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血浆
“人纤维蛋白原其实不算是最紧缺的,因为它还有替代产品,像人免疫球蛋白等产品更是供不应求。”记者在调查人纤维蛋白原市场紧缺状况时,从华兰生物获悉。(相关报道详见本报53期头版)
血液制品几乎全线短缺,情况是否属实?
浆源紧缺,收购浆站
“现在只要是血液制品都紧缺,广州市面上基本买不到,主要原因是血浆少。”广州沪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阮金光如是告诉记者。
而就在一个月前,华兰生物刚刚以4360万元的最高应价竞拍到重庆市唯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重庆益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重庆益拓)的全部资产。
市场投资人士分析认为,华兰生物之所以斥巨资收购重庆益拓,看重的是重庆益拓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和当地的浆源开发前景。重庆益拓加上原先收购的血浆站,华兰生物已将12个血浆站纳入自己的血液制品产业链。为缓解目前所面临的浆源紧张问题,华兰生物可谓不遗余力。
, 百拇医药
华兰收购益拓与血液制品短缺只是时机巧合吗?
为此,记者向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上海莱士和安徽绿十字求证,发现血液制品紧缺已经困扰生产企业一段时间了。
“问题主要在于血浆供应不足。我们也在寻求收购一些血浆站,但并不是有资金、想收购就可以收购到,中间有很多阻碍。” 安徽绿十字的祁经理告诉记者。上海莱士销售总监董明直接表示:“除了上海,全国都紧张,根源在于浆源供应紧张。”
血浆站改制给了企业进军血浆站的准入证。生产企业如成功收购血浆站,就有望打通血液制品产业链上下游。而在浆源紧缺的情形下,血制品企业收购血浆站的渴求就更大了。
新政短期“利空”效应
依据新近出台的《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未来血浆站将纳入GMP管理,全行业血站将逐步实施GMP认证。
, http://www.100md.com
对单采血浆站进行GMP认证是为了引导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但“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改造以及浆源供市量的下降,血浆站GMP在短期对企业有利空效应。” 一些企业表示。
另一方面,SFDA正在推进血液制品原料血浆“检疫期”制度(即窗口制度)。按照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原料血浆投产后需要放置90天,经对献浆员的血浆样本再次进行病毒筛查并检测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一些业内人士预计,窗口制度亦将在短期内直接减少30%的血浆供应,将加剧原本就已紧张的浆源紧缺状况。
“但90天窗口期稳定下来后,窗口制度对市场供应就不会有太多的影响。”祁经理认为。
“用足”浆源
上述新政仅仅会导致血液制品短期紧缺,而浆源不足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浆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国家又对血液制品制定了最高限价,利润太低,一些企业干脆就不生产了。”沪穗生物阮金光认为,在浆源因短缺而涨价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提高血液制品的最高限价。
除了政府最高限价,各地的挂网采购也是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一道“槛”。
“国家在提高标准的同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对于符合标准、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国家应该考虑使用行政手段进行调和,使达标企业满负荷生产。”祁经理认为关键在于怎样调和供求关系。
远大蜀阳的李健则认为,国家应支持业内企业尝试构建开放组分和血浆合理流动平台,以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国内一些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由于不具备生产所有血液制品的资质和能力,只能利用血浆中的部分组分,其他组分通常都浪费了。在浆源吃紧的情况下,建立剩余血浆组分的合理利用和流动机制是必要的。”
“能共享组分当然是最好。像凝血因子8这个产品,目前国内仅3个厂在生产,如这些厂不能生产其他产品,就会有很大一部分血浆组分被弃用。但当前国家政策不允许血浆组分买卖。” 祁经理表示。
目前,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的血液制品使用理念正在向国外看齐,而现阶段国内血液制品种类结构却与国外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形下,出台浆源合理使用的相关政策显得尤为紧迫。, 百拇医药(实习记者 马建忠 陈国东)
血液制品几乎全线短缺,情况是否属实?
浆源紧缺,收购浆站
“现在只要是血液制品都紧缺,广州市面上基本买不到,主要原因是血浆少。”广州沪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阮金光如是告诉记者。
而就在一个月前,华兰生物刚刚以4360万元的最高应价竞拍到重庆市唯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重庆益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重庆益拓)的全部资产。
市场投资人士分析认为,华兰生物之所以斥巨资收购重庆益拓,看重的是重庆益拓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和当地的浆源开发前景。重庆益拓加上原先收购的血浆站,华兰生物已将12个血浆站纳入自己的血液制品产业链。为缓解目前所面临的浆源紧张问题,华兰生物可谓不遗余力。
, 百拇医药
华兰收购益拓与血液制品短缺只是时机巧合吗?
为此,记者向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上海莱士和安徽绿十字求证,发现血液制品紧缺已经困扰生产企业一段时间了。
“问题主要在于血浆供应不足。我们也在寻求收购一些血浆站,但并不是有资金、想收购就可以收购到,中间有很多阻碍。” 安徽绿十字的祁经理告诉记者。上海莱士销售总监董明直接表示:“除了上海,全国都紧张,根源在于浆源供应紧张。”
血浆站改制给了企业进军血浆站的准入证。生产企业如成功收购血浆站,就有望打通血液制品产业链上下游。而在浆源紧缺的情形下,血制品企业收购血浆站的渴求就更大了。
新政短期“利空”效应
依据新近出台的《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未来血浆站将纳入GMP管理,全行业血站将逐步实施GMP认证。
, http://www.100md.com
对单采血浆站进行GMP认证是为了引导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但“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改造以及浆源供市量的下降,血浆站GMP在短期对企业有利空效应。” 一些企业表示。
另一方面,SFDA正在推进血液制品原料血浆“检疫期”制度(即窗口制度)。按照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原料血浆投产后需要放置90天,经对献浆员的血浆样本再次进行病毒筛查并检测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一些业内人士预计,窗口制度亦将在短期内直接减少30%的血浆供应,将加剧原本就已紧张的浆源紧缺状况。
“但90天窗口期稳定下来后,窗口制度对市场供应就不会有太多的影响。”祁经理认为。
“用足”浆源
上述新政仅仅会导致血液制品短期紧缺,而浆源不足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浆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国家又对血液制品制定了最高限价,利润太低,一些企业干脆就不生产了。”沪穗生物阮金光认为,在浆源因短缺而涨价的情况下,国家应该提高血液制品的最高限价。
除了政府最高限价,各地的挂网采购也是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一道“槛”。
“国家在提高标准的同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对于符合标准、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国家应该考虑使用行政手段进行调和,使达标企业满负荷生产。”祁经理认为关键在于怎样调和供求关系。
远大蜀阳的李健则认为,国家应支持业内企业尝试构建开放组分和血浆合理流动平台,以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国内一些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由于不具备生产所有血液制品的资质和能力,只能利用血浆中的部分组分,其他组分通常都浪费了。在浆源吃紧的情况下,建立剩余血浆组分的合理利用和流动机制是必要的。”
“能共享组分当然是最好。像凝血因子8这个产品,目前国内仅3个厂在生产,如这些厂不能生产其他产品,就会有很大一部分血浆组分被弃用。但当前国家政策不允许血浆组分买卖。” 祁经理表示。
目前,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的血液制品使用理念正在向国外看齐,而现阶段国内血液制品种类结构却与国外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形下,出台浆源合理使用的相关政策显得尤为紧迫。, 百拇医药(实习记者 马建忠 陈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