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9351
爱在心间——记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杨明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5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6.25
爱在心间——记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杨明会

     杨明会,解放军总医院全军中医研究所所长兼中医科主任、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杂志》副主编、《中医杂志》副主编等职;承担多项国家军队科研课题。应该说,这些工作是千头万绪的,但他从不喊苦不叫累;他面对大量的病人,也从不嫌烦不觉躁;在一些人对中医信心不足的时候,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中医的爱,对患者的爱。

    ■“光有疗效还不够”

    一位中年女性,长期咳嗽,看遍了北京的多家医院,用了多种西药,咳嗽就是止不住,最后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在看完呼吸科后,她想“是不是试试中医”?于是她到中医科挂了杨明会的号,杨明会问了病史,看了舌脉,开出了只有六味中药的处方。患者拿到方子将信将疑,“吃了那么多西药都不管用,这几味中药能行吗?”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药回家服用,谁知吃了七付中药之后,咳嗽奇迹般地止住了。像这样效如桴鼓的例子,在杨明会诊治过的病人中不胜枚举。
, 百拇医药
    为什么别人治不好的疑难病杨明会能药到病除?这和杨明会对中医的热爱、对中医的钻研、对中医的理解是分不开的。他对多种疑难杂症有着独到经验,他强调必须注意寻求众多疑难病的共同规律,掌握其病因病机特点,同时辨证求准,用药求精;他提出了逢疑难必用活血化瘀,遇怪疾定当祛痰化浊,疑难久病注意扶正祛邪等治疗原则,灵活运用补肾活血、通利二便、痰瘀同治、妙施虫药等方法,使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都取得了突出效果。他还认为,热爱中医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没有发展中医只能走进死胡同。“光有疗效还不够”也是杨明会多年来坚持的原则,他总在探求中医疗效的机理,他说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因此,杨明会从医20余年来,一方面强调继承,特别重视整体观点,力主通过调整整体而达到治疗局部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创新,积极主张中西医结合,倡导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并发展中医,将传统中医的证候辨证方法与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中医治病的本质。

    杨明会根据自身治疗老年病的经验,提出了帕金森病“病位在脑,病机在于肾精亏虚、痰瘀阻络”这一观点,突破了“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传统观点,深化了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并提出用“活血补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观点,临床观察发现,采用此法治疗该病,比其他中医疗法临床疗效高,对西药治疗失效者也能取得较好效果;如果结合西药治疗,则效果更为显著,还同时减少了西药用量,减轻了西药副作用。为了探索中医疗效产生的机理,杨明会在临床研究上引进了PET技术,用于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理和判定疗效;他还在国内首先将脑内微透析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化学技术,运用于中药对脑复杂功能过程中的化学调控的研究。杨明会开展的老年脑病的中医药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 百拇医药
    通过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验证,杨明会还研制了一些中成药。他在治疗老年病所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气虚肾虚血瘀症和免疫功能紊乱是老年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并且揭示出其细胞分子免疫学基础,以及益气补肾活血法的作用机理,开展了中药制剂“保元活血颗粒”的开发研究,获军队“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现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得为病人省钱”

    解放军总医院一位熟悉杨明会的人告诉记者,杨明会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无论是对什么样的病人,没见他急过、烦过,真的是对病人像亲人。不仅如此,在花费上他也很会照顾病人,他比病人自己还会省钱呢!

    家庭并不富裕的杨明会,深知老百姓的钱来之不易,更深知患者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时,还承受着经济压力。他还认识到,因为看病贵,老百姓对医务人员有一些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他总是对科室人员说,“要关爱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有一点特别值得重视,那就是得为病人省钱”。
, http://www.100md.com
    和一些常开大处方的医生相比,杨明会走的是“辨证求准,用药求精”的思路。一方面他是从疗效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从经济考虑。辨证不准,就不会有好疗效,患者花了钱还治不好病;辨证准了,处方时可用可不用的药用不用?在杨明会这里,是尽量精减。在上文的病例中,就是用六味中药的处方治愈了经久不愈的咳嗽。而且,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他会为患者用便宜的药。

    到解放军总医院看病的患者中,有许多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对他们来说,在北京一天的花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为了缩短他们在北京逗留的时间,杨明会就“挤兑”自己,上下午连轴转对他来说是常事。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中午不吃饭或吃一个盒饭,就能多看十几个病人,这些病人就能在当天返乡。少在北京住一天,病人和家属少花一二百块钱,那这十几个病人就是好几千块。多划算啊!”杨明会就是这样,为了病人他常常忘了自己。

    ■“对中医充满自信”

    当前,有一些人对中医提出了质疑;由于外界影响,甚至一些中医界人士也对中医信心不足。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明会怎么看?回答是:“中医不仅教会了我救死扶伤的方法,还给了我辩证的思维方式。我不仅爱中医,而且对中医充满自信。”
, http://www.100md.com
    杨明会告诉记者,中医药学之所以历经千载而不衰,以至在现代参与防治流脑、乙脑、SARS等重大传染病上仍取得了显著成就,继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自有它的道理。如果中医治病没有疗效,治不好病,那就不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欢迎,也根本不会延续至今天。因此说,中医有自信的基础。当然,那些不真懂中医药学理论的人,或对中医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的人,以及没有中医药实践经验,只知照方开药,不讲辨证论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人,或简单将中药按西医病名对号入座的人,的确很难用好中医药,会对其产生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纵观全球医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医源性、药源性、心身疾病以及老年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多,人们对于预防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长,尤其是一些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带给人们安全用药的恐慌,人们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天然药物和传统医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即使在西方许多现代医学非常发达的国家,中医药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国在1996年4月30日就已正式批准承认针灸治病合法化,有资料显示,经中药和针灸治疗过的美国患者已占所有病人的70%。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中医高等院校里,随处可以看到来求学的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畏畏缩缩,没有自信,崇洋媚外,重西轻中,会失去发展的机会。

    不过杨明会认为,自信而不能自负。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局限,中医药理论发展的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甚至是谬误,这正是今天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加以发展创新和完善的。正确看待中医药学发展的过去和未来,端正对中医药学的认识,敢于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学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才能不断推进中医药学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本报记者 杨六香 通讯员 王继荣 黄余红

    图为杨明会在为战士看病

    摄影/孔令战, 百拇医药(杨六香;王继荣;黄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