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9003
新加坡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药进口商转向生产中成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5日 中国经济网
     新加坡消息:此间《联合早报》十八日报道,新加坡越来越多的中药进口商转成为中药生产厂家。目前新加坡市面上所售卖的中成药中,有两成是本地制造,达二千多种。

    新加坡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会长李长沙说,先辈不辞劳苦,披荆斩棘,使传统中药能在东南亚落地生根,新加坡还维持了相当长久的中药集散区域中心地位。

    但随着时代变迁,直接贸易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加坡转口贸易的重要性逐渐削弱。不少中药进口商也开始进行中药生产,并朝向取得“优良药品生产规范”证书的目标迈进。在现有三十几家中药制造厂商中,约有十家获得“优良药品生产规范”的资格。

    李长沙说:“我希望这些中药生产商能把握政府提供‘新加坡品牌’的客观环境,把新加坡生产的中药推向宽阔的国际舞台,让先辈艰辛开创的中药事业,能继续像朝阳般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原做中药进口生意的全连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从二OO一年起在本地制药,如今已生产超过百种中药,其中过半获本地中医师采用。

    公司总裁王邦炮表示,代理中国中成药的生意做了几年,感觉发展的空间不大。在中国南京中医药学院硕士毕业和任教多年的朱文骏加盟公司后,公司开始考虑自己制药。这几年公司生产了上百种中药,每年有上百万元的营业额,成绩还算让人满意。

    一九九四年移居新加坡的朱文骏说,因为气候关系,从中国进口的中成药不一定适合新加坡人,而且不能控制质量。用适合本地人的处方,来生产适合本地人服用的中成药,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朱文骏说,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患风湿病的人不少。加上生活条件好,经常吃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因此容易患上富贵病如痛风、心血管病、糖尿病。他们生产的药是专为治疗这几种新加坡常见病而开的特别处方,所以特别见效。

    李长沙说,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向新加坡出口的为制制造中药用的“提取物”金额,从前年的四百九十五万新元增加到去年的五百七十六万新元,增幅达百分之十六点四。其他如中药材、保健品的进口都分别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三点四和二十九点七,唯独中成药进口减少百分之一点四。这说明新加坡自己生产中成药的比重增加。

    来源:中国经济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