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0537
我国学者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发病新机制——捕捉到心律失常新靶点miRNA,发现miRNA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祸首”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5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6.05
     本报黑龙江讯 我国学者最近发现了一个与心律失常相关的新靶点——miRNA,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了其致病机理:miRNA的失衡是引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祸首”。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家杨宝峰教授等获得的这一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英文期刊《自然医学》上。同期,两位国际著名心脏生理学家联名撰写评论,对此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杨的工作使心源性猝死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迈出了令人兴奋的一步!”

    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有心力衰竭患者近千万,其心力衰竭被确诊后4年死亡率高达50%,每年因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者有近百万,其中尤以心力衰竭者多见。由于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和疾病谱的差异,一些对西方人群有效的心律失常防治措施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同时,临床目前常用的四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疗效不佳,现有相关中药的疗效也仅达30%~60%。因此,深入探讨中国人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寻找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建立重大心脏疾病早期预警体系并提出有效防治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杨宝峰带领课题组,瞄准心律失常防治这一医药界面临的重大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最终锁定了与心律失常相关的新靶点——miRNA。

    MiRNA是一种由大约22个核苷酸所组成的非遗传编码物质,以前人们对它的认识仅停留在“组织特异性、阶段依赖性表达及进化保守”的层面上,未能从根本上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杨宝峰等在研究中发现,与健康人相比,冠心病患者的miRNA表达可增高2.8倍。这种变化对心脏究竟是起保护作用还是具有损伤作用?为回答这个问题,杨宝峰等检测了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发现在心肌缺血区域,miRNA的表达增高,而非缺血区的miRNA表达并没有改变。

    为进一步阐明miRNA的变化机制,杨宝峰等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将miRNA转染于心律失常模型大鼠体内,结果发现,大鼠心律失常加重;当给予大鼠miRNA阻断剂后,其心律失常则明显减轻;如果在转染miRNA的同时应用miRNA阻断剂,同样会减少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将miRNA转染到正常大鼠心脏,亦会引发其心律失常。这些结果表明,miRNA是心律失常的致病因子,并且会使心律失常加重。该研究还发现,miRNA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某些蛋白质的变化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此项研究得出了miRNA是引发心律失常的“祸首”的结论,这为今后抗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及相关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述研究结果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共鸣和关注,《科学》、《自然》、《自然医学》等世界著名期刊及欧美国家的多家大型网站纷纷对此撰写评论。国际著名心脏生理学家MarkE.Anderson和PeterJ.Mohler评价说:“杨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miRNA是心律失常电重构和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调节物质,而抑制miRNA可明显降低心梗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这为心源性猝死的防治带来了新希望。”

    (衣晓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