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也要治
40年前,当我刚刚走进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校门,成为一名医学生时,我以为将来做外科医生就是学习开刀,做内科医生就要学会用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从美国学到一些介入技术回国后,觉得这些技术很神奇,如经导管射频消融,无需开胸手术,便可根治心律失常,告别药物。
随着做医生的时间推移,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我逐渐接触到过去不曾意识到的问题:来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大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惊恐、抑郁。
1987年,我完成了2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工作回国后,收到一封陕西教师的来信,讲述他20年来的疾病。20年前他36岁,曾是沙家店一所中学的校长。1967年他因坚持学生应上课学文化,和工军宣队的一些领导发生口角,心情郁闷,不想上班,去校医室、开请假条,做份心电图,发现有室性早搏,但毫无自觉症状。医务室根据当时权威的心电图,发出报告:不正常心电图,室性早搏。患者问医生,早搏有什么危险?医生答,可能猝死。患者问,室性早搏的原因是什么?医生答,可能是心肌炎。患者被转到西安的大医院检查,没有查到心肌炎的任何证据,医生给患者的诊断为“心肌炎后遗症”。患者想打听什么是“心肌炎后遗症”,医生答,“心肌炎后遗症”是心肌炎恢复后,心肌上留下块疤痕。从此患者再没上过班,也没上过讲台,到处寻医问药,反复住院、打静脉点滴,5年后卧床不起。直到1987年7月,患者的儿子买了包爆米花,在包装爆米花的一片健康报上发现了我写的一篇科普文章《室性早搏不等同心脏病》。我在文章中强调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预后是良性,不能仅据此诊断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更是既无明确定义,也无诊断标准的“莫须有”帽子。患者的儿子看过报纸飞跑回家,把报纸文章递给父亲说,你看北京这大夫讲的情况是不是你?患者后来在给我的信上说,他看到我文章前已卧床15年,觉得活着没任何意义,自杀又缺乏勇气。读过我的文章感到自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即将被吞没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木板,但仍不相信这救命稻草能否使他化险为夷。因此写信问,他的室性早搏预后是否为良性。我看了信中寄来的多年检查资料,除心电图上显示室性早搏外,一切正常。我回信告诉他,他没有器质性心脏病,20年的时间就是预后良性的最好证据,于是给他做了详细的解释,鼓励他解除顾虑,逐渐恢复日常活动。2个月后,他回信讲,接信后顾虑全消,精神振奋,逐渐恢复行走,病情大有好转。半年后来信说,他已完全恢复体力,可给家里挑水了。此后的10多年,我接诊了遍及全国各地的室性早搏患者数百名,尤其是一些儿童患者,几乎都无自觉的症状,体检意外发现室性早搏,被戴上心肌炎或后遗症的帽子,然后只好住院、请假和休学。早搏出现在孩子身上,急在家长心上,独生子女一人有早搏,两代长辈心里就不安宁了。不仅浪费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病也是越看越痛苦。
, http://www.100md.com
我经常遇到平时无症状,无先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虽经及时抢救,成功接受介入或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术后症状并不减轻,甚至有患者生动地讲,术前有痛苦,术后却痛不欲生。医生又给他造影,还是正常。医生关注的是躯体的疾病,忽略了这种突发重症对患者造成的巨大精神心理创伤。
这么多令人震撼的案例使我意识到身心健康的意义,意识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形而上学和苍白无力,我开始摸索作为一个心血管专科医生实现对患者身心全面服务的道路。因此,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实实在在的改变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首先在心内科的同一诊室,同一次查房或会诊,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一起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对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识别处理常见的轻中度精神心理疾病,构建重视身心全面健康的氛围,和身心全面服务的人性化、理性化医疗模式。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实践中解决这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这就是我倡导的、我坚持在做的“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
(刘景峰整理), 百拇医药
随着做医生的时间推移,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我逐渐接触到过去不曾意识到的问题:来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大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惊恐、抑郁。
1987年,我完成了2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工作回国后,收到一封陕西教师的来信,讲述他20年来的疾病。20年前他36岁,曾是沙家店一所中学的校长。1967年他因坚持学生应上课学文化,和工军宣队的一些领导发生口角,心情郁闷,不想上班,去校医室、开请假条,做份心电图,发现有室性早搏,但毫无自觉症状。医务室根据当时权威的心电图,发出报告:不正常心电图,室性早搏。患者问医生,早搏有什么危险?医生答,可能猝死。患者问,室性早搏的原因是什么?医生答,可能是心肌炎。患者被转到西安的大医院检查,没有查到心肌炎的任何证据,医生给患者的诊断为“心肌炎后遗症”。患者想打听什么是“心肌炎后遗症”,医生答,“心肌炎后遗症”是心肌炎恢复后,心肌上留下块疤痕。从此患者再没上过班,也没上过讲台,到处寻医问药,反复住院、打静脉点滴,5年后卧床不起。直到1987年7月,患者的儿子买了包爆米花,在包装爆米花的一片健康报上发现了我写的一篇科普文章《室性早搏不等同心脏病》。我在文章中强调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预后是良性,不能仅据此诊断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更是既无明确定义,也无诊断标准的“莫须有”帽子。患者的儿子看过报纸飞跑回家,把报纸文章递给父亲说,你看北京这大夫讲的情况是不是你?患者后来在给我的信上说,他看到我文章前已卧床15年,觉得活着没任何意义,自杀又缺乏勇气。读过我的文章感到自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即将被吞没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木板,但仍不相信这救命稻草能否使他化险为夷。因此写信问,他的室性早搏预后是否为良性。我看了信中寄来的多年检查资料,除心电图上显示室性早搏外,一切正常。我回信告诉他,他没有器质性心脏病,20年的时间就是预后良性的最好证据,于是给他做了详细的解释,鼓励他解除顾虑,逐渐恢复日常活动。2个月后,他回信讲,接信后顾虑全消,精神振奋,逐渐恢复行走,病情大有好转。半年后来信说,他已完全恢复体力,可给家里挑水了。此后的10多年,我接诊了遍及全国各地的室性早搏患者数百名,尤其是一些儿童患者,几乎都无自觉的症状,体检意外发现室性早搏,被戴上心肌炎或后遗症的帽子,然后只好住院、请假和休学。早搏出现在孩子身上,急在家长心上,独生子女一人有早搏,两代长辈心里就不安宁了。不仅浪费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病也是越看越痛苦。
, http://www.100md.com
我经常遇到平时无症状,无先兆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虽经及时抢救,成功接受介入或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术后症状并不减轻,甚至有患者生动地讲,术前有痛苦,术后却痛不欲生。医生又给他造影,还是正常。医生关注的是躯体的疾病,忽略了这种突发重症对患者造成的巨大精神心理创伤。
这么多令人震撼的案例使我意识到身心健康的意义,意识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形而上学和苍白无力,我开始摸索作为一个心血管专科医生实现对患者身心全面服务的道路。因此,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实实在在的改变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首先在心内科的同一诊室,同一次查房或会诊,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一起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对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识别处理常见的轻中度精神心理疾病,构建重视身心全面健康的氛围,和身心全面服务的人性化、理性化医疗模式。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实践中解决这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这就是我倡导的、我坚持在做的“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
(刘景峰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