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未晚霞满天——记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院士
他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个国家1类新药证书的肝炎治疗药物──联苯双酯和双环醇的主要发明人;他是我国药学经典《当代药理学》(第一版)的主编;他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经发表论文17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30余项,获得国内外专利15项……
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学者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耕陶院士。他最常说的话是:创新,有时源于思想上的一个火花;成功,来自长期的埋头实干。长期从事药理研究的刘耕陶,用实际行动给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解。
※无私奉献
当拿到双环醇新药证书时,有人问他有什么感想。
“我当时想说的就一句话‘研究新药太难了’!这一句话,苦、辣、酸、甜,尽在其中。”鬓发斑白的刘耕陶院士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不禁感慨。
他说,新药研发,需要从约10万个化合物开始筛选,到最后进入临床试验者最多也就几个,有时甚至一个也没有。要想使药品剂型、质量符合国际市场需求,还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他笑称,从事科研工作要像谈“恋爱”一样倾注全部,奉献所有。
, http://www.100md.com
刘院士强调,科研工作者在做研究时首先不要想“我个人要得到什么”,而是要想着“我要研究什么”。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很多双面利用的纸张,密密麻麻地写着字。“没有钱要埋头苦干,有了钱要省着用。”他笑着说。
在简朴的办公室内,随处可见的就是堆积如山的书。不时地有学生过来,师生之间热切地交流探讨。他的学生说,如果从外地出差回来,单位如果还没有下班,他准是先回到药物研究所而不是家里。因为平时很忙,所以他总是尽可能地多挤出一点时间来跟学生交流,指导他们学习、做实验,至于他们的论文,就只好下班带回家去修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院士自己并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的行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使他们懂得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
※探索不止
作为一名真正的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是一种本能。双环醇上市后,刘耕陶院士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继续跋涉在寻找治疗肝炎新药的路上。
, 百拇医药
循着这个方向,他加强了抗肝炎病毒药物的研制。
刘耕陶院士认为,病毒性肝炎模型的研制对筛选抗肝炎病毒药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除了22.1.5细胞株、鸭肝炎模型、旱獭肝炎模型和乙肝转基因小鼠外,尚无其他合适的筛选模型。研制新的抗乙肝病毒(HBV)药及治疗方法,应以消除共价闭合环状HBVcccDNA作为药物作用靶标,这样有可能提高抗HBV的疗效,减少停止治疗后的复发率。此外,研制病毒蛋白酶的抑制剂以及反义寡核苷酸类化合物也值得重视。
另一方面,他试图从免疫途径寻找治疗肝炎的新药。
目前已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这些药究竟对肝细胞损伤有无修复作用,还不得而知。因此,开辟从免疫途径寻找治疗肝炎新药的关键在于了解慢性肝炎免疫功能障碍的环节究竟在哪里?建立有针对性的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再针对性地进行药物筛选,寻找出有效药物十分重要。他们对此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目前,他的实验室已建立用卡介苗加脂多糖以及刀豆蛋白(ConA)诱发免疫性肝炎模型。
, 百拇医药
除了治疗肝炎药物,刘耕陶院士还非常关注如何防止肝炎转化为肝硬化及肝癌的研究。他认为,这个领域亦将成为相关领域医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攻方向。
※见解独到
当众多学者认为抗氧化剂作用广谱而没有特异性时,刘耕陶院士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既然氧自由基损伤与衰老、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国内外又对这些病缺少满意的治疗药,那么从神经保护途径去研究抗氧化剂对上述疾病的防治作用,可能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
于是,他将抗氧化剂的研究紧紧地与防治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结合起来,并与化学家梁晓天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合作,从合成的几十种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结构新颖并且抗氧化活性强的新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几种实验性震颤模型小鼠的行为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并使模型小鼠的脑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增加,对多巴胺引起的两种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株(PC-12和细胞SH-SY5Y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以及多巴胺自氧化引起的细胞内蛋白质高分子多聚物和神经黑素的形成,均有显著保护作用,该化合物还具有改善小白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功效。该研究成果已申请专利保护,很有可能研制成为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性新药。
已逾古稀的刘耕陶院士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在有生之年再做3件大事:一是继续进行抗肝炎药物方面的研究,深入研究双环醇抗肝纤维化和防治肝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二是要将他们发现的一种新型的有抗帕金森病作用的候选新药加速研究,尽快申请临床试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五味子有效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因为抗肿瘤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产生。三是主编第二版《当代药理学》。13年前出版了该书的第一版,现在计划今年出版120万字的第二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相信刘耕陶院士一定会实现他的心愿,为我国的药学研究园地再增添几道绚丽的风景。
文/筱筱, 百拇医药
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学者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耕陶院士。他最常说的话是:创新,有时源于思想上的一个火花;成功,来自长期的埋头实干。长期从事药理研究的刘耕陶,用实际行动给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解。
※无私奉献
当拿到双环醇新药证书时,有人问他有什么感想。
“我当时想说的就一句话‘研究新药太难了’!这一句话,苦、辣、酸、甜,尽在其中。”鬓发斑白的刘耕陶院士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不禁感慨。
他说,新药研发,需要从约10万个化合物开始筛选,到最后进入临床试验者最多也就几个,有时甚至一个也没有。要想使药品剂型、质量符合国际市场需求,还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他笑称,从事科研工作要像谈“恋爱”一样倾注全部,奉献所有。
, http://www.100md.com
刘院士强调,科研工作者在做研究时首先不要想“我个人要得到什么”,而是要想着“我要研究什么”。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很多双面利用的纸张,密密麻麻地写着字。“没有钱要埋头苦干,有了钱要省着用。”他笑着说。
在简朴的办公室内,随处可见的就是堆积如山的书。不时地有学生过来,师生之间热切地交流探讨。他的学生说,如果从外地出差回来,单位如果还没有下班,他准是先回到药物研究所而不是家里。因为平时很忙,所以他总是尽可能地多挤出一点时间来跟学生交流,指导他们学习、做实验,至于他们的论文,就只好下班带回家去修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院士自己并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的行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使他们懂得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
※探索不止
作为一名真正的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是一种本能。双环醇上市后,刘耕陶院士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继续跋涉在寻找治疗肝炎新药的路上。
, 百拇医药
循着这个方向,他加强了抗肝炎病毒药物的研制。
刘耕陶院士认为,病毒性肝炎模型的研制对筛选抗肝炎病毒药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除了22.1.5细胞株、鸭肝炎模型、旱獭肝炎模型和乙肝转基因小鼠外,尚无其他合适的筛选模型。研制新的抗乙肝病毒(HBV)药及治疗方法,应以消除共价闭合环状HBVcccDNA作为药物作用靶标,这样有可能提高抗HBV的疗效,减少停止治疗后的复发率。此外,研制病毒蛋白酶的抑制剂以及反义寡核苷酸类化合物也值得重视。
另一方面,他试图从免疫途径寻找治疗肝炎的新药。
目前已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这些药究竟对肝细胞损伤有无修复作用,还不得而知。因此,开辟从免疫途径寻找治疗肝炎新药的关键在于了解慢性肝炎免疫功能障碍的环节究竟在哪里?建立有针对性的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再针对性地进行药物筛选,寻找出有效药物十分重要。他们对此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目前,他的实验室已建立用卡介苗加脂多糖以及刀豆蛋白(ConA)诱发免疫性肝炎模型。
, 百拇医药
除了治疗肝炎药物,刘耕陶院士还非常关注如何防止肝炎转化为肝硬化及肝癌的研究。他认为,这个领域亦将成为相关领域医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攻方向。
※见解独到
当众多学者认为抗氧化剂作用广谱而没有特异性时,刘耕陶院士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既然氧自由基损伤与衰老、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国内外又对这些病缺少满意的治疗药,那么从神经保护途径去研究抗氧化剂对上述疾病的防治作用,可能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
于是,他将抗氧化剂的研究紧紧地与防治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结合起来,并与化学家梁晓天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合作,从合成的几十种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结构新颖并且抗氧化活性强的新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几种实验性震颤模型小鼠的行为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并使模型小鼠的脑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增加,对多巴胺引起的两种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株(PC-12和细胞SH-SY5Y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以及多巴胺自氧化引起的细胞内蛋白质高分子多聚物和神经黑素的形成,均有显著保护作用,该化合物还具有改善小白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功效。该研究成果已申请专利保护,很有可能研制成为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性新药。
已逾古稀的刘耕陶院士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在有生之年再做3件大事:一是继续进行抗肝炎药物方面的研究,深入研究双环醇抗肝纤维化和防治肝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二是要将他们发现的一种新型的有抗帕金森病作用的候选新药加速研究,尽快申请临床试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五味子有效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因为抗肿瘤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产生。三是主编第二版《当代药理学》。13年前出版了该书的第一版,现在计划今年出版120万字的第二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相信刘耕陶院士一定会实现他的心愿,为我国的药学研究园地再增添几道绚丽的风景。
文/筱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