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温病条辨
http://www.100md.com
《热病衡正》
近有淮阴吴鞠通先生,名瑭,著《温病条辨》一书,宗叶氏大意,从河间分三焦立法,引经正名,分析伤寒温病之异,多有发明,其提纲云,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此即叶氏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旨也。但将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并为一类,而日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不恶寒而渴者,均主以银翘散。以瘟疫改作温疫,仍古体也。又谓吴又可瘟疫论未善,而达原饮一方,过于削伐甚谬。予按此论,不能允当,若又可立法虽偏,其达原饮一方,犹为恰当,不可非之。何故?盖风温为轻清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鼻为肺窍,皮毛肺之合也,故肺先受伤。人感虚风贼邪,而当温暖之候,即成风温之病,四时皆有,温重即热病也,故如温热冬温等名,皆可以风温二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以省繁惑。惟春为风木司令,而气候温暖,故风温较三时为多耳。若瘟疫一证,由五运六气,主客流行,克贼偏驳所致,如六元正纪大论所云,辰戊卯酉丑未巳亥等岁,或云民厉温病,或云厉大至,民善暴死等,即后世所称瘟疫也。古无瘟宇,温瘟同义。所谓厉者,状其气之凶暴,病之危速,或因秽污之气,与时令之邪,蕴酿而成,故方书又有温毒之名,亦即温厉之意,日毒日厉,总形其邪之恶耳,是以瘟疫一证,病势甚重,初起即厚苔满舌如粉积,邪伏募原,盘踞深固,须达原饮,始能开其浊结,使之传化,故又可有九传之说,历叙证状甚明,而与风温大有不同,非轻药玩宜,且叶氏所云温邪犯肺,正指风温而言,故肺先受伤,今观银翘散方,亦轻清开肺治风温之药,以之治瘟疫,则病重药轻,疫邪结于募原,而用开肺之法,则病深法浅,皆非所宜矣。况桂枝汤,本治风寒之方,用治风温,已不甚合,若瘟疫初起,或有恶寒,多因浊邪内结,营卫气壅,表阳不宣之故,即使外有微寒,而以达原饮开其内结,使营卫气通,内邪外达,则微寒亦散,恶寒自除,岂可用姜桂之辛热,更助热邪步甘芍大枣之甘温,反壅气机乎,可知桂枝银翘两方,均不可以治瘟疫,斯则鞠通辨证未清,立法不当,非又可之方不善也。又上焦篇,化斑汤下方论之后曰,按吴又可有托里举斑汤,不言疹者,混斑疹为一气也,考温病中发疹者,十之七八,发斑者,十之二三,盖斑乃纯赤,或大片,为肌肉之病,疹系红点高起,麻、瘄、痧皆一类,系血络中病也。观此,益见鞠通将瘟疫风温,混而不辨,并非又可不分斑疹也。盖风温以轻清之邪,伤肺家轻清之脏,故初起发热、咳嗽、喉痛、胸痛、颅胀,皆清邪在上也。舌无苔,或有微薄黄白苔,而内无浊结也。如邪郁不解,热入血络而成疹子,疹者,手太阴肺病也。若再不解,则逆传心包,而变神昏痉厥之危证矣。以其邪由肺入,虽传心包,热在血脉,与胃之主肌肉者无干,故风温之邪,但有疹而不成斑也。若瘟疫者,秽浊之邪,客于募原,募原在肺之下,胃之上,故舌苔厚滞,以浊邪壅蔽胃口,胃热郁而成斑,故斑为足阳明胃病也。如募原之邪,由肺外达,则其结已开,邪已化,必作汗而泄,故瘟疫之邪,但有斑而不成疹也。吴又可所论瘟疫,以未见有疹,故不言疹,并非将斑疹相混也。如果瘟疫,又兼风温,则斑疹互现,偶或有之,然募原在里,邪结募原,须用重药,以开里结,则表气亦通,斑化而疹自消。倘用轻药,清肺治疹,则里结不开,疹亦难化,非其法矣,若风温之邪,不兼内浊,非瘟疫证,则发斑者,十无一二,故鞠通言温病发疹,十之七八者,实为风温,而非瘟疫,岂得与又可之论相混哉。又可混称一切温病为瘟疫,是指鹿为马,鞠通又将瘟疫作风温而治,是指马为鹿,其失均也。且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以伏寒化热,乘春阳上升而发为温病,故名春温。仲景所云,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也。以其内热,故初病即渴,以邪非外感,故不恶寒。与风温之邪,由外感者,又为不同,鞠通亦不辨析论治,各证原流未清,故立法不能尽当也。
, 百拇医药
又上焦篇,论湿疟一条曰:骨节烦疼,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桂枝白虎汤主之。此虽本于金匮之文,但其自注云,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烁肌肉。又次条论痹疟日,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以上两条,一论温疟,一论摩疟,乃同云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两证无所区别,互相牵混。按内经曰,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又曰,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肌肉,名曰瘅疟。是温瘅两疟,因既不同,现证各异,而有内伤外感之分。金匮论瘅疟,文与内经同,论温疟,稍有简异,亦不与瘅疟牵混。盖内经论病源,金匮论治法,文虽不同,意不相远,鞠通将瘅疟经文,作温疟注解,两证牵混不分,岂未读内经疟论耶。又如下焦篇有一条云,秋湿内伏,冬寒外加等语,牵引经文作证,尤乖义理,予另有素问辨疑一篇,再请明者鉴定何如。
再按鞠通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故立银翘散为主方。又可论瘟疫,邪结募原,故制达原饮为主方。此如仲景之论伤寒,脉紧无汗,主以麻黄汤,脉缓有汗,主以桂枝汤,盖邪既不同,感有深浅,而方药之轻重各异也,夫风温为轻清之邪,伤肺家轻清之脏,故从手太阴始。瘟疫为秽浊之邪,故伤胃口,而结于募原,因胃为水谷之海, 浊味所归也,鞠通既云从手太阴始,是论风温之证矣,银翘散皆轻清之药,是治风温之力矣,乃将瘟疫并为一类,而议吴又可之非,则不自知牵混之误,反论他人短长,盖亦疎矣。
, 百拇医药
或问募原,在胃之上口一说,请细悉之,以定其处,否则恐认隔膜为募原。答曰:详原字之义,似指躯壳内空阔处也,因其空阔,故能蓄邪。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则空阔处,无过上焦肺胃之间,以其蓄积阳气,而无浊滓所聚,故云如雾,而又称气海也,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募原之下,小络急引,故痛。按此言肠胃之间,募原之下,则指募原在肺下胃上之间矣。又疟论云;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既云内薄五脏,则在躯壳以内,横连募原,犹在脏腑以外,是募原为半袭半里之界,而在肺下胃上,与膈膜逼近,由此观之,竟以膈膜为募原,似乎不可。若定谓膈膜非募原,实亦相连属也,即如风温轻清之邪,受于手太阴经,内连胸肺,则咳嗽胸闷,而无舌苔,或不妨食,若感浊邪,如瘟疫及湿温之重者,则必脘痞恶食,舌苔厚腻,以其近于胃口,故昔人谓邪入募原也。团在表里之界,故邪从中道而走三焦,则表里之药皆不宜,所以吴又可有达原饮之制,既非手太阴证,岂吴鞠通之银翘散所能治哉。况若书立说,原为明道济人起见,而理虽无穷,是非一定,故愈辩驳则理愈明,余又何敢自信,故亦广求驳正,以期大明斯道,不亦为天下后世之一助乎。 (《医门棒喝初集》)
, http://www.100md.com
柴按:章虚谷云:"是评成于嘉庆年间至道光乙酉,适吴鞠通先生到吾绍,余将此稿托友请教鞠通先生,而鞠通竟无回报,不知其意究为然否。"余谓《温病条辨》一书,瑕疵极多。章氏为叶派中人,学术观点与鞠通大致相同,故是评之及于其不足处,不及十一。鞠通于此无言以对,似亦自识其学之有未善,故吾人决不可反不辨其瑕瑜而盲从,恽铁樵洞见其症结,但彼时废止派正嚣嚣,故恽氏恐喧宾夺主而不屑琐言之。而今其学之影响,更胜于昔,人且捧其著为经典,此所以余于叶吴之学,不能默默也。ppppp 后 记
关于本书撰旨,自序言而未尽,故再拟略述有关选题之想法,以作为补充性说明:
目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兴起,它对科技领域的各个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使我国医学科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面对这种形势,医界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这场世界范围内来势蓬勃的运动,对发展中的我国医学,将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为了加快步伐,缩短差距,他们主张"拿来主义",正在积极将电子计算机等新的尖端科学技术引入医学领域。毫无疑问,取人所长,洋为中用,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医界同人,对此固不可予以轻忽。但面对严峻的现实,要使中国医学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达到侪身子世界先进医学科学之列,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我们应首先冷静地分析形势,处理好外来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决定相应的对策。为着急起直追,我们应有紧迫感。但应注意,不能为紧迫感而扰昏了自己的头脑,光凭热情,只注重拼命地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反忽视了扬长避短,不注意发挥自己独特之优势。1980年,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已提出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为我国医学发展之方针。而实行中西医结合,最后达到有机统一,创造我国独特的新医药学,这实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方向甚明,方针已定,我们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能亦步亦趋,只注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否则,人进我学,我学人进,我们就会永远落后于外国。 "振兴中医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是合拍的"。 "与国际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是相吻合的。"对此,我们应有充分之认识。就我国医学结构的现状来说,观在西医人数多、力量强,中医人数少、力量弱,两条腿走路,一壮一瘦,从长远眼光来看,这对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快步前进,极为不利;就国内外中医研究上作的动向来说,我国"后继乏人、乏术"的现状,有待改善,而日本等国已掀起了起劲研究中医的热潮,日本人仗着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有比我们先进之处的优势,说十年十五年之后,中医学(他们称为东方医学)水平要看他们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中医,积极扶植中医,认真落实党的中医政策,振兴中医药事业,为中西医结合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保持我国医学具有民族特色,保证我国医学不落人后的重要决策。诚如杨超同志所说: "不要在15年后日本人赶上我们,打出个'东方医学'的招牌,我们跟在他们后面转就太不光彩了。"因此,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的医界志士,尤其是中医药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振兴中医,发扬国粹,具有赶超世界先进水乎和为国争光的重要性。
, 百拇医药
振兴中医,百废待举:健全中药管理,开展中医急诊,办好中医机构,搞好继承工作,凡此等等,无一可以忽视。但事业兴旺靠人才,学术繁荣靠民主,这是问题的根本。理网必须抓纲,纲举才能目张。显然,尽快改善"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现状,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最为重要之关键。从历史上来看,从来没有任何一代当政者象现在的人民政府和共产党这样地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然"乏人,乏术"的严重局面,竟出现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这到底原因何在? 如何加以解决?这是我数年来反复思考和加以探索的问题。我初步形成的看法是:中医人才的培养,传统的以师带徒形式现在基本上已为学校教育所代替,而就外感热病学方面来看,学校是以一家一派之学作为全国统一教材来诲人,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全是清一色的叶派观点者,从而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独尊儒术"的现状,,带来了无数的弊病。这一现状倘不改变,人才难免日趋凋零,百家亦将渐失传人,若长此以往,振兴中医,恐就"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了!基此认识,从战略上考虑选题,就目前来说,我认为应以动摇叶派学说久占医坛统治地位之局面,来作为振兴中医之突破口。故我在整理几篇已发表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写了这本小书,其目的就是为进行这方面的努力作一初步之尝试。
总之,就中医界目前现状来看,亟须进行改革。改,则进,变,则兴,因循守旧,没有出路,这是无疑的和必然的!我希望中医界不要万众一声,再继续同唱"温邪上受,必先犯肺"的老调子,应当摒弃门户之见,戒除攻讦恶习,认真思考一下抨击叶派医家的学术观。各家各派,应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围绕振兴中医,振兴中华之中心,积极开展友好的学术争鸣,为造就人才,繁荣学术,为阐明热病学之规律和研究截断逆转之方法,为解除人民之疾苦,团结奋斗,进行不懈之努力!
柴中元
一九八四年八月, 百拇医药
, 百拇医药
又上焦篇,论湿疟一条曰:骨节烦疼,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桂枝白虎汤主之。此虽本于金匮之文,但其自注云,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烁肌肉。又次条论痹疟日,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以上两条,一论温疟,一论摩疟,乃同云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两证无所区别,互相牵混。按内经曰,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又曰,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而不寒,令人消烁肌肉,名曰瘅疟。是温瘅两疟,因既不同,现证各异,而有内伤外感之分。金匮论瘅疟,文与内经同,论温疟,稍有简异,亦不与瘅疟牵混。盖内经论病源,金匮论治法,文虽不同,意不相远,鞠通将瘅疟经文,作温疟注解,两证牵混不分,岂未读内经疟论耶。又如下焦篇有一条云,秋湿内伏,冬寒外加等语,牵引经文作证,尤乖义理,予另有素问辨疑一篇,再请明者鉴定何如。
再按鞠通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故立银翘散为主方。又可论瘟疫,邪结募原,故制达原饮为主方。此如仲景之论伤寒,脉紧无汗,主以麻黄汤,脉缓有汗,主以桂枝汤,盖邪既不同,感有深浅,而方药之轻重各异也,夫风温为轻清之邪,伤肺家轻清之脏,故从手太阴始。瘟疫为秽浊之邪,故伤胃口,而结于募原,因胃为水谷之海, 浊味所归也,鞠通既云从手太阴始,是论风温之证矣,银翘散皆轻清之药,是治风温之力矣,乃将瘟疫并为一类,而议吴又可之非,则不自知牵混之误,反论他人短长,盖亦疎矣。
, 百拇医药
或问募原,在胃之上口一说,请细悉之,以定其处,否则恐认隔膜为募原。答曰:详原字之义,似指躯壳内空阔处也,因其空阔,故能蓄邪。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则空阔处,无过上焦肺胃之间,以其蓄积阳气,而无浊滓所聚,故云如雾,而又称气海也,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募原之下,小络急引,故痛。按此言肠胃之间,募原之下,则指募原在肺下胃上之间矣。又疟论云;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既云内薄五脏,则在躯壳以内,横连募原,犹在脏腑以外,是募原为半袭半里之界,而在肺下胃上,与膈膜逼近,由此观之,竟以膈膜为募原,似乎不可。若定谓膈膜非募原,实亦相连属也,即如风温轻清之邪,受于手太阴经,内连胸肺,则咳嗽胸闷,而无舌苔,或不妨食,若感浊邪,如瘟疫及湿温之重者,则必脘痞恶食,舌苔厚腻,以其近于胃口,故昔人谓邪入募原也。团在表里之界,故邪从中道而走三焦,则表里之药皆不宜,所以吴又可有达原饮之制,既非手太阴证,岂吴鞠通之银翘散所能治哉。况若书立说,原为明道济人起见,而理虽无穷,是非一定,故愈辩驳则理愈明,余又何敢自信,故亦广求驳正,以期大明斯道,不亦为天下后世之一助乎。 (《医门棒喝初集》)
, http://www.100md.com
柴按:章虚谷云:"是评成于嘉庆年间至道光乙酉,适吴鞠通先生到吾绍,余将此稿托友请教鞠通先生,而鞠通竟无回报,不知其意究为然否。"余谓《温病条辨》一书,瑕疵极多。章氏为叶派中人,学术观点与鞠通大致相同,故是评之及于其不足处,不及十一。鞠通于此无言以对,似亦自识其学之有未善,故吾人决不可反不辨其瑕瑜而盲从,恽铁樵洞见其症结,但彼时废止派正嚣嚣,故恽氏恐喧宾夺主而不屑琐言之。而今其学之影响,更胜于昔,人且捧其著为经典,此所以余于叶吴之学,不能默默也。ppppp 后 记
关于本书撰旨,自序言而未尽,故再拟略述有关选题之想法,以作为补充性说明:
目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兴起,它对科技领域的各个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使我国医学科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面对这种形势,医界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这场世界范围内来势蓬勃的运动,对发展中的我国医学,将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为了加快步伐,缩短差距,他们主张"拿来主义",正在积极将电子计算机等新的尖端科学技术引入医学领域。毫无疑问,取人所长,洋为中用,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医界同人,对此固不可予以轻忽。但面对严峻的现实,要使中国医学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达到侪身子世界先进医学科学之列,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我们应首先冷静地分析形势,处理好外来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决定相应的对策。为着急起直追,我们应有紧迫感。但应注意,不能为紧迫感而扰昏了自己的头脑,光凭热情,只注重拼命地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反忽视了扬长避短,不注意发挥自己独特之优势。1980年,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已提出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为我国医学发展之方针。而实行中西医结合,最后达到有机统一,创造我国独特的新医药学,这实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方向甚明,方针已定,我们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能亦步亦趋,只注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否则,人进我学,我学人进,我们就会永远落后于外国。 "振兴中医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是合拍的"。 "与国际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是相吻合的。"对此,我们应有充分之认识。就我国医学结构的现状来说,观在西医人数多、力量强,中医人数少、力量弱,两条腿走路,一壮一瘦,从长远眼光来看,这对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快步前进,极为不利;就国内外中医研究上作的动向来说,我国"后继乏人、乏术"的现状,有待改善,而日本等国已掀起了起劲研究中医的热潮,日本人仗着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有比我们先进之处的优势,说十年十五年之后,中医学(他们称为东方医学)水平要看他们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中医,积极扶植中医,认真落实党的中医政策,振兴中医药事业,为中西医结合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保持我国医学具有民族特色,保证我国医学不落人后的重要决策。诚如杨超同志所说: "不要在15年后日本人赶上我们,打出个'东方医学'的招牌,我们跟在他们后面转就太不光彩了。"因此,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的医界志士,尤其是中医药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振兴中医,发扬国粹,具有赶超世界先进水乎和为国争光的重要性。
, 百拇医药
振兴中医,百废待举:健全中药管理,开展中医急诊,办好中医机构,搞好继承工作,凡此等等,无一可以忽视。但事业兴旺靠人才,学术繁荣靠民主,这是问题的根本。理网必须抓纲,纲举才能目张。显然,尽快改善"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现状,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最为重要之关键。从历史上来看,从来没有任何一代当政者象现在的人民政府和共产党这样地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然"乏人,乏术"的严重局面,竟出现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这到底原因何在? 如何加以解决?这是我数年来反复思考和加以探索的问题。我初步形成的看法是:中医人才的培养,传统的以师带徒形式现在基本上已为学校教育所代替,而就外感热病学方面来看,学校是以一家一派之学作为全国统一教材来诲人,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全是清一色的叶派观点者,从而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独尊儒术"的现状,,带来了无数的弊病。这一现状倘不改变,人才难免日趋凋零,百家亦将渐失传人,若长此以往,振兴中医,恐就"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了!基此认识,从战略上考虑选题,就目前来说,我认为应以动摇叶派学说久占医坛统治地位之局面,来作为振兴中医之突破口。故我在整理几篇已发表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写了这本小书,其目的就是为进行这方面的努力作一初步之尝试。
总之,就中医界目前现状来看,亟须进行改革。改,则进,变,则兴,因循守旧,没有出路,这是无疑的和必然的!我希望中医界不要万众一声,再继续同唱"温邪上受,必先犯肺"的老调子,应当摒弃门户之见,戒除攻讦恶习,认真思考一下抨击叶派医家的学术观。各家各派,应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围绕振兴中医,振兴中华之中心,积极开展友好的学术争鸣,为造就人才,繁荣学术,为阐明热病学之规律和研究截断逆转之方法,为解除人民之疾苦,团结奋斗,进行不懈之努力!
柴中元
一九八四年八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