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1450943
明代命门学说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33期
     命门之称首见于《内经》,“命门者目也”,《难经》则谓:“其左者为肾,右为命门。”言脏有六,自此之后魏、晋、隋、唐医家对命门学说理论实无突破性创新发展。明代命门学说以孙一奎、张介宾、赵献可为代表,以理学易理为理论架构基础,医易结合,有着鲜明的特色。以往我们对明代命门学说的讨论,要么不分析理学思想对其影响的利弊,要么没从文化与中医学相互渗透的整个历史过程来审视这种影响与其它历史时期的异同,难得其全貌,因此,以明代命门学说为代表,分析这个时期“医学—哲学”模式与其前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评价明代命门学说的理论创新及临床应用价值,能给时下中医理论的传承创新一点有益的思考。

    在中医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哲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内经》为代表在先秦两汉之际基本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期的哲学思想起到了建构作用。哲学中的具体学说,比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结合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成为中医学建构理论框架的重要思维模式工具。其后由汉至宋这个很长历史时期内,哲学所起到的作用与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初始建构之时已大不相同,这段历史时期,哲学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医者论述其医学观点的哲学论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