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更多 > 2007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 正文
编号:11476019
食用“吊浆粑”致椰毒单胞菌食物中毒8例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1kb)。

    食用"吊浆粑"致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8例

    吴芳 梁显泉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急诊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 食物中毒 综合救治措施

    在我省农村有采用发酵玉米面制作"吊浆粑"的习惯。2005年7月在关岭县一乡村发生一起家族内7人进食"吊浆粑",8人发病,死亡4例的中毒事件,后证实为"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及中毒经过

    一家族内8人,7人进食"吊浆粑",其中男性4例,年龄分别为34岁、10岁、4岁、2岁;女性3例,年龄分别为28岁、12岁、6岁。另1例为2月男性婴儿,因进食中毒患者母乳发病。各人进食"吊浆粑"40g~600g不等,于进餐后1小时至18小时发病,婴儿在进食母乳40ml后14小时发病。

    1.2中毒后就治经过

    进食后1小时起陆续发病,3~8小时内2人死于家中,余6人送至当地医院,予补液、上氧、对症处理,于中毒后20小时、36小时死亡2人。有4人于中毒后24小时转入我院救治。

    1.3"吊浆粑"制作过程

    村民将粘玉米、糯米用清水浸泡发酵1周后打磨成浆,滤干置于阴晾处保存,分次取之制成汤圆煮熟进食。该次中毒发生于发酵面粉即将食用完毕之际,已有霉变,有黑、绿霉斑、霉臭味。

    1.4毒物鉴定

    由省疾控中心与公安机关取样分析,证实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1.5临床特征

    所有病例均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家中死亡2例临死前表现为昏迷、抽搐、全身大汗、发绀、球结合膜充血。

    送医院6例中,4例抽搐、意识障碍,2例神清但有不自主肢体抽动。6例均有心率增快,4例发生低血压、休克、少尿。4例感呼吸困难、有肺水肿及低氧血症,符合ARDS诊断标准,2例感劳力性气短。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均有转氨酶增高,谷丙转氨酶418u/L~7820u/L、谷草转氨酶1880u/L~8560u/L。

    血系:5例表现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为主。C反应蛋白:病情严重4例明显增高。

    2.治疗

    转入我院4例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1清除毒物

    除婴儿外予生大黄粉、20%甘露醇胃管注入或口服导泻以清空肠道,3例均排出大量恶臭大便。

    2.2补液以稳定循环、防治休克、促进毒素从尿中排出。

    2.3保护重要脏器

    针对肝脏受损较突出,予促肝细胞生长素,谷胱甘肽、磷酸果糖、维生素C等治疗。

    2.4控制抽搐:使用氯丙嗪控制抽搐发作,同时注意观察呼吸。

    2.5氧疗:鼻导管上氧,有呼衰者予气管插管或面罩予辅助通气。

    2.6糖皮质激素应用

    地塞米松5mg--30mg/日,共5天。

    2.7清除毒素和炎症介质:使用血必净20ml--200ml/日,共5天。

    2.8对症支持、防止感染、防治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3.结果

    8人中毒,2人死于家中,2人死于当地医院,4人转入我院,全部治愈出院,死亡与进食量多少直接相关。中毒症状、发病时间与进食量直接相关。婴儿进食母乳发病,发病最慢,症状最轻。

    4.讨论

    "吊浆粑"因其发酵面粉在潮湿、阴暗处保存易发生霉变,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致中毒,该菌生长温度为25~27℃,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属革兰阴性菌,其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为其产生的外毒素所致。主要是米酵菌酸,其化学分子式为C28H38O7,100℃煮沸和高压(121℃)也不被破坏。其次是黄毒素[1]。我省7-10月的气温及"吊浆粑"贮存条件使该菌易繁殖生长,由于其毒素耐高温,故普通烹调方法加热不能将其破坏。

    米酵菌酸作用于细胞线粒体内膜,通过干扰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影响ATP的合成,致能量缺乏而致病,此外,还可作用巯基酶类,使其部分失去活性; 黄毒素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