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卓伟是谁?
作者:大路朝天
我对化维纤不感兴趣,但对胡卓伟产生了兴趣,于是作了个小调查。
根据胡卓伟自己的简历:胡卓伟,1982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班,随后留校从事临床工作。1985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作博士后访问学者。1986年进入斯坦福大学继续临床药理博士后研究。1992年获斯坦福大学分子细胞生理学专业博士学位。从1992年起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历任研究科学家、高级科学家、高级副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并从1985年起担任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临床前研究顾问多年。
根据这个时间顺序,他应该是在斯坦福一呆十几年,从博士毕业一直在他的博士生导师Brain Hoffman的实验室里面混饭吃,什么研究科学家、高级科学家、高级副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啊,不过就是博士后、老博士后、永久博士后罢了,自己没有能力独立出来,仰仗着自己的老板,混碗饭吃罢了。有什么突出之处吗? 那时候很多人都是这个经历的。40几岁了还在做博士后,突然发现国内现在混饭吃比较容易,谁叫咱国家缺人才呢?好了,一回国,又是长江学者,又是国家引进的高级人才,霎时间成了个人物。
, 百拇医药
看看他的publications吧。前面是年份,括弧里面的是篇数。
1985-1989 (0) 1990 (1) 1991 (1) 1992 (2) 1993 (2) 1994 (2) 1995 (2) 1996 (5) 1997 (1) 1998 (2) 1999 (3) 2000 (2) 2001 (0) 2002 (1) 2003 (0) 2004 (0) 2005 (0) 2006 (0) 2007 (0)
凭良心说,他还是一个合格的博士后,十几年发了23篇研究论文,2篇挂名的综述,其中14篇是第一作者。其实只要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么多年,绝大多数人差不多都可以有这些产出的,前提是你愿意在大学里面拿着那份比企业界低得多的工资。我感兴趣的是他回国之后干了什么。可以看到搜索pubmed,他从2003年回国到现在,没有发表过一篇英文科研论文。我相信他会有几篇中文的论文,我也没有兴趣去查他的中文文章。
, 百拇医药
他回国后,曾经申请到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 高血压心血管肥厚和纤维化的免疫学机制和药物开发 (2007/1-2009/12)
2004 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在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介导的生长调节中的作用 (2005/1-2007/12)
2004年的基金就要到期了,我感兴趣的是他如何交差?看看他回国后这几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招的研究生吧,2004年2个博士生,2005年一个硕士生5个博士生,2006年3个硕士生5个博士生。2007年估计也没有少招,估计还应该有几个博士后。想象一下他的实验室的壮观场面吧,应该有怎么样的科研产出(论文)才能够对得起这样规模的实验室?可惜的是,这几年连1篇像样的英文论文都查不到!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很多回国的海龟都是这样子的,有人说这叫水土不服,其实他压根就是一个老博士后,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思路,让他自己独立出来做PI,他还真是慌了手脚呢。只是可惜了这么大一群研究生了,大好时间跟前途,就这样给耽搁了,用脚趾头都可以想象在他实验室能够接受什么样的科研训练了。
胡卓伟在Brian Hoffman实验室一呆十几年,一直从事的都是血管生物学的研究,这从他回国后申请到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能够看出来。他从来没有从事过纤维化的研究,什么时候摇身一变成了器官纤维化的专家?大家都知道基础研究就是基础研究,从基础走到临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他这回国4年时间,从对纤维化一窍不通到成为专家到开发出抗纤维化药物并进行销售,这速度,谁堪比肩?
中国人钱包里的钱就是好骗啊,这样的“科学家”,这样的企业,只知道捞钱,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置于何处?, 百拇医药
我对化维纤不感兴趣,但对胡卓伟产生了兴趣,于是作了个小调查。
根据胡卓伟自己的简历:胡卓伟,1982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班,随后留校从事临床工作。1985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作博士后访问学者。1986年进入斯坦福大学继续临床药理博士后研究。1992年获斯坦福大学分子细胞生理学专业博士学位。从1992年起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历任研究科学家、高级科学家、高级副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并从1985年起担任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临床前研究顾问多年。
根据这个时间顺序,他应该是在斯坦福一呆十几年,从博士毕业一直在他的博士生导师Brain Hoffman的实验室里面混饭吃,什么研究科学家、高级科学家、高级副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啊,不过就是博士后、老博士后、永久博士后罢了,自己没有能力独立出来,仰仗着自己的老板,混碗饭吃罢了。有什么突出之处吗? 那时候很多人都是这个经历的。40几岁了还在做博士后,突然发现国内现在混饭吃比较容易,谁叫咱国家缺人才呢?好了,一回国,又是长江学者,又是国家引进的高级人才,霎时间成了个人物。
, 百拇医药
看看他的publications吧。前面是年份,括弧里面的是篇数。
1985-1989 (0) 1990 (1) 1991 (1) 1992 (2) 1993 (2) 1994 (2) 1995 (2) 1996 (5) 1997 (1) 1998 (2) 1999 (3) 2000 (2) 2001 (0) 2002 (1) 2003 (0) 2004 (0) 2005 (0) 2006 (0) 2007 (0)
凭良心说,他还是一个合格的博士后,十几年发了23篇研究论文,2篇挂名的综述,其中14篇是第一作者。其实只要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么多年,绝大多数人差不多都可以有这些产出的,前提是你愿意在大学里面拿着那份比企业界低得多的工资。我感兴趣的是他回国之后干了什么。可以看到搜索pubmed,他从2003年回国到现在,没有发表过一篇英文科研论文。我相信他会有几篇中文的论文,我也没有兴趣去查他的中文文章。
, 百拇医药
他回国后,曾经申请到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 高血压心血管肥厚和纤维化的免疫学机制和药物开发 (2007/1-2009/12)
2004 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在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介导的生长调节中的作用 (2005/1-2007/12)
2004年的基金就要到期了,我感兴趣的是他如何交差?看看他回国后这几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招的研究生吧,2004年2个博士生,2005年一个硕士生5个博士生,2006年3个硕士生5个博士生。2007年估计也没有少招,估计还应该有几个博士后。想象一下他的实验室的壮观场面吧,应该有怎么样的科研产出(论文)才能够对得起这样规模的实验室?可惜的是,这几年连1篇像样的英文论文都查不到!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很多回国的海龟都是这样子的,有人说这叫水土不服,其实他压根就是一个老博士后,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思路,让他自己独立出来做PI,他还真是慌了手脚呢。只是可惜了这么大一群研究生了,大好时间跟前途,就这样给耽搁了,用脚趾头都可以想象在他实验室能够接受什么样的科研训练了。
胡卓伟在Brian Hoffman实验室一呆十几年,一直从事的都是血管生物学的研究,这从他回国后申请到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能够看出来。他从来没有从事过纤维化的研究,什么时候摇身一变成了器官纤维化的专家?大家都知道基础研究就是基础研究,从基础走到临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他这回国4年时间,从对纤维化一窍不通到成为专家到开发出抗纤维化药物并进行销售,这速度,谁堪比肩?
中国人钱包里的钱就是好骗啊,这样的“科学家”,这样的企业,只知道捞钱,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置于何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