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3298
跨国资本盯上国内诊断试剂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6.08
     6月5日,国内诊断试剂领域首例跨国资本引进宣告成功。体外诊断试剂与设备供应商北京科美于该日宣布获得第一轮500万美元风险投资,该投资由美国中经合集团与西门子风险投资基金主导、软银中国参与。至于各方分别投资了多少资金,暂未披露。

    在2006年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之下,主要靠民间力量自主发展起来、尚属弱小的诊断试剂行业终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巨大的增长潜力也吸引了跨国资本的目光,跨国企业在加速对国内诊断试剂市场直接开拓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到已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国内企业。

    合作始末

    历时半年的洽谈终于尘埃落定,让国外心动的,正是国内诊断试剂领域的发展潜力。“中国诊断试剂行业增长速度达到18%,是全世界最快的。”据北京科美市场总监里天初介绍,“此外,科美所拥有的技术实力吸引了国外巨头。” 科美一年前自主研制上市的首个艾滋病化学发光诊断试剂,初步奠定了其在业内的地位。
, 百拇医药
    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表示,“科美向所有人展示了其技术能力,并很好地抓住了市场的机遇。他们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以及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明显的成本优势,赋予了他们未来飞速发展所必需的竞争优势。”刘宇环还指出,科美在一些重要疾病领域拥有化学发光产品的生产文号,这使其能够成为市场的领跑者。

    在2006年相继收购美国领先的免疫诊断试剂供应商德普公司及德国拜耳公司诊断部之后,西门子一跃成为全球免疫诊断试剂领域的第二大公司,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自然在其觊觎之中。西门子中国董事长兼CEO郝睿强称,“我们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政府实施其实现全中国人民享受医疗服务的计划。通过对科美的支持,我们希望能够将全球领先的诊断医疗技术以一个更加合理的价格带到中国 。”

    正如郝睿强所强调的“更合理的价格”,合作给尚未在国内建生产基地、一直依靠原装进口的西门子带来的好处可能是成本的降低以及更深层次渠道的延伸。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合作对于西门子而言,将有利于整合其产品线。因为两家公司产品的竞争有差异化,是不同的市场定位,西门子主攻三甲医院,科美则偏向更基层的医院。而对于科美来说,资金正是这类自主发展起来的、贷款相对困难的民营企业所最欠缺的。“在我们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的过程中,顶级风险投资基金的建议和支持将为我们提供极大的帮助。” 科美CEO应希堂坦言。
, 百拇医药
    里天初表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是其生命,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在技术产业化或商品化前期,我们更加注意对工艺、产品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该投资是第一期,主要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及现有产品的改进,陆续还有第二期、第三期的资金注入。西门子会派驻人员进行指导,但不参与决策。

    诊断试剂行业发展加快

    “国内很多诊断试剂企业都面临资金的难题。科美成功引进外资将为同行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模式。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高端技术的出现,还会有第二、第三个‘科美’出现。对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积极的。” 应希堂表示。

    事实上,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诊断技术公司,但规模都很有限,有些甚至还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诊断公司作为一种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在国内的起步比国外要晚很多。同国外公司相比,国内企业普遍规模小,品种少,发展不均衡,国内企业年销售额超过或接近1亿的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寥寥无几。“前期投入的研发资金巨大、产品开发周期长、市场变化快导致产品研发最终失去意义。”某业内人士表示。
, http://www.100md.com
    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局面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之下正在逐步改观。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首次设立了诊断试剂专项;2006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十一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医学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指南,在“863”计划中第一次列入了诊断试剂的专项内容,且确定为“生物医学关键试剂”重点项目,第一次明确地要求由企业牵头申请。此外,未来3~5年,随着国家基本医疗制度的建立,农村、社区卫生装备将大大加强。今后的政府采购,会优先采购国内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的产品,国内体外诊断产业将因此迎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随着诊断领域逐步被重视,国家对诊断行业的要求也严格起来。业内人士分析,伴随着新的《诊断试剂管理办法》的出台,试剂厂家自身综合条件的改进势在必行。原料包装成本提升,销售成本也在逐步提升,而随着竞争的激烈,试剂销售价格却稳步下降。面对如此状况,小公司很难经受大笔资金的投入和日趋微薄的利润,将逐渐退出市场,未来市场将被少数综合实力强的大公司所占据。更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体外诊断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目前处在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家电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即进口产品的垄断优势正在被国内产品所制约,在中国市场上二者的竞争将进入最为激烈的相持阶段。, http://www.100md.com(康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