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7176
解“寒”字太滥 释“塞”字贴切——兼答刘鹏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63期
     作为首屈一指的中医喉舌《中国中医药报》,为弘扬学术、拓展学术氛围,时不时地刊出学术争鸣文章,真正起到了中医主帅的作用。特别是前与张效霞君数次争辩,今又有刘鹏君辩论,老朽深感编者为中医事业光大发扬所作的鼓呼,用心之良苦。同时也为诸如效霞、刘鹏等君如此砥柱的中青年中医而倍感欣慰———中医有望矣!欣喜之余,对部分观点,尤其是近期刘鹏君对拙作的赐教,尚有讨论的必要,故不敢私密,略陈管见。

    学术研讨,校勘与推理不能偏废

    刘鹏君《也谈“寒”与“塞”之辨》一文(见本报7月2日5版),用较长校勘古书方法,论述笔者关于对《伤寒论》171条“寒”为“塞”字误说法的“不当”。然而笔者认为,单就校勘学用于古书整理而言,常用古籍校勘的对、本、它、理“四校”法,自不可缺失。因为那是新出版一本古典书籍前的首要程序。任何古籍版本的出版,都必须力求其原有本来面目。否则便会以讹传讹。不过由于历史关系,你所采用的对校本、自身内容、其它版本、理论研究本等,确因种种原因无法确定,那么也只好“依样画瓢”,这在众多古书中“存疑待考”者,不止少数。《伤寒杂病论》所分出的《金匮要略方论》,原本即有《杂疗方》一篇,然现今却大都不载《金匮要略》。《素问·针解篇》末尾的“人一……作解”一段,王冰注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简烂文,义理残缺,莫可寻究。”到《新校正》时则称:“今有一百二十三字,又亡一字。”可见唐时之王冰所见,到宋时之林亿等,字数即为之有差。是此若以校勘的“四校法”能多校出一字,还是能把“烂文”校出头绪?当然,此段文字太多,所涉天地人范围甚广,真正理解却也并非易事。然其间个别较明显者,不妨作一尝试地探讨,大家集思广益,或许不是错事。那种知难而退、见艰而止的做法,我辈为之不取也。正因如此,笔者采用推理法,将“寒”字解为“塞”字,似乎与经文更较贴近。目的即为引起广大有识之士,再加深入广泛考究,使其能真正符合经旨。
, 百拇医药
    年移代革,字误在所难免

    拙文前已明确指出,《伤寒论》171条由于“古代竹简木牍的变形,抑或刻画、抄写传误,致使‘塞’误为‘寒’”。试推理作析,唐时王冰到宋时《新校正》即能“又亡一字”,可见该段时间对文献的保管程度。尤其是东汉末年,兵燹马乱,到东晋时,竹简木牍的搬运、经年累月的翻阅卷捆,磨损错简,可想而知。到王叔和之时,已经简脱编乱,叔和只好以其自身之见,编为《伤寒论》,而将其它内容束之高阁。此间“寒”字处,谁能保证没有裂缝、谁又能保证“寒”下边的“土”字不会磨成“两点”作底。或许说此为凭空猜想,但竹简木牍受时间的延伸,个别处有所变异,这也一定或为可能之事。采用推理法给以理解,自也不应说成“不当”。对这些文字,若仅守于校勘,则经文永为不解矣。事实上,不少发现,常寓于极平常而又偶然之中。爱因斯坦的不少发明,常因一时之灵感或梦境的启发。爱翁若用校勘法去搞发明,其后果可想而知。有鉴于此,对待古典著作,既要保留其原有面貌,又可有不同观点,这对于学术的发展并无害处。相反地倒能使之更加灿烂。由此也可推论,校勘古书,“四校法”必不可少;学术探讨,推理法一定不能排除。因循死守,终无所得。因此古人一再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在刘鹏君的争鸣一文中,还对拙作中所引《伤寒论》条文另有非议,笔者似可作为参考。但每人对经典的理解、认识各自不同。以《伤寒论》171条而论,对“寒”字从汉至今,即有痰、寒、饮、食等不同分歧观点。难道他们之说都是无稽之谈吗?!我确不敢如此认为。, 百拇医药(孟琳升 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