一人之手,出版于1998年66岁高龄时,是一本纯粹的科普书。以先生的学术地位写这样的一本让病人看的科普书,实是医者仁心的最高境界。书中完全没有“名老中医”们的昏话呓语,而是以通俗优美的语言主要介绍肾脏病防治的现代医学观点,书中甚至不惜笔墨引用大量文献说明中药的毒副作用以警示患者。试问这样的作者又怎么会写出《实用民间验方精选》的书呢!我推测这可能是署先生之名的伪书吧,若竟确实是先生所作,我宁愿看成是先生“小时候干的营生”,毕竟作不得数,呵呵。

    中国的西医生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的临床医学层次,但并不排除有极少数中医或中西结合医生接受并具有了先进的循证医学思想。无论如何,从临床实践看,“中国医生”基本就等于“中医”是我坚持的观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