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大宗购买 一边大量浪费——减少过期药需从源头疏堵
不久前,广东某医药公司在全国42个城市举办为期3天的免费更换过期药活动,3天内共接待群众30多万人次,回收家庭过期药品超过100吨。
有数据显示,我国1个城市家庭平均每年产生过期药500克以上,全国每年产生过期药超过1.5万吨。而在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回收的家庭过期药品中,竟然有80%都是原封未动的药品,有些甚至连外包装的封口签都没有撕开。
为什么过期药年年收、年年有,似乎还有源源不断之势?如何堵住过期药品浪费的巨大黑洞呢?
■减少大包装
北京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范志雄透露:“在我们药店回收的过期药品中,八成以上为处方药,这说明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时,存在一次开药量过大、种类过多的情况。”
南京大学顾海教授分析说:“出于方便病人角度的考虑,医生往往倾向于多开药品,以保证疾病痊愈。当然,某些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开大处方来提升个人收益的行为也不足为奇。”
, http://www.100md.com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主任医师坦言,十几年前,医师给病人开抗生素一般都是5片、10片地开,病人吃完以后再来,这样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医生对病情进一步观察,“像扑热息痛这种单次用量比较小的药品,制药企业应该考虑采用更小单位的包装。”
顾海认为,药品小剂量“处理”虽然可能给药店和医院增加操作难度,但肯定有益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他强调,在国外,医生通常是按患者治病所需剂量开药,很多药品都是由药剂师调配后拆零销售的。
“无论到医院看病,还是到药店买药,都得整盒、整瓶拿走,吃不了就只能剩下。”家住海淀区红联社区的刘大妈告诉记者,她家每年都能清理出一大堆过期药,“实在是太可惜了”。在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前,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市民,他们均表示很多时候病已痊愈,药还剩下不少。
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的频繁,城市中“单身贵族”和“二人世界”家庭越来越多,药品的消费也趋于“小而快”。而单个家庭用药量的减少,意味着大包装药品的浪费和药品过期的潜在危险。
, 百拇医药
业内人士指出,鼓励药品生产厂家生产小包装剂量药品,需要多种因素协同,其中“政策激励和定价合理十分重要”。浙江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说,如果生产小剂量包装的外用药,政府定价的依据是“10毫升的小包装定价为50毫升装的1/5价格”。但是,10毫升小包装的实际成本却不止50毫升装的1/5。此外,新规格的药品进入市场后,还需要重新进行进入医保药品目录的营销工作,“企业成本必然增加”,所以对于小剂量包装的药品企业自然不愿意生产。
■遏制大处方
走在北京街头,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一些“高价收药”的小广告。记者尝试着给其中的几个打了电话。对方告诉记者,“长期大量收购药品,过期药也可以。”记者发现,这些药贩子比较喜欢收购慢性病用药、抗生素、感冒药等,给出的价格是市场价的40%左右,例如,“达美康”的市场价为70元左右,药贩子的回收价在30~45元之间,未过期药品价格稍高一些。药贩子“点拨”记者:“你是参加医保的吧,每次看病可以要求医生多开药、开贵药,然后转手。一盒药可以赚八九元。”
, http://www.100md.com
一家药店经理告诉记者,药贩子将一些用医保卡套取现金的人作为主要顾客,回收多种药品,“在屡禁不止的回收药品小广告之后,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庞大的利益链条,这需要药监、卫生、工商多部门联合查处。”
对此,一位劳动保障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对于数目众多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医保管理人员数量极度有限,监管难度很大。
顾海指出,如果“以药养医”的体制不变,药品销售与医生收入就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大量过期药的产生和药品的浪费。联想到年终在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排长队开药的现象,医患双方的“默契”、地下药品交易的活跃都给过期药提供了更大的温床。
“过度医疗是过期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医生开“大处方”、多开药,另一方面患者就医的依从性差,开了药不按时、按量服用或根本就忘了吃。“体制不改,病根难除。在现行体制下这种浪费很难避免。”这位医生说。
, 百拇医药
■分摊高成本
目前,针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处理的问题,国家尚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但地方性法规却不鲜见。海南省海口市于2006年3月出台并实施了《海口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当地药监部门指定了8个定点单位回收过期药品。2006年9月,浙江省台州市药监和环保部门联合颁布了《台州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由政府出资给予送交过期药品的市民适当补偿。而甘肃省天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天水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按照“合理分布、服务便民、自愿承担”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50家符合条件的药店为过期药品回收点。这些地方性办法都是处理家庭过期药品方式的积极探索。
2005年,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为了启动“过期药回收”机制,投入了2000余万元。时至今日,随着免费更换过期药的品种和品牌不断增多,这笔开支骤然加大。相关人员表示,“过期药回收”实际是品牌企业一种履行企业公民职责的公益行动,也是产品售后服务的有效延伸。但是随后其他企业应者寥寥,也使得一些先行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数千种常用过期药的回收,有待更多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企业参与。”
, http://www.100md.com
回收过期药至今未能遍地开花,形成燎原之势,高成本和激励机制缺失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顾海认为,目前从政策上调动企业参与回收行动的积极性迫在眉睫,“参与回收过期药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税收和政策优惠,以平衡企业回收过期药的成本。”此外,从科学用药到理解支持药品回收,全民用药安全教育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个别药厂、药店的热情很难将回收过期药品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认为,我国应建立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应尽快为回收过期药品立法,通过法律要求企业负责或资助回收处理其所生产药品及其废旧包装,严防药品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手药”再上市。加强对药品回收点的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回收点坚决撤销;建立严格的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登记制度;对回收的药品要妥善保管,直至完全销毁。在机制中,政府应体现公平有偿的原则,适当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提高企业回收过期药品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医院和企业都有义务宣传普及医药知识,让群众充分了解正确使用药品的方法,合理储存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经过两年的回收实践,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彭赛玲感触颇多,她认为过期药品回收应该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因为企业的立场各不相同,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回收工作的主导,“和谐的做法应该是政府主导的,和企业良性互动的回收机制。”
文/本报记者 康琦, http://www.100md.com
有数据显示,我国1个城市家庭平均每年产生过期药500克以上,全国每年产生过期药超过1.5万吨。而在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回收的家庭过期药品中,竟然有80%都是原封未动的药品,有些甚至连外包装的封口签都没有撕开。
为什么过期药年年收、年年有,似乎还有源源不断之势?如何堵住过期药品浪费的巨大黑洞呢?
■减少大包装
北京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范志雄透露:“在我们药店回收的过期药品中,八成以上为处方药,这说明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时,存在一次开药量过大、种类过多的情况。”
南京大学顾海教授分析说:“出于方便病人角度的考虑,医生往往倾向于多开药品,以保证疾病痊愈。当然,某些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开大处方来提升个人收益的行为也不足为奇。”
, http://www.100md.com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主任医师坦言,十几年前,医师给病人开抗生素一般都是5片、10片地开,病人吃完以后再来,这样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医生对病情进一步观察,“像扑热息痛这种单次用量比较小的药品,制药企业应该考虑采用更小单位的包装。”
顾海认为,药品小剂量“处理”虽然可能给药店和医院增加操作难度,但肯定有益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他强调,在国外,医生通常是按患者治病所需剂量开药,很多药品都是由药剂师调配后拆零销售的。
“无论到医院看病,还是到药店买药,都得整盒、整瓶拿走,吃不了就只能剩下。”家住海淀区红联社区的刘大妈告诉记者,她家每年都能清理出一大堆过期药,“实在是太可惜了”。在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前,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市民,他们均表示很多时候病已痊愈,药还剩下不少。
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的频繁,城市中“单身贵族”和“二人世界”家庭越来越多,药品的消费也趋于“小而快”。而单个家庭用药量的减少,意味着大包装药品的浪费和药品过期的潜在危险。
, 百拇医药
业内人士指出,鼓励药品生产厂家生产小包装剂量药品,需要多种因素协同,其中“政策激励和定价合理十分重要”。浙江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说,如果生产小剂量包装的外用药,政府定价的依据是“10毫升的小包装定价为50毫升装的1/5价格”。但是,10毫升小包装的实际成本却不止50毫升装的1/5。此外,新规格的药品进入市场后,还需要重新进行进入医保药品目录的营销工作,“企业成本必然增加”,所以对于小剂量包装的药品企业自然不愿意生产。
■遏制大处方
走在北京街头,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一些“高价收药”的小广告。记者尝试着给其中的几个打了电话。对方告诉记者,“长期大量收购药品,过期药也可以。”记者发现,这些药贩子比较喜欢收购慢性病用药、抗生素、感冒药等,给出的价格是市场价的40%左右,例如,“达美康”的市场价为70元左右,药贩子的回收价在30~45元之间,未过期药品价格稍高一些。药贩子“点拨”记者:“你是参加医保的吧,每次看病可以要求医生多开药、开贵药,然后转手。一盒药可以赚八九元。”
, http://www.100md.com
一家药店经理告诉记者,药贩子将一些用医保卡套取现金的人作为主要顾客,回收多种药品,“在屡禁不止的回收药品小广告之后,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庞大的利益链条,这需要药监、卫生、工商多部门联合查处。”
对此,一位劳动保障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对于数目众多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医保管理人员数量极度有限,监管难度很大。
顾海指出,如果“以药养医”的体制不变,药品销售与医生收入就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大量过期药的产生和药品的浪费。联想到年终在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排长队开药的现象,医患双方的“默契”、地下药品交易的活跃都给过期药提供了更大的温床。
“过度医疗是过期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医生开“大处方”、多开药,另一方面患者就医的依从性差,开了药不按时、按量服用或根本就忘了吃。“体制不改,病根难除。在现行体制下这种浪费很难避免。”这位医生说。
, 百拇医药
■分摊高成本
目前,针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处理的问题,国家尚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但地方性法规却不鲜见。海南省海口市于2006年3月出台并实施了《海口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当地药监部门指定了8个定点单位回收过期药品。2006年9月,浙江省台州市药监和环保部门联合颁布了《台州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由政府出资给予送交过期药品的市民适当补偿。而甘肃省天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天水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按照“合理分布、服务便民、自愿承担”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50家符合条件的药店为过期药品回收点。这些地方性办法都是处理家庭过期药品方式的积极探索。
2005年,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为了启动“过期药回收”机制,投入了2000余万元。时至今日,随着免费更换过期药的品种和品牌不断增多,这笔开支骤然加大。相关人员表示,“过期药回收”实际是品牌企业一种履行企业公民职责的公益行动,也是产品售后服务的有效延伸。但是随后其他企业应者寥寥,也使得一些先行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数千种常用过期药的回收,有待更多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企业参与。”
, http://www.100md.com
回收过期药至今未能遍地开花,形成燎原之势,高成本和激励机制缺失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顾海认为,目前从政策上调动企业参与回收行动的积极性迫在眉睫,“参与回收过期药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税收和政策优惠,以平衡企业回收过期药的成本。”此外,从科学用药到理解支持药品回收,全民用药安全教育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个别药厂、药店的热情很难将回收过期药品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认为,我国应建立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应尽快为回收过期药品立法,通过法律要求企业负责或资助回收处理其所生产药品及其废旧包装,严防药品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手药”再上市。加强对药品回收点的检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回收点坚决撤销;建立严格的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登记制度;对回收的药品要妥善保管,直至完全销毁。在机制中,政府应体现公平有偿的原则,适当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提高企业回收过期药品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医院和企业都有义务宣传普及医药知识,让群众充分了解正确使用药品的方法,合理储存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经过两年的回收实践,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彭赛玲感触颇多,她认为过期药品回收应该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因为企业的立场各不相同,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回收工作的主导,“和谐的做法应该是政府主导的,和企业良性互动的回收机制。”
文/本报记者 康琦,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