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搭建平台——首都遴选培养“优秀中医药传承人才”侧记
选拔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日前组织的三类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的遴选培养,拉开了首都优秀中医药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序幕。
记者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了解到,遴选三类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即临床人才、研究人才和科普人才,这是“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简称“薪火传承3+3工程”)的内容。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加快首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抢救、整理和挖掘,建设一支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队伍。
这次传承人才的遴选考核有几个特点,一是方法新。采取“1+1”的形式,即“公共基础综合能力素质测试”+“不同培养方向分类能力素质测试”,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培养方向,提出了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并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进行遴选考核。笔试淘汰1/3,面试淘汰1/3,余下的将参加针对传承人才所设计的公共培训课程,进入“二室一站”,即“中医药名家研究室”、“中医药名医工作室”、“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站”,为传承进修和承担重大学派传承研究项目等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二是范围广。在京中央、市、区县和厂矿、企业、部队的42家单位都有人参加,并通过单位初评推荐了传承临床人才101名、传承研究人才23名,传承科普人才44名。三是层次高。在参加考试的168名副高职称以上的中医药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9名,硕士学位的有51名,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到被推荐人员的60%。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考试现场翻阅了这3种试卷,的确各有特色。临床人才测试,注重临床各科中医药辨证施治的能力的考核,如辨别证候、分析病因病机、证型诊断、治疗方法、药物剂量以及医嘱注意事项;研究人才测试,注重挖掘中医药学派学术思想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能力素质的考核,如学术特色研究、学术思想研究,临床方法研究、设计研究技术路线等;科普人才测试,以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医古文以及写作考核为主,如中医名词解释、古代医学家学术思想评介、科普作文等。考生认为,考题有深度,有广度,有理论,有实践,看起来不难,但答好也不容易。
同是参加临床人才型考试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杨晋祥和301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窦永起想法相同,目标一致。作为已故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的学生,杨晋祥想建立董建华研究室,作为著名中医学家赵冠英的学生,窦永起想建立赵冠英研究室。他们都准备对老师的高尚医德、研究思路、学术论点和临床经验进行挖掘、探悉,对他们的医方、医案、医话、医著等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把他们一生的宝贵经验保留下来,传给后人。
, 百拇医药
梁永宣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她是专程自费从日本回国参加研究型人才考试的。她结合在国外学习的情况认为,对于中医药,我们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很重要。外国人对中医感兴趣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医,是中医特色,是中医文化。不伦不类的研究数据和成果,他们根本不相信,连看都不看。中医药事业要发展,必须继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和特点,进一步将中医特色和优势发扬光大,给后人留下宝贵的中医药财富。
问起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孙凤霞为什么参加科普型人才考试,她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在一次下乡义诊中,有位中年妇女很紧张地问她,近来自己肝火旺,是不是得了肝炎。这对她的震动较大,认为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与普及非常必要和重要。她说,自己曾写过一些科普文章,但总觉得层次低,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通过这次考核,可以了解自己的差距,再接再厉,提高写作水平。如果能入选,一定抓住这次机会,刻苦学习,奋力成才,并致力于中医科普工作,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知识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100md.com(周颖)
记者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了解到,遴选三类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即临床人才、研究人才和科普人才,这是“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简称“薪火传承3+3工程”)的内容。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加快首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抢救、整理和挖掘,建设一支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队伍。
这次传承人才的遴选考核有几个特点,一是方法新。采取“1+1”的形式,即“公共基础综合能力素质测试”+“不同培养方向分类能力素质测试”,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培养方向,提出了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并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进行遴选考核。笔试淘汰1/3,面试淘汰1/3,余下的将参加针对传承人才所设计的公共培训课程,进入“二室一站”,即“中医药名家研究室”、“中医药名医工作室”、“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站”,为传承进修和承担重大学派传承研究项目等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二是范围广。在京中央、市、区县和厂矿、企业、部队的42家单位都有人参加,并通过单位初评推荐了传承临床人才101名、传承研究人才23名,传承科普人才44名。三是层次高。在参加考试的168名副高职称以上的中医药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9名,硕士学位的有51名,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到被推荐人员的60%。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考试现场翻阅了这3种试卷,的确各有特色。临床人才测试,注重临床各科中医药辨证施治的能力的考核,如辨别证候、分析病因病机、证型诊断、治疗方法、药物剂量以及医嘱注意事项;研究人才测试,注重挖掘中医药学派学术思想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能力素质的考核,如学术特色研究、学术思想研究,临床方法研究、设计研究技术路线等;科普人才测试,以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医古文以及写作考核为主,如中医名词解释、古代医学家学术思想评介、科普作文等。考生认为,考题有深度,有广度,有理论,有实践,看起来不难,但答好也不容易。
同是参加临床人才型考试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杨晋祥和301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窦永起想法相同,目标一致。作为已故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的学生,杨晋祥想建立董建华研究室,作为著名中医学家赵冠英的学生,窦永起想建立赵冠英研究室。他们都准备对老师的高尚医德、研究思路、学术论点和临床经验进行挖掘、探悉,对他们的医方、医案、医话、医著等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把他们一生的宝贵经验保留下来,传给后人。
, 百拇医药
梁永宣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她是专程自费从日本回国参加研究型人才考试的。她结合在国外学习的情况认为,对于中医药,我们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很重要。外国人对中医感兴趣的是原汁原味的中医,是中医特色,是中医文化。不伦不类的研究数据和成果,他们根本不相信,连看都不看。中医药事业要发展,必须继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和特点,进一步将中医特色和优势发扬光大,给后人留下宝贵的中医药财富。
问起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孙凤霞为什么参加科普型人才考试,她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在一次下乡义诊中,有位中年妇女很紧张地问她,近来自己肝火旺,是不是得了肝炎。这对她的震动较大,认为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与普及非常必要和重要。她说,自己曾写过一些科普文章,但总觉得层次低,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通过这次考核,可以了解自己的差距,再接再厉,提高写作水平。如果能入选,一定抓住这次机会,刻苦学习,奋力成才,并致力于中医科普工作,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知识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100md.com(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