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9849
自制“补液盐”酿出惊厥祸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6.18
     一对夫妇慌慌张张地抱着孩子来到儿科门诊,孩子大概两岁,牙关紧闭,四肢强直,颜面发青,双眼上视,医生一测体温39.3°C,诊断孩子可能是“惊厥”,立即给予抗惊厥、降温等处理,病情才缓解。在一旁的孩子妈妈一个劲地说:“怎么好好的,忽然就变成这样了呢?”医生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两天孩子一直腹泻,每天大便十几次,都是稀水样,量也很多。妈妈听一些同事说,孩子腹泻时要喝“糖盐水”,才能补充体液,防止脱水。于是妈妈就倒了一碗温开水,加了一勺白糖和一些盐,搅拌以后喂给孩子喝。但没想到喝了“糖盐水”后,不仅腹泻未见好转,孩子竟出现了惊厥。

    医生又随即给孩子做血液化验,结果显示血液中的钠离子、氯离子远远高出正常范围。医生告诉孩子妈妈,正是自制糖盐水导致了孩子的惊厥。

    医生解释说,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饮食摄取所需的水和盐,并通过大便、尿和汗排出多余的部分。在健康状态下,水和盐由肠道进入血液,被机体所利用。腹泻时,肠道不能正常工作,大量水和盐由血液进入肠道,这样由粪便排出体外的水和盐就超过正常量。当机体排出的水和盐远远超过正常时,就导致脱水和丢盐。一些很极端的病例,比如由急性腹泻和痢疾引起的死亡,其根本原因往往也是丢失大量的水和盐所致。因此发生腹泻后应尽快补液、补盐。
, http://www.100md.com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口服补液盐”就是预防和治疗脱水及盐失衡的药物。尤其是当孩子因腹泻导致脱水,而又来不及上医院时,用“口服补液盐”配液进行口服补液是争取时间、挽救孩子生命的有效方法。

    但医生说,要特别注意的是,“口服补液盐”所含的糖、盐比例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达到所规定的浓度,才最有利于促进肠道吸收水及钠盐。浓度过高或过低,不仅无利于纠正脱水,反而会产生一些意料不到的后果。比如,有些家长自作主张,配制的盐水浓度过高,患儿服用后引起血钠离子、氯离子过高,出现高热、极度口渴,也可以出现由于脑细胞严重脱水引发的惊厥,严重时可引起脑出血或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反之,如果浓度过低,或者干脆只给腹泻小儿喂白开水,同样不能达到纠正脱水和防止失盐的目的,严重者还会引起嗜睡、昏迷。

    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也叫“ORS液”,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配方,其成分为: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无水葡萄糖20克,用饮用水稀释至1升供口服。尚未发生脱水时,应在每次排大量稀水便后,给小儿喂服,小于两岁的宝宝每次给50~100毫升(每日量约500毫升),大于两岁者每次给100~200毫升(每日量约1000毫升)。若已发生脱水,开始4小时的“ORS液”用量应为:轻度脱水者,50~60毫升/千克体重,中度脱水者70~100毫升/千克体重。若患儿脱水已经纠正,但还有轻度的腹泻,那么上述“ORS液”配方应配成1.5升的液体口服。当患儿脱水症状已经得到纠正且腹泻停止后,应立即停服,否则会发生高钠血症。

    上述配方仅适用于轻度脱水的患儿。对于重度脱水的患儿,甚至已经出现休克体征,或者出现严重呕吐的患者,都应停止口服补液,立即去医院进行静脉补液。

    因为家中自制“补液盐”时,各种成分的量不好掌握,因此不建议自制。目前,医院药房和市场药店都有“口服补液盐”出售,使用非常简单,只需按照说明书加温开水即可(切忌用滚热的开水)。建议家长平时在家中备几包,以防不时之需。

    (汪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