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7427
仅有“确保”还不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4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第23期(总第1112期 2007.06.04)
     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正视青少年日益严峻的体质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确保”的背后,家长、学校、社会、政府等责无旁贷。

    在我看来,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体育锻炼的场地问题。倘若硬件建设上不去,学校和家长转变观念更难。

    我们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山西省沁源县第二中学的900多名学生在校外公路上跑操时,一辆大货车突然冲入人群,造成21名师生死亡。这一特大交通事故引起轰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由于体育场地少而产生“公路跑操”现象的思考。其实,不仅是沁源县的学校缺少体育场地,全国许多地方体育场地也捉襟见肘,越是困难的地方,体育场地越是严重匮乏。

    本来,体育场地是社会公众强身健体的场所。然而,在一些地方,有的体育场地建设因资金问题陷入瘫痪,有的场地没有充分利用,而是“唯钱是论”,进行所谓的“商业化”运作,有的沦为商品展销场所。还有的体育场地即使束之高阁,也不向学生免费开放。这其实是变相浪费宝贵的场地资源。

    如何保障学生有场地可以锻炼,这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的务实之举。一方面,加大对学校体育投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建设和扩大体育场地;另一方面,不容忽视对现有场地的合理利用,尤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甚至制订“刚性”的规定,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促使社会、学校的体育设施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全部向学生免费开放,使这些体育设施的社会公益性更为凸显。, 百拇医药(刘上峰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