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的观念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30日
王 前
(沈阳师范学院)
在中国文化中,「天」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很难把握的概念。「天」有多重含义,需要根据不同语境加以理解。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天」涉及社会生活几乎所有领域,贯穿古今,深入人心,在表达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特征,才使得「天」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代科技发展也有某些启发意义。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关键词:天,古代科技思想
天的多重含义
「天」的最常见的含义是指「天空」(sky),即蔚蓝色的大气层和夜晚繁星闪烁的天幕背景。天空是人们肉眼直接感知的「天」。人们生活在「天下」,时时感受到「天」与「地」的对立,体验着「天下」与「人间」的反差。中国古代先民不断思索着「天」与「地」的关系。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思考兴趣与西方文化中对太阳和地球关系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 百拇医药
比「天空」更为宽泛的一种理解,是把「天」看作自然形成的事物的总体。庄子说:「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1]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他们所说的「天」泛指一切自然事物,可谓「天然」。把「天」理解为自然或天然,实际上是在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之间找到一种共性。这种属性在天上表现得比地上更明显,因为人们感到最无法左右的正是头顶上的天。于是天及地,推及整个自然界,把自然界所有客观属性统称为「天性」。
寻找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的共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这就是把人间事物的许多属性赋与「天」,把「天」尽量想象成类人的某种东西。据考证「天」字的最初原型(象形字)就是一个「人」的形象。[3]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也提到,许多学者认为「天」的象形字代表原始的拟人的神明。[4]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天」的风俗。至少从夏朝开始,「天」就成了人们心中的至上神。他具有人类的各种最普遍的属性(实际上是人们把「天」作为人类各种最普遍属性的抽象的承担者)。荀子着(天论),其中讲到「天职」、「天功」、「天情」、「天官」、「天养」、「天政」等等,其实都是人类最普遍属性及其作用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可以说是一个人格化的自然神,或者说是一个「超人」。「天」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也被理解为天神的住所,在这个意义上「天」同英语中heaven(天堂)的本意是相近的。
, 百拇医药
「天」的含义的进一步扩充,是由天及地,由天及人,深入人心,包容万物,被看作人生对世上万物体验的总体。汉代大儒董仲舒有「天有十端」之说,指的是「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这十端合起来为最普遍意义上的「天」,而作为其中一端的「天」只不过是与地相对的「天」。[5]中国古代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以体验为主的。最普通意义上的「天」代表了人们体验到的整体世界,不仅包括人们一时的体验,也包括世代延续的体验。诸如「天道」、「天理」、「天意」、「天工」之类术语,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并不是说「人」要同头顶上的蓝天去「和谐」,去「合一」,而是指人的思想行为要同体验到的整个世界和谐一致,要顺应世界的规律,使人为不违背天性。
天的观念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从现代角度看,中国古代「天」观念夹杂着自然崇拜甚至迷信的成分,其认知模式是直观体验类型的,因而对科技发展似乎很难起到什么积极作用。然而,从历史上看,恰恰是「天」的多重含义对一些古代科技成就的获得产生了深刻影响。
, 百拇医药
中国古代对「天」的崇拜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天人感应」的观念体系,尽管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方面有许多牵强附会甚至荒诞之处,但却使人们能够及时而细致地观测到天象和气象的变化,从而获得很多重要发现。中国古代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观测记录。(春秋)一书中有当时世界上最详尽的日食记录。此外,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公元1054年(北宋至和元年),史书上详细记载了一颗超新星爆发形态和过程(这颗超新星爆发的残骸即今天仍可见到的蟹状星云)。根据这一观测超新星爆发的机理和演化过程,与现代恒星演化理论非常吻合,因而这一观测记录就成为支持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的重要证据。美国物理学家韦斯柯夫曾惊异为什么当时欧洲人未曾注意到这一现象。他说:「当时欧洲的智力水平同今天相比竟是如此地不同,没有人觉得这种现象是值得记录的。在现代欧洲的编年史中什么记录也找不到,而中国人却为我们留下了这次星系的初观及其逐渐消没的细致的定量描述。欧洲的思想在中世纪才发生巨大变化,这件事难道不是有力的见证吗?[6]
由于「天」的观念不局限于天空,所以「天」的观念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不局限于天文气象领域。中国古代医学强调「天人相应」,「人与天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7]中医通过阴阳、五行、六气与天干、地支的交叉、排列、组合,来建立「天人相应」的具体联系。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受四时阴阳的影响,因此生理过程必定呈现一定时间节律,而与天相应合。这些认识成果很多已在现代生理生化实验中得到证实。从中医「天人相应」角度看到的东西,很可能是西医发现不了的。中医之所以有独特疗效,在养生和防治上取得一些西医达不到的效果,原因之一就在于「天人相应」观念可能弥补了单调生理解剖的认知模式的不足。
, 百拇医药
「天人相应」观念也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吕氏春秋》中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8]贾思勰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9]这就需要不断协调天、地、人三者关系,将农耕置于天地万物大环境中,注重天人和谐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生态学的思想萌芽,注意保护山林川泽、草木鸟兽,这是出于「顺天应人」的考虑。在工程技术方面,中国古代提出「制器尚象」的原则,即经人通过效仿自然之象创制器物,以利天下,这就是「天工人其代之」。[10]宋应星着(天工开物)一书,其要意在于说明物生自天,工开于人。人应该顺应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环境,应保持人工与天工的和谐。因此,在纺织、食品加工、陶瓷、造纸、机械等技术领域,中国传统工艺多用天然材料,很少出现环境污染的事情。即使是在采矿、铸冶等领域,需较大力度地变革自然,仍尽量增加技术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如开采煤矿时注意通风、排水、支护、回填以至共生物硫化铁的回收。[11]在炒钢时以黄土、稻草为熔剂造渣,渗碳制钢时以松木、豆媞作为渗碳剂等等[12]「天人相应」的观念还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等技术领域,这里不细论。
, 百拇医药
天的观念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自西方近代科学兴起之后,自然界逐渐成为人们选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探索、利用以至征服的对象。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自然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丰富多彩的特性,而只是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呈现其某些方面的特征,比如作为原料、材料、能源、信息等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对此作过深刻的分析。他指出、新时代的科技对自然采取了一种限定和强求的态度,技术意志不再面对自在存在的独立的事物,而是面对遵循它的贯彻的统治并变成千篇一律的物质。独立的事件消解成满足人的技术需要的功能,这构成了技术的本质。[13]现代科技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致人的精神生活紧张和焦虑等等,在很大程序上是由对待自然界的这种态度造成的。而「天」的观念有助于现代人从对待自然界的狭隘态度中解脱出来,把握好科技发展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恰当平衡。
在现代人心目中,「自然」无非是「客观世界」的又一种说法。环境保护主义者强调「尊重自然」、「关爱大地母亲」,似乎给人一种泛神论的感觉。而「天」的观念因其丰富的多重含意,能够更全面、更准确、更生动地展现人与自然界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关系。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在天地万物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按古人的说法,是天地「化育」的结果。「天」的观察提醒人们,要时时注意「顺天应人」,不要因为急功近利的需求作出「伤天」之事,以致毁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4]可是,当由于环境和生态变化而造成四时不正,物种减少,疾病流行时,人们就该意识到这是「天」在发出警示了。现代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可以使人们洞悉天人关系方方面面的程度,很多技术应用是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匆忙实现的,其后果如何尚无法充分预料到。在环境污染和生存危机已呈全球化驱势的时候,多一些「顺天应人」的考虑,甚至多一些对「天」的崇敬,或许有助于人类对现代科技发展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李约瑟十分重视中国古代天人和谐的观念,并将其概括为「有机自然主义」。他曾谈到,「问题是人类将如何来对付科学与技术的潘多拉盒子(Pandora,s box)?我再一次要说:按照东方见解行事(Er Oriente Lux)」。[15]
, 百拇医药
具体说来,中国古代「天」的观念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科技发展有所启示:
其一,在发展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而选用的技术时,要注意按照「顺天应人」的原则,尽可能增加天然成分,尽可能减少简单化的人为成分,这样才可能充分适应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于一时的便利或感官的享受。事实上,通过分离提纯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医药、农药、化肥、食品增加剂等,进入人体后总有可能打破生理生化的有机平衡,带来某种副作用。过多依赖机器会造成人们体力下降,长时间看电视会造成视力减退,过度追求珍肴美味会带来许多疾病。老子早就讲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畴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怪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6]如果把老子描绘的情景换成今天的内容,人们会感受到老子的见解是多么深刻啊!很多现代人在追求快活的时候,并未意识到「快活」很容易导致「快死」。相比之下,一种古朴的、平和的、充满天人合一韵味的生活方式,可能更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现代技术发展在选择方向和目标时应更具理性,而不应迁就人们盲目的、不计后果的追求。
, 百拇医药
其二,对于现代科技已经改变了自然界某些方面,甚至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的局面,有必要尽快找到一条恢复天人和谐的途径。「天」的观念不等同于环境意识。在现代人心目中,环境是被动的,是被保护的对象,是无主体意识和作为的东西。而「天」的观念中包含着具有人格化特征的成分,如「天情」、「天意」、「天功」等等。按照普遍意义上对「天」包含全人类共同的意愿、需求和本质的力量。天人和谐也意味着每个独立的人,局部的人群或利益集团以至各个国家,都需要使自身的利益追求同全人类的命运协调起来,否则就会闹得天怒人怨,「天」会以各种方式警示和「报复」那些一意孤行、不顾他人合法权益的人们。按照天人和谐的目标来控制现代科技的方向及社会后果,需要及时的、有预见性的技术评估和控制机制,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克隆人」这样的技术问题上的谨慎态度,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克隆人」技术如果稿不好,是会「翻天」的。
其三,如果把「天」理解为人生对世上万物体验的总体,那么古代人体验到的「天」同现代人体验到的「天」当然是不同的,现代人体验到的「天」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人工自然物,也包含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事物和精神产品。这意味着天人关系正在面临新情况,充实新内容。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形成有其自身规律和需求的庞大体系,这个新的「超人」有着比古人心目中人格化的「天」更为强大的力量。应该把这个「超人」算作「天」还是算作「人」呢?如果算作「天」,很容易导致技术崇拜,甚至出现技术失控,这就可能给人类造成更多的麻烦。如果算作「人」,也容易仅仅把它当作业工具、手段来利用,而忽视了它已经成为社会存在和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滥用它实际上是对人类社会秩序和生存环境的不负责任。古老的天人关系模式似乎难以合理安置这个「超人」的存在,但它的存在已经是人们意愿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现在人们应该意识到,现代科技这个「超人」兼具「天」和「人」的双重属性。它一方面是物质的是一种客观力量,具有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是由人的目的和行为左右的,是蕴含价值观念、利益冲突以致文化传统的。只有在现代科技体系中实现天人和谐,才有可能在天地万物的大体系中实现天人和谐。可是,如何在现代科技体系中实现天人和谐,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大课题。回顾「天」的观念对古代和现代科技发展影响的历史过程,有助于对这一课题的深入思考,使人们有可能摆脱二难推理,最终走出一条新路来。, 百拇医药(刘君灿校对)
(沈阳师范学院)
在中国文化中,「天」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很难把握的概念。「天」有多重含义,需要根据不同语境加以理解。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天」涉及社会生活几乎所有领域,贯穿古今,深入人心,在表达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特征,才使得「天」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代科技发展也有某些启发意义。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关键词:天,古代科技思想
天的多重含义
「天」的最常见的含义是指「天空」(sky),即蔚蓝色的大气层和夜晚繁星闪烁的天幕背景。天空是人们肉眼直接感知的「天」。人们生活在「天下」,时时感受到「天」与「地」的对立,体验着「天下」与「人间」的反差。中国古代先民不断思索着「天」与「地」的关系。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思考兴趣与西方文化中对太阳和地球关系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 百拇医药
比「天空」更为宽泛的一种理解,是把「天」看作自然形成的事物的总体。庄子说:「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1]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他们所说的「天」泛指一切自然事物,可谓「天然」。把「天」理解为自然或天然,实际上是在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之间找到一种共性。这种属性在天上表现得比地上更明显,因为人们感到最无法左右的正是头顶上的天。于是天及地,推及整个自然界,把自然界所有客观属性统称为「天性」。
寻找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的共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这就是把人间事物的许多属性赋与「天」,把「天」尽量想象成类人的某种东西。据考证「天」字的最初原型(象形字)就是一个「人」的形象。[3]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也提到,许多学者认为「天」的象形字代表原始的拟人的神明。[4]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天」的风俗。至少从夏朝开始,「天」就成了人们心中的至上神。他具有人类的各种最普遍的属性(实际上是人们把「天」作为人类各种最普遍属性的抽象的承担者)。荀子着(天论),其中讲到「天职」、「天功」、「天情」、「天官」、「天养」、「天政」等等,其实都是人类最普遍属性及其作用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可以说是一个人格化的自然神,或者说是一个「超人」。「天」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也被理解为天神的住所,在这个意义上「天」同英语中heaven(天堂)的本意是相近的。
, 百拇医药
「天」的含义的进一步扩充,是由天及地,由天及人,深入人心,包容万物,被看作人生对世上万物体验的总体。汉代大儒董仲舒有「天有十端」之说,指的是「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这十端合起来为最普遍意义上的「天」,而作为其中一端的「天」只不过是与地相对的「天」。[5]中国古代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以体验为主的。最普通意义上的「天」代表了人们体验到的整体世界,不仅包括人们一时的体验,也包括世代延续的体验。诸如「天道」、「天理」、「天意」、「天工」之类术语,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并不是说「人」要同头顶上的蓝天去「和谐」,去「合一」,而是指人的思想行为要同体验到的整个世界和谐一致,要顺应世界的规律,使人为不违背天性。
天的观念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从现代角度看,中国古代「天」观念夹杂着自然崇拜甚至迷信的成分,其认知模式是直观体验类型的,因而对科技发展似乎很难起到什么积极作用。然而,从历史上看,恰恰是「天」的多重含义对一些古代科技成就的获得产生了深刻影响。
, 百拇医药
中国古代对「天」的崇拜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天人感应」的观念体系,尽管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方面有许多牵强附会甚至荒诞之处,但却使人们能够及时而细致地观测到天象和气象的变化,从而获得很多重要发现。中国古代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观测记录。(春秋)一书中有当时世界上最详尽的日食记录。此外,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公元1054年(北宋至和元年),史书上详细记载了一颗超新星爆发形态和过程(这颗超新星爆发的残骸即今天仍可见到的蟹状星云)。根据这一观测超新星爆发的机理和演化过程,与现代恒星演化理论非常吻合,因而这一观测记录就成为支持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的重要证据。美国物理学家韦斯柯夫曾惊异为什么当时欧洲人未曾注意到这一现象。他说:「当时欧洲的智力水平同今天相比竟是如此地不同,没有人觉得这种现象是值得记录的。在现代欧洲的编年史中什么记录也找不到,而中国人却为我们留下了这次星系的初观及其逐渐消没的细致的定量描述。欧洲的思想在中世纪才发生巨大变化,这件事难道不是有力的见证吗?[6]
由于「天」的观念不局限于天空,所以「天」的观念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不局限于天文气象领域。中国古代医学强调「天人相应」,「人与天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7]中医通过阴阳、五行、六气与天干、地支的交叉、排列、组合,来建立「天人相应」的具体联系。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受四时阴阳的影响,因此生理过程必定呈现一定时间节律,而与天相应合。这些认识成果很多已在现代生理生化实验中得到证实。从中医「天人相应」角度看到的东西,很可能是西医发现不了的。中医之所以有独特疗效,在养生和防治上取得一些西医达不到的效果,原因之一就在于「天人相应」观念可能弥补了单调生理解剖的认知模式的不足。
, 百拇医药
「天人相应」观念也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吕氏春秋》中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8]贾思勰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9]这就需要不断协调天、地、人三者关系,将农耕置于天地万物大环境中,注重天人和谐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生态学的思想萌芽,注意保护山林川泽、草木鸟兽,这是出于「顺天应人」的考虑。在工程技术方面,中国古代提出「制器尚象」的原则,即经人通过效仿自然之象创制器物,以利天下,这就是「天工人其代之」。[10]宋应星着(天工开物)一书,其要意在于说明物生自天,工开于人。人应该顺应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环境,应保持人工与天工的和谐。因此,在纺织、食品加工、陶瓷、造纸、机械等技术领域,中国传统工艺多用天然材料,很少出现环境污染的事情。即使是在采矿、铸冶等领域,需较大力度地变革自然,仍尽量增加技术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如开采煤矿时注意通风、排水、支护、回填以至共生物硫化铁的回收。[11]在炒钢时以黄土、稻草为熔剂造渣,渗碳制钢时以松木、豆媞作为渗碳剂等等[12]「天人相应」的观念还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等技术领域,这里不细论。
, 百拇医药
天的观念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自西方近代科学兴起之后,自然界逐渐成为人们选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探索、利用以至征服的对象。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自然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丰富多彩的特性,而只是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呈现其某些方面的特征,比如作为原料、材料、能源、信息等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对此作过深刻的分析。他指出、新时代的科技对自然采取了一种限定和强求的态度,技术意志不再面对自在存在的独立的事物,而是面对遵循它的贯彻的统治并变成千篇一律的物质。独立的事件消解成满足人的技术需要的功能,这构成了技术的本质。[13]现代科技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致人的精神生活紧张和焦虑等等,在很大程序上是由对待自然界的这种态度造成的。而「天」的观念有助于现代人从对待自然界的狭隘态度中解脱出来,把握好科技发展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恰当平衡。
在现代人心目中,「自然」无非是「客观世界」的又一种说法。环境保护主义者强调「尊重自然」、「关爱大地母亲」,似乎给人一种泛神论的感觉。而「天」的观念因其丰富的多重含意,能够更全面、更准确、更生动地展现人与自然界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关系。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在天地万物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按古人的说法,是天地「化育」的结果。「天」的观察提醒人们,要时时注意「顺天应人」,不要因为急功近利的需求作出「伤天」之事,以致毁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4]可是,当由于环境和生态变化而造成四时不正,物种减少,疾病流行时,人们就该意识到这是「天」在发出警示了。现代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可以使人们洞悉天人关系方方面面的程度,很多技术应用是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匆忙实现的,其后果如何尚无法充分预料到。在环境污染和生存危机已呈全球化驱势的时候,多一些「顺天应人」的考虑,甚至多一些对「天」的崇敬,或许有助于人类对现代科技发展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李约瑟十分重视中国古代天人和谐的观念,并将其概括为「有机自然主义」。他曾谈到,「问题是人类将如何来对付科学与技术的潘多拉盒子(Pandora,s box)?我再一次要说:按照东方见解行事(Er Oriente Lux)」。[15]
, 百拇医药
具体说来,中国古代「天」的观念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科技发展有所启示:
其一,在发展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而选用的技术时,要注意按照「顺天应人」的原则,尽可能增加天然成分,尽可能减少简单化的人为成分,这样才可能充分适应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于一时的便利或感官的享受。事实上,通过分离提纯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医药、农药、化肥、食品增加剂等,进入人体后总有可能打破生理生化的有机平衡,带来某种副作用。过多依赖机器会造成人们体力下降,长时间看电视会造成视力减退,过度追求珍肴美味会带来许多疾病。老子早就讲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畴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怪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6]如果把老子描绘的情景换成今天的内容,人们会感受到老子的见解是多么深刻啊!很多现代人在追求快活的时候,并未意识到「快活」很容易导致「快死」。相比之下,一种古朴的、平和的、充满天人合一韵味的生活方式,可能更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现代技术发展在选择方向和目标时应更具理性,而不应迁就人们盲目的、不计后果的追求。
, 百拇医药
其二,对于现代科技已经改变了自然界某些方面,甚至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的局面,有必要尽快找到一条恢复天人和谐的途径。「天」的观念不等同于环境意识。在现代人心目中,环境是被动的,是被保护的对象,是无主体意识和作为的东西。而「天」的观念中包含着具有人格化特征的成分,如「天情」、「天意」、「天功」等等。按照普遍意义上对「天」包含全人类共同的意愿、需求和本质的力量。天人和谐也意味着每个独立的人,局部的人群或利益集团以至各个国家,都需要使自身的利益追求同全人类的命运协调起来,否则就会闹得天怒人怨,「天」会以各种方式警示和「报复」那些一意孤行、不顾他人合法权益的人们。按照天人和谐的目标来控制现代科技的方向及社会后果,需要及时的、有预见性的技术评估和控制机制,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克隆人」这样的技术问题上的谨慎态度,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克隆人」技术如果稿不好,是会「翻天」的。
其三,如果把「天」理解为人生对世上万物体验的总体,那么古代人体验到的「天」同现代人体验到的「天」当然是不同的,现代人体验到的「天」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人工自然物,也包含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事物和精神产品。这意味着天人关系正在面临新情况,充实新内容。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形成有其自身规律和需求的庞大体系,这个新的「超人」有着比古人心目中人格化的「天」更为强大的力量。应该把这个「超人」算作「天」还是算作「人」呢?如果算作「天」,很容易导致技术崇拜,甚至出现技术失控,这就可能给人类造成更多的麻烦。如果算作「人」,也容易仅仅把它当作业工具、手段来利用,而忽视了它已经成为社会存在和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滥用它实际上是对人类社会秩序和生存环境的不负责任。古老的天人关系模式似乎难以合理安置这个「超人」的存在,但它的存在已经是人们意愿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现在人们应该意识到,现代科技这个「超人」兼具「天」和「人」的双重属性。它一方面是物质的是一种客观力量,具有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是由人的目的和行为左右的,是蕴含价值观念、利益冲突以致文化传统的。只有在现代科技体系中实现天人和谐,才有可能在天地万物的大体系中实现天人和谐。可是,如何在现代科技体系中实现天人和谐,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大课题。回顾「天」的观念对古代和现代科技发展影响的历史过程,有助于对这一课题的深入思考,使人们有可能摆脱二难推理,最终走出一条新路来。, 百拇医药(刘君灿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