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药店集体转身——殊途同归精细化、专业化
在药品零售业态中,无论是经营形式还是经营理念,平价药店一直以其“多变”的个性吸引着各界的目光。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平价药店不谋而合的转型举动似乎并不是简单地延续以往的多变,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酝酿并实施之中。
——编者
坐落在上海市杨浦区松花江路上的开心人大药房最近迎来了第四个生日。在热闹的庆典中,一封署名上海开心人大药房总经理张凤全的公开信让消费者格外关注,信中告知消费者“开心人”将致力“打造开心健康中心”——除药品类商品经营之外,还引入了一些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一楼是各种保健品、日用品和护肤品经营区,还有一个药妆店;二楼除了陈设药品外,药食同源商品专柜、医药图书店和平价眼镜专柜很是醒目。在消费者看来,这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的药店转型后更像是一个以健康产品为主的综合超市。
“今年所有的平价药店都在转型。”浙江天天好大药房连锁公司市场总监谢晓威说。
, 百拇医药
■内忧外困下的图存
2003年,平价药店的出现曾在全国药品零售市场掀起巨大波澜,此后,老百姓提着篮子买药的热烈场景在全国各地平价药店不断上演。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胶着状态的背景下,平价药店以业态之力撼动了药品价格坚冰,使这个原本笼罩着计划经济色彩的行业加速了市场化进程。
然而,正如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所言,近几年,平价药店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其市场占有份额仍不能与传统大型连锁药店抗衡,在扩张和区域的占有上逊色不少,因而始终成不了药品零售市场的主流。诚然,传统连锁药店在资源掌控上有先天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老百姓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药店品牌和药学服务的感召力正在弱化价格的优势,而随着大型连锁药店的规模效应以及与上游生产企业谈判砝码不断增强,采购的价格优势也逐渐显现。
据上海医药商业协会统计显示,目前上海的零售药店有1/4勉强维持经营,近一半的药店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平价药店的亏损面占比高于传统药店。有业内人士估计,上海市30余家平价药店中,2/3以上入不敷出。
, 百拇医药
“开心人”一家门店经理表示,几年来,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平价药店一再降价,幅度从20%低至50%,直至75%,有的甚至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让利底线。传统药店也被迫相继降价,一些城市的医院甚至也跟风大幅降价,这些举措又大大削弱了平价药店的价格优势。“我们店刚开张时,曾给周围3公里内的其他药店造成很大冲击,各大药店也纷纷降价。当时,远在金山、浦东的市民都会坐车来买药,可现在周围药店药品早已恢复原价,却鲜有附近市民来我们店购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商品线开拓得更宽,从其他商品上赚取利润。
今年初,北京等地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扶持力度,社区卫生机构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虽然只有300多个品种,但是影响还是不小,德威治在东城、西城区的药店已经受到了冲击,有些药品销售出现下滑。”德威治大药房总经理张玉宽表示,德威治正在进行调整,在品类选择上避开社区的锋芒。
而谢晓威也表示,转型与当地的医疗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目前江浙一带已经开始进行医疗体制改革,这势必迫使零售药店谋变。
,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为核心的多元
“‘平价’当初只是进入药品零售领域的切入点,在以计划经济为前身的药品零售领域,新的经营者进入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张玉宽并不掩饰当初以平价身份杀入药品零售市场的无奈。如今,这个北京平价药店的领跑者在历尽沧桑后对“平价”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价格是突破口,品牌与服务才是药店生存的根基。”
对于平价药店今年刮起的转型风,张玉宽认为,一方面是平价业态出现四年后,在医药市场经营整体下滑情况下的理性回归——过去打着平价旗号进入药品零售市场,仅靠价格取胜而没有品牌、服务跟进的药店关门停业非常正常;另一方面,以平价卖场、超市面目出现的药店遭遇经营困境也很正常。他认为,目前在我国,药店引进超市经营模式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并不均衡,这种模式不可能在全国都适用。卖场、超市经营面积大,人员多,成本高,当整个行业处于低迷状态时,平价药品卖场、超市经营要比其他形式的药店更难。张玉宽说,像合肥市某些平价药品超市出售生鲜食品等,显然与大环境不符合,“这种多元化经营显然是行不通的。”
, http://www.100md.com
平价药店的转型是药店零售经营重新定位的开始,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今年转型的重点更多集中在多元化上。而事实上,“多元化”之风早在2005年前后就刮过,目前不少药店经营的品类除药品外,还有保健品、化妆品、洗护用品、医疗器械、功能饮料、内衣等等。
“我们是最早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平价药店,今年的调整是平价药品超市这种业态走向成熟的标志。转型后‘天天好’将强化便利性与服务性,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谢晓威说。
据他介绍,“天天好”这次转型从去年就开始酝酿,“过去平价药品超市商品杂乱,针对性也不强,商品陈列也不清晰醒目。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对品牌商品认知度不断提高,对同一品牌商品的需求也更多样。为此,‘天天好’专门开辟了品牌商品柜台,每个品类都以一个或两个品牌专柜作龙头,突出品牌商品的系列化,旨在引领消费者的消费。通过商品的调整,达到更精细化、更专业化的目标。”
上海益丰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湘岳认为,平价药店进行多元化经营必须扭转错误观念,牢牢把握两个主线,一是经营的商品必须与健康息息相关;二是必须做深做透,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很难让消费者在药店里购买除药品之外的商品。“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始终是多元化经营的核心部分,必须让消费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指导。”
“未来能够生存的零售药店应该是拥有专业服务精神,能给予消费者健康指导,靠规模效应恢复药价的本来面目,满足百姓便利性需求的大连锁、大集团。至于是平价药店还是传统药店都不重要了。”谢晓威的话耐人寻味。
文/本报记者 方剑春, 百拇医药
——编者
坐落在上海市杨浦区松花江路上的开心人大药房最近迎来了第四个生日。在热闹的庆典中,一封署名上海开心人大药房总经理张凤全的公开信让消费者格外关注,信中告知消费者“开心人”将致力“打造开心健康中心”——除药品类商品经营之外,还引入了一些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一楼是各种保健品、日用品和护肤品经营区,还有一个药妆店;二楼除了陈设药品外,药食同源商品专柜、医药图书店和平价眼镜专柜很是醒目。在消费者看来,这个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的药店转型后更像是一个以健康产品为主的综合超市。
“今年所有的平价药店都在转型。”浙江天天好大药房连锁公司市场总监谢晓威说。
, 百拇医药
■内忧外困下的图存
2003年,平价药店的出现曾在全国药品零售市场掀起巨大波澜,此后,老百姓提着篮子买药的热烈场景在全国各地平价药店不断上演。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胶着状态的背景下,平价药店以业态之力撼动了药品价格坚冰,使这个原本笼罩着计划经济色彩的行业加速了市场化进程。
然而,正如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所言,近几年,平价药店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其市场占有份额仍不能与传统大型连锁药店抗衡,在扩张和区域的占有上逊色不少,因而始终成不了药品零售市场的主流。诚然,传统连锁药店在资源掌控上有先天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老百姓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药店品牌和药学服务的感召力正在弱化价格的优势,而随着大型连锁药店的规模效应以及与上游生产企业谈判砝码不断增强,采购的价格优势也逐渐显现。
据上海医药商业协会统计显示,目前上海的零售药店有1/4勉强维持经营,近一半的药店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平价药店的亏损面占比高于传统药店。有业内人士估计,上海市30余家平价药店中,2/3以上入不敷出。
, 百拇医药
“开心人”一家门店经理表示,几年来,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平价药店一再降价,幅度从20%低至50%,直至75%,有的甚至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让利底线。传统药店也被迫相继降价,一些城市的医院甚至也跟风大幅降价,这些举措又大大削弱了平价药店的价格优势。“我们店刚开张时,曾给周围3公里内的其他药店造成很大冲击,各大药店也纷纷降价。当时,远在金山、浦东的市民都会坐车来买药,可现在周围药店药品早已恢复原价,却鲜有附近市民来我们店购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商品线开拓得更宽,从其他商品上赚取利润。
今年初,北京等地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扶持力度,社区卫生机构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虽然只有300多个品种,但是影响还是不小,德威治在东城、西城区的药店已经受到了冲击,有些药品销售出现下滑。”德威治大药房总经理张玉宽表示,德威治正在进行调整,在品类选择上避开社区的锋芒。
而谢晓威也表示,转型与当地的医疗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目前江浙一带已经开始进行医疗体制改革,这势必迫使零售药店谋变。
,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为核心的多元
“‘平价’当初只是进入药品零售领域的切入点,在以计划经济为前身的药品零售领域,新的经营者进入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张玉宽并不掩饰当初以平价身份杀入药品零售市场的无奈。如今,这个北京平价药店的领跑者在历尽沧桑后对“平价”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价格是突破口,品牌与服务才是药店生存的根基。”
对于平价药店今年刮起的转型风,张玉宽认为,一方面是平价业态出现四年后,在医药市场经营整体下滑情况下的理性回归——过去打着平价旗号进入药品零售市场,仅靠价格取胜而没有品牌、服务跟进的药店关门停业非常正常;另一方面,以平价卖场、超市面目出现的药店遭遇经营困境也很正常。他认为,目前在我国,药店引进超市经营模式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并不均衡,这种模式不可能在全国都适用。卖场、超市经营面积大,人员多,成本高,当整个行业处于低迷状态时,平价药品卖场、超市经营要比其他形式的药店更难。张玉宽说,像合肥市某些平价药品超市出售生鲜食品等,显然与大环境不符合,“这种多元化经营显然是行不通的。”
, http://www.100md.com
平价药店的转型是药店零售经营重新定位的开始,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今年转型的重点更多集中在多元化上。而事实上,“多元化”之风早在2005年前后就刮过,目前不少药店经营的品类除药品外,还有保健品、化妆品、洗护用品、医疗器械、功能饮料、内衣等等。
“我们是最早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平价药店,今年的调整是平价药品超市这种业态走向成熟的标志。转型后‘天天好’将强化便利性与服务性,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谢晓威说。
据他介绍,“天天好”这次转型从去年就开始酝酿,“过去平价药品超市商品杂乱,针对性也不强,商品陈列也不清晰醒目。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对品牌商品认知度不断提高,对同一品牌商品的需求也更多样。为此,‘天天好’专门开辟了品牌商品柜台,每个品类都以一个或两个品牌专柜作龙头,突出品牌商品的系列化,旨在引领消费者的消费。通过商品的调整,达到更精细化、更专业化的目标。”
上海益丰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湘岳认为,平价药店进行多元化经营必须扭转错误观念,牢牢把握两个主线,一是经营的商品必须与健康息息相关;二是必须做深做透,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很难让消费者在药店里购买除药品之外的商品。“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始终是多元化经营的核心部分,必须让消费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指导。”
“未来能够生存的零售药店应该是拥有专业服务精神,能给予消费者健康指导,靠规模效应恢复药价的本来面目,满足百姓便利性需求的大连锁、大集团。至于是平价药店还是传统药店都不重要了。”谢晓威的话耐人寻味。
文/本报记者 方剑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