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疾病关系
从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至今已超过20年的历史,Hp与上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确认Hp与胃肠道疾病中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四种疾病密切相关。
中国Hp感染率近10年显著降低
中国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是上升还是下降?笔者比较了中国胃癌高发区(山东牟平)、低发区(北京延庆)儿童和成人的Hp感染近10余年来的变化,检测了2006年两地区共2065例儿童和成人的Hp现症感染情况。
结果显示,在上述两地区,2006年同龄无症状儿童Hp阳性率与1991年相比,牟平地区显著下降(60.00%至32.07%,P<0.001),延庆地区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24.06%至19.10%,P>0.05)。
在成人组中,2006年两地区Hp阳性率分别与1990年(牟平)和1992年(北京)的资料相比,均显著下降,牟平地区由73.70%降至50.95%(P<0.001),北京地区则由55.35%降至41.35%(P<0.01)。
, 百拇医药
研究表明,中国Hp感染率近年来下降,以胃癌高发区下降最为明显。
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接受胃镜检查的53598例患者进行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0年来Hp的平均检出率为42.17%,其中1996年最高,为48.77%,2005年最低,为33.61%,Hp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Hp感染率下降使胃疾病显著减少
Hp感染率的变化对胃疾病的影响可分为短期影响及长期影响。
1. 根除Hp的短期效果
在胃癌高发区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选择1006例成年人,将Hp阳性的5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试验方法,给予根除Hp治疗1周。1年及5年后分别对上述人群进行胃镜随访。
, http://www.100md.com
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试验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分别为9.87%和7.61%,根除治疗1年后分别为3.70%和12.85%,5年后为5.86%和14.93%。复发率在1年后分别为3.70%和38.10%,5年后为14.81%和42.86%。研究表明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降低,且根除Hp治疗后1年,胃黏膜的急慢性炎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2. 根除Hp的远期效果
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53598例在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反流性食管炎(RE)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87% 、3.53%和6.35%,1996年上述三种疾病的检出率分别15.91%,3.62%和3.53%,2005年的检出率分别为8.30%,2.71%和6.06%。DU、GU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RE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 百拇医药
将Hp阳性的378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6 例,接受根除Hp治疗;对照组192例,服用安慰剂。服药前及10 年后分别从胃窦部及胃体部取材,观察萎缩性胃炎、活动性胃炎及肠化等胃黏膜组织学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活动性胃炎的检出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显著(P<0.001);对照组中淋巴细胞浸润的检出率较10年前明显增多,治疗组10 年后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显著(均为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胃体部萎缩减少,差异显著(P =0.001)。
研究表明,根除Hp可使绝大多数胃炎的活动性消退,并可使胃体部萎缩进展缓慢。持续Hp感染可使活动性炎症、淋巴细胞浸润进行性加重。
Lam等在中国胃癌高发区的随访研究显示,在18例新发胃癌中,根除Hp治疗(7例)与未根除组(11例)相比无明显减少(P=0.33)。在这些入组时无癌前病变的患者中,根除Hp治疗后随访7.5年无胃癌发生,而安慰剂组有6例胃癌。在无癌前病变的Hp携带者中,根除Hp可明显减少胃癌的发生。
游伟程等在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的随访结果显示,在基线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组中,Hp感染阳性者胃癌癌前病变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阴性者(P<0.01),且该组Hp感染阳性者的胃癌发生率(7/615)也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者(0/470,P=0.019)。
研究提示,在胃癌的形成过程中,Hp是萎缩性胃炎向更高级癌前病变转化和继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而且在整个胃癌癌前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促进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