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77292
癌症治疗进入“打靶”时代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2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7.12
     本报讯 (记者 晨露)近日,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功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输送载体,不仅能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之间,还可穿越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内部,更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细胞“好坏”,有效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且降低药物的毒性。

    传统药物治疗缺乏针对性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根据目前癌症的发病趋势,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达到1500万人。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大众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近20年来,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据卫生部去年5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近年来癌症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构成的24%,居死亡原因之首。

    据了解,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四大模式,其他有效方法还包括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热疗、光动力治疗等方法,各种方法各有其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维博告诉记者:“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肿瘤患者是没有固定的治疗模式可循的”。他说,在医学上,传统的癌症化疗药物被称为“细胞毒性药物”。虽然不断有很多强力的化疗药物问世,但是它们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这些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格杀勿论”,这就使它们具有非常强的毒副作用,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 百拇医药
    生物靶向治疗用于临床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其治疗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选择肿瘤细胞特异的靶点,应用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高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模式,越来越被肿瘤治疗者所认同。生物靶向治疗的迅猛发展恰恰印证了这种理念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的不断深入了解,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不断涌现。

    “如果有人告诉你现在晚期结肠癌的治疗水平已经比5年前提高了4~5倍,外行人可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在生物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储大同指出,“最近几年,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显著疗效,已经表明了靶向治疗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纳米级药物解决靶向治疗困惑
, 百拇医药
    虽然癌症生物靶向治疗研究进行得“轰轰烈烈”,但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癌症生物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都远非科学家们所期待的那样令人满意。专家认为,真正的临床治疗应用上仍存在很多障碍,而主要原因还是载体的“毛病”:比如不能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治疗基因在肿瘤细胞中无法高效表达,不足以消灭肿瘤细胞;靶向药物有一部分与正常细胞及组织非特异性结合,或被体内的细胞吞吃清除……这都使得生物靶向治疗似乎有点名不副实。

    纳米级抗癌药物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伟说:“载体就像‘远程火箭’,药物就是‘弹头’,经过静脉注射能够直接命中并深入动物的肿瘤细胞。”由梁伟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杭海英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论文,发表在7月4日出版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上。他们的最新发现表明,将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这种粉末状的化合物溶入水中,就可与传统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自动组装形成纳米尺度的新型输送载体——直径在10纳米至20纳米、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对数千只小白鼠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火箭”可将化疗药物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蓄积,并渗透到深层肿瘤组织,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从而显著增强阿霉素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并降低药物毒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秀问说:“抗癌药物需要不断进步,不仅需要靶向治疗,还需要在靶向治疗的基础上更为精确、使副作用降到最低。我不想对这一成果做过多评价,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候能够用于临床,能够让我们医生用在手,解决患者之痛。”就纳米级抗癌药物这一研究成果,记者连线多家医院肿瘤科,他们均表示希望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尽快运用到临床,能够为更多的癌症患者造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