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信息
编号:11461896
培养实用型中医专门人才之我见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57期
     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接受中医教育的总人数屡创新高,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中医界现状并不乐观,究其根源,则在于中医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尚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因此,不揣浅陋,提出培养实用型中医专门人才的几点看法。

    增开与中医学关系密切的易经和气功课程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内在固有规律,而认识、掌握其规律,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20余年研习易经和断续练习气功的经历与体验,我感到易经和气功是与中医学关系极为密切的两门科学,是学习中医的最好工具。因此,中医学生如能认知易理,练习气功,则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诊治技能的掌握,有事半功倍之效。

    开设易经课程 易经是我国古人采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法总结而成的,也是后世研习、应用易经的方法。中医学则是古医家采用综合类比和直观观察人体动态表现的方法总结而成的,侧重于研究人体功能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二者方法相类同。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观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象数理模型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层面,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四诊八纲等等,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中医学中的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理论,如果没有易经基础,很难真正理解、掌握。所以,中医院校应在讲述阴阳五行学说时增加易经内容,引入太极八卦图来加以说明,让学生理解、认识、掌握易理及方法,为学好中医学打下坚实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开设气功课程

    气功是采用调整呼吸、调整姿势、调整意念的方法,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使得到加强的真气在体内有序分布,进而激发或诱发人体内的潜在功能。练习气功除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外,尚能恢复现代人已经退化的功能,明显提高人的感知能力、调控能力和医者的诊治技术水平。如在诊察疾病时可准确直观、简便快捷,如“望而知之”、“切而知之”;在治疗时,增进疗效,特别是针推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可收意到气到、疾病消除之效。因此,气功与中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练习气功,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医理论,还有助于医者提高自己的诊治技术水平。所以,中医院校应在讲述藏象学说之时,针对不同专业,传授不同功法,让学生每天练功一小时左右,联系中医理论,体验气功功能态,毕业前必大有成效。

    建立师徒传承教学模式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名师带教有方,高徒勤学得法,是历代各行业人才辈出的一条捷径。自古以来,中医即以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代代相传,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这是中医成材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中医是人体生命科学,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许多知识和技能需要“身教”和“意会”,这就需要学生与老师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方易理解、传承。其具体实施方法:学生入校一至二年后,师徒可实行双向选择。主要由具有较高中医学术水平的教师选择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热爱中医事业,善良、聪明、勤奋、有责任心的学生,收为徒弟(包括祖传、自学成材、一技之长者),将中医可造之才培养成医德良好、医术精湛的传统中医人才。
, 百拇医药
    加强望色、切脉技能培养

    望色、切脉是中医真实感知患者病情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辨证是否准确的关键所在,它是令患者认为神奇进而信服的诊病方法。同时,也是医生能否被患者接受的重要前提。而任何一项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过无数次重复训练。因此,中医院校还应适量增加诊法实训课时数,加强对望色、切脉技能的培养,力争学生毕业后能顺利适应临床工作,为患者看准病,以得到患者的认可。

    古有扁鹊过虢之诊、望桓侯之色和仲景平脉辨证等医事,受历代医家所赞誉。今世不乏类似中医“望而知之”、“切而知之”,患者盈门者大有人在。观其成材之路,皆与上述所论三点有关。振兴中医事业,需要中医专业人才,专业人才需有实用技能,有了实用技能,才能立足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因此,培养实用技能“未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只有有了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才能造就大量实用型专门人才,才能使中医事业繁荣昌盛,立于不败之地。, http://www.100md.com(张晓明 艺宝群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