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张功耀
编号:11459116
谈谈中医中药“进社区”“下农村”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2日 新语丝
    中国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文化现象,什么东西衰落了就推行什么东西“进社区”、“下农村”、“从娃娃抓起”。这大约是社区居民、“贫下中农”和小朋友,最容易做驯服工具的缘故。本文所要讨论的是,究竟中医中药能不能进社区、下农村?

    先说一些发生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周围的现象。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部设在长沙市的砂子塘,也算是长沙市人口稠密的一个闹市区和交通要道。为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进行创收,湖南中医药大学曾经在自己校区周围搞了一些“食疗”、“针灸减肥”、“中药膳食”之类的商业铺面。铺面的装修应该说还算不错。可惜,一直没有什么生意。有些已经转业或歇业了。估计那家“针灸减肥”铺面,从开张到现在两年多了,还没有接待一个病人。

    再说一种全国都可能存在的现象。

    很有意思。中医药大学的官僚特权阶级(校长、党委书记、教授、博导)一直吹嘘自己如何如何了得,可是,中医药大学的师生看病,一般首选的都不是中医中药,甚至也不找这些“博导”,而是直接去接受西医西药的治疗。中医药研究院的职工及其家属病了,如果要住院治疗(肛肠小手术除外),一般也不选择自己的附属医院看病,而是去找综合医院,甚至还要找关系,走后门。
, 百拇医药
    以上两个现象表明,中医中药不用说去“进社区”、“下农村”,努力守住自己家门口的一亩二分自留地,都是相当困难的。

    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究竟能够起什么作用呢?我认为,办一些家庭病床,方便社区病人就近打针,让社区里的居民拿点常用药,接受一些进城的农民工和保姆看病,还是可以的。事实上,目前,长沙市的许多社区都已经办了这样的医疗服务机构。其中,有些是社区自发办的,有些是依照市场经济原则办的。有些社区距离医院比较近,没有必要重复办。因此,在城市里边,要找一片特意留给中医中药去发展的空白地带,已经没有了。这就是说,所谓的“社区医疗”实际上已经普及。须知,市场经济绝不会特意给“传统文化”留一片市场空白的。

    在城市社区医疗网当中,中医中药也办了一些,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医中药社区服务机构,都聘请了一些“著名教授”坐堂门诊,房间里最具中医文化特色的锦旗、感谢信挂满了墙壁。可是,现在的老百姓比过去刁蛮。任你怎么自我标榜,他们就是不予理会。不用说别的,就是长沙市几家著名的中药商号,虽然每天都有坐堂门诊的“著名教授”压阵,也都是门可罗雀,生意清淡。
, 百拇医药
    最后说说农村的情况。

    我本人上大学前担任农村大队干部(今村干部),对于农村兴办医疗卫生事业的难处,我是完全清楚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真正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还是那些疗效迅速、服用简单的西医西药。众所周知,农村人口的生存压力比城市人口要大。他们比城里人更没有时间去抓中药和熬中药。他们的病,比起城里人来,更加拖不起。他们要打工赚钱,他们在家歇一天就少赚一天工钱。所以,疗效迅速、携带方便、服用简单、安全可靠的西医西药方法对他们最有吸引力。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很低,缺乏有关医学科学的基本判断能力,所以他们最容易受骗上当。中医骗子经常利用这个特点到农村去施展他们的骗术。不过,由于政府对非法行医的打击,这些骗子的活动地盘日益受到了限制。事实上,中医中药在农村的衰落,从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的人员流动加快了。比以往便利的多的交通条件和信息条件,早就把中医中药挤出了农村市场。在我看来,要使中医中药重新占领农村医疗阵地,恢复到1979年以前的状况,除非中国农村发生历史性的倒退,否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医中药要守住自己家门口的一亩二分自留地都困难重重,却野心勃勃地要与不断进步、日益现代化的西医争夺医疗卫生市场,实在是白日做梦,太不自量力了。不知中医界的官僚特权阶级什么时候才能够多少有些清醒和自觉。, 百拇医药(张功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