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转型的二级医院
“城市二级医院,出路到底在哪里?”3年前,某二级医院院长向记者说出了心底的疑惑,尽管当时这一问题似乎更应由正处在二级医院危机中的他来解答。
事实上,二级医院的危机早在上世纪80年后就已经显现。当时,受疾病谱变化、医保覆盖面降低的影响,原有“划区医疗,逐级转诊”,城市街道卫生院、区医院、市医院相互支撑,各供所需的医疗体系已变得名存实亡,患者们纷纷涌向“高精尖”的大医院和“便捷、省钱”的街道卫生院。以区医院、企业医院为主体的城市二级医院,“方便不如社区门诊,整体实力不如大医院”,被逐渐冷落于人们的视线之外,成为夹缝求生的“特殊群体”。
然而,二级医院真正被推向生死“临界点”,却在城市医疗网全面改造的当下——首先,政府的本意就是要通过资源调整挤掉二级医院,让社区卫生机构和区域医疗中心直接对接;其次,原本就不充沛的财政拨款再度被削薄,这就迫使二级医院必须自谋生路苦度“饥荒”;第三,“吃皇粮”、“零差率”,将“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的社区卫生机构,突然间诠释成“主流势力”,而政府的政策倾斜,又将使各区域的医疗中心强者弥强。
, http://www.100md.com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医院的服务模式正发生着很大的转变,由传统的与二级医院无差别的服务,变成有差别的服务。特别是对常见病、慢性病而言,社区医院在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保健康复方面更强调健康管理的连续性。这种服务模式上的差异,也给二级医院带来不小的冲击。
“如今的城市二级医院,还有多少出路可供选择?”3年后,同样的问题似乎已经有了可供选择的答案:下沉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需要,向区域医疗中心转化;有专科特色的,可以转成专科医院;既不能转成医疗中心,又不方便下沉到社区的,只好剥离出一部分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部分则考虑从事康复护理、老年病等业务。
在众多二级医院实际的选择中,除了以上4种外还有一些其它途径,比如被三级医院托管、兼并,乃至走市场化道路。目前,从政府层面来说,鼓励二级医院进入社区是一个大方向,至于完全转还是部分转,其主动权在医院。
对于下沉的二级医院来说,二级医院人才、设备、场地、专业等因素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难“兼容”,如果下沉,就意味着二级医院必然要在诸多因素中做出取舍:哪些该留,哪些该转,哪些该放?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
, 百拇医药
另外,按照此前卫生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各地政府要把社区医院的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居民满意度、居民健康指标改进等列入考核范围,并根据综合考核评价核拨补助”。这意味着:补助经费与服务效果挂钩,做得好的社区多补、做得差的少补甚至不补。可见,“收支两条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下沉之后财务持平能力的模糊预期,让很多二级医院心存疑虑。
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多数二级医院院长更青睐于“向上走”或向特色专科转型的选择,同时将已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剥离出去。尽管这一愿望实现的前提是必须得到其主管部门的支持,否则实施起来相当困难。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一年前作为广州市直属二甲医院的第六人民医院的负责人在谈到医院“下沉上浮”问题时的小心翼翼。
作为医疗行业的观察者,记者很难准确预测“馅饼”最终会落到哪些二级医院的头上,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医院的发展底蕴、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包括机缘成分,可能都在起作用。如果把这看成是二级医院与政策下一个博弈的目标的话,那么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转型的经验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启示。, 百拇医药(戴丹)
事实上,二级医院的危机早在上世纪80年后就已经显现。当时,受疾病谱变化、医保覆盖面降低的影响,原有“划区医疗,逐级转诊”,城市街道卫生院、区医院、市医院相互支撑,各供所需的医疗体系已变得名存实亡,患者们纷纷涌向“高精尖”的大医院和“便捷、省钱”的街道卫生院。以区医院、企业医院为主体的城市二级医院,“方便不如社区门诊,整体实力不如大医院”,被逐渐冷落于人们的视线之外,成为夹缝求生的“特殊群体”。
然而,二级医院真正被推向生死“临界点”,却在城市医疗网全面改造的当下——首先,政府的本意就是要通过资源调整挤掉二级医院,让社区卫生机构和区域医疗中心直接对接;其次,原本就不充沛的财政拨款再度被削薄,这就迫使二级医院必须自谋生路苦度“饥荒”;第三,“吃皇粮”、“零差率”,将“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的社区卫生机构,突然间诠释成“主流势力”,而政府的政策倾斜,又将使各区域的医疗中心强者弥强。
, http://www.100md.com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医院的服务模式正发生着很大的转变,由传统的与二级医院无差别的服务,变成有差别的服务。特别是对常见病、慢性病而言,社区医院在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保健康复方面更强调健康管理的连续性。这种服务模式上的差异,也给二级医院带来不小的冲击。
“如今的城市二级医院,还有多少出路可供选择?”3年后,同样的问题似乎已经有了可供选择的答案:下沉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需要,向区域医疗中心转化;有专科特色的,可以转成专科医院;既不能转成医疗中心,又不方便下沉到社区的,只好剥离出一部分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部分则考虑从事康复护理、老年病等业务。
在众多二级医院实际的选择中,除了以上4种外还有一些其它途径,比如被三级医院托管、兼并,乃至走市场化道路。目前,从政府层面来说,鼓励二级医院进入社区是一个大方向,至于完全转还是部分转,其主动权在医院。
对于下沉的二级医院来说,二级医院人才、设备、场地、专业等因素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难“兼容”,如果下沉,就意味着二级医院必然要在诸多因素中做出取舍:哪些该留,哪些该转,哪些该放?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
, 百拇医药
另外,按照此前卫生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各地政府要把社区医院的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居民满意度、居民健康指标改进等列入考核范围,并根据综合考核评价核拨补助”。这意味着:补助经费与服务效果挂钩,做得好的社区多补、做得差的少补甚至不补。可见,“收支两条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下沉之后财务持平能力的模糊预期,让很多二级医院心存疑虑。
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多数二级医院院长更青睐于“向上走”或向特色专科转型的选择,同时将已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剥离出去。尽管这一愿望实现的前提是必须得到其主管部门的支持,否则实施起来相当困难。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一年前作为广州市直属二甲医院的第六人民医院的负责人在谈到医院“下沉上浮”问题时的小心翼翼。
作为医疗行业的观察者,记者很难准确预测“馅饼”最终会落到哪些二级医院的头上,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医院的发展底蕴、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包括机缘成分,可能都在起作用。如果把这看成是二级医院与政策下一个博弈的目标的话,那么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转型的经验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启示。, 百拇医药(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