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之精微 药学之通典——细读《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历代本草学著作中是成就最大,影响最广,评价最高。其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如本草分类的纲目体系,搜罗资料之宏富,参阅著作之广博,涉及多学科和学识之丰富,阐发药物采、种、制、辨、效、方之详尽,均为前所未有,且考证有据,载录有源,是本草学中的全书。故王世贞在本书的序中给与了极高的评价:“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
李时珍在14岁中秀才后3次乡试不第,遂弃科举而矢志于医。30余岁即名闻乡里,曾被荐入太医院任院判,未及一年即辞归,而致力于医药研究和临床。因宋《证类本草》刊行己400余年,本草著作未再进行过大型修订,于是发愿重修本草著作,历时30余年,参阅800多种医药著作,遍涉河山险川考察,终于在1578年完成宏篇巨著《本草纲目》的修纂。
全书共52卷,前4卷属总论性质,卷一卷二为序例,载录《黄帝内经素问》及《神农本草经》以降的请家本草著作概况;卷三卷四概述百病主治药,列举113种病证的用药范例。卷五以后为本草各论,列16纲,60目,共载药1892味,其中新增374种。每药列正名、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各项,纲目分明,详而有要。
, 百拇医药
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适宜于“读”的著作,因为其卷帙过大,不便于随时携带;所载资料过繁过细,而于临床适用部分所占篇幅又较小,须于寻觅中获取。所以,本书是一本考证性、资料性的巨著,最适用于本草药物相关研究考证、探隐索微、寻源溯流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资料的检寻,属于资料型工具书。若从资料检索方面言,则本书集明末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有关成就几乎无所不包容在内,即便野史传闻亦录载不少,可为研究者提供本草相关的各方面知识。
作为资料检寻,或某些专门知识的研究,则本书具有很高价值。如引录的各种资料,几乎都注明了其来源;既明确前人的成就,又明载其自己的认识体会;既详于考证,又富有发挥。这给后人的研究工作留下了极大的方便。
如“术”,《神农本草经》不分白术、苍术,在上品中只统言术。
在“释名”项下,李时珍对各种别名的出处进行了考证。
, http://www.100md.com 在“集解”项下,引录了《别录》、陶弘景注、苏颂、寇宗奭、陈嘉谟及李时珍自己对术的阐释。陶氏言术分二种为白术、赤术,尚无苍术之说;寇氏论术,方有白术、苍术之分;时珍则对两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后各项的阐释则分白术、苍术论。
在“气味”项释白术引录了《别录》、李杲、王好古、徐之才、甄权、陈嘉谟诸家之说,分别采录了各家关于气味、归经、宜忌、使药、主要制法等方面的阐释。
“主治”项主要释白术的性能功效,历代本草所载功效并不完全相同,李时珍则将各家所载均备细引录以备考。如“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不饥”为《神农本草经》所载;“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后嗜食”引自陶弘景《名医别录》;“治心腹胀满,腹中冷痛,胃虚下利,多年气痢,除寒热,止呕逆”出自唐代甄权之说;“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冷气,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源出宋人大明之语;“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消足胫湿肿,除胃中热、肌热。得枳实消痞满气分,佐黄芩安胎清热”为金代张元素之论;“理胃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则又系元代王好古之说。若需细考白术的功用,则本处已载及历代医家之说,无复他求了。
, 百拇医药
“发明”一项则主要录载各家关于白术的功用特点,或临床运用心得,有助于临证参酌。本处引录了王好古、张元素、汪机等人的论述。如张元素之论曰:“白术除湿益燥,和中补气,其用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凡中焦不受湿不能下利,必须白术以逐水益脾。非白术不能去湿,非枳实不能消痞,故枳术丸以之为君。”
“发明”之所述,多为历代医家临证用药之窍要,若阅览本书,此处于临证可参可悟。
“附方”一项,则录载以本药为主的各种医方、单方、食疗方,多为简单易行,药味不多,而效验较好者,以备读此书者检用。因其简验易用,即便未深谙医学者,亦可照方施用。这或许即是古代很多士大夫家藏本书的用意之一。
若细读有关各品种的考证,李氏关于前人文献的博览、知识面之广博、采集内容之丰富,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人不得不五体投地佩服不已。如鬼臼,除引用各本草医方书以外,还引录了《黄山谷集》、郑樵《通志》、《庚辛玉册》、独孤滔《丹房镜源》等的有关阐释。全书引用医家文献276家,经史百家文献151家,有关本草的记载几乎采录无遗。
1956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对李时珍的题词评价:“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30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http://www.100md.com(潘远根 旷惠桃 湖南中医药大学)
李时珍在14岁中秀才后3次乡试不第,遂弃科举而矢志于医。30余岁即名闻乡里,曾被荐入太医院任院判,未及一年即辞归,而致力于医药研究和临床。因宋《证类本草》刊行己400余年,本草著作未再进行过大型修订,于是发愿重修本草著作,历时30余年,参阅800多种医药著作,遍涉河山险川考察,终于在1578年完成宏篇巨著《本草纲目》的修纂。
全书共52卷,前4卷属总论性质,卷一卷二为序例,载录《黄帝内经素问》及《神农本草经》以降的请家本草著作概况;卷三卷四概述百病主治药,列举113种病证的用药范例。卷五以后为本草各论,列16纲,60目,共载药1892味,其中新增374种。每药列正名、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各项,纲目分明,详而有要。
, 百拇医药
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适宜于“读”的著作,因为其卷帙过大,不便于随时携带;所载资料过繁过细,而于临床适用部分所占篇幅又较小,须于寻觅中获取。所以,本书是一本考证性、资料性的巨著,最适用于本草药物相关研究考证、探隐索微、寻源溯流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资料的检寻,属于资料型工具书。若从资料检索方面言,则本书集明末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有关成就几乎无所不包容在内,即便野史传闻亦录载不少,可为研究者提供本草相关的各方面知识。
作为资料检寻,或某些专门知识的研究,则本书具有很高价值。如引录的各种资料,几乎都注明了其来源;既明确前人的成就,又明载其自己的认识体会;既详于考证,又富有发挥。这给后人的研究工作留下了极大的方便。
如“术”,《神农本草经》不分白术、苍术,在上品中只统言术。
在“释名”项下,李时珍对各种别名的出处进行了考证。
, http://www.100md.com 在“集解”项下,引录了《别录》、陶弘景注、苏颂、寇宗奭、陈嘉谟及李时珍自己对术的阐释。陶氏言术分二种为白术、赤术,尚无苍术之说;寇氏论术,方有白术、苍术之分;时珍则对两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后各项的阐释则分白术、苍术论。
在“气味”项释白术引录了《别录》、李杲、王好古、徐之才、甄权、陈嘉谟诸家之说,分别采录了各家关于气味、归经、宜忌、使药、主要制法等方面的阐释。
“主治”项主要释白术的性能功效,历代本草所载功效并不完全相同,李时珍则将各家所载均备细引录以备考。如“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不饥”为《神农本草经》所载;“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后嗜食”引自陶弘景《名医别录》;“治心腹胀满,腹中冷痛,胃虚下利,多年气痢,除寒热,止呕逆”出自唐代甄权之说;“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冷气,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源出宋人大明之语;“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消足胫湿肿,除胃中热、肌热。得枳实消痞满气分,佐黄芩安胎清热”为金代张元素之论;“理胃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则又系元代王好古之说。若需细考白术的功用,则本处已载及历代医家之说,无复他求了。
, 百拇医药
“发明”一项则主要录载各家关于白术的功用特点,或临床运用心得,有助于临证参酌。本处引录了王好古、张元素、汪机等人的论述。如张元素之论曰:“白术除湿益燥,和中补气,其用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凡中焦不受湿不能下利,必须白术以逐水益脾。非白术不能去湿,非枳实不能消痞,故枳术丸以之为君。”
“发明”之所述,多为历代医家临证用药之窍要,若阅览本书,此处于临证可参可悟。
“附方”一项,则录载以本药为主的各种医方、单方、食疗方,多为简单易行,药味不多,而效验较好者,以备读此书者检用。因其简验易用,即便未深谙医学者,亦可照方施用。这或许即是古代很多士大夫家藏本书的用意之一。
若细读有关各品种的考证,李氏关于前人文献的博览、知识面之广博、采集内容之丰富,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人不得不五体投地佩服不已。如鬼臼,除引用各本草医方书以外,还引录了《黄山谷集》、郑樵《通志》、《庚辛玉册》、独孤滔《丹房镜源》等的有关阐释。全书引用医家文献276家,经史百家文献151家,有关本草的记载几乎采录无遗。
1956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对李时珍的题词评价:“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30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http://www.100md.com(潘远根 旷惠桃 湖南中医药大学)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本草纲目药草 > 草药图谱(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