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76866
贫血非得“药补”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6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第32期(总第1121期 2007.08.06)
     在我国,约有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妇女的贫血发病率则为64.4%。正是由于贫血似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于是不少人即使出现脸色发白、头晕、肢软乏力、眼花耳鸣等症状,也不觉得这是病,或是自认为已‘久病成医’,马上买回大量补血药物或保健品。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通常说来,补血药和保健品未必真能解决贫血的问题。相反,乱补还可能延误其它疾病的治疗。

    对于贫血患者,最重要的是先搞清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下,原发病比贫血本身的危害严重得多,其治疗也相对比较重要。所以,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服药物,否则很有可能使情况复杂,增加诊断上的困难。比如肝病、肾病造成的贫血,补血后反而会加重这些脏器的负担。即使是原发性的贫血,也要查清楚贫血的原因、程度以及类型,切不可自行盲目进补。另外,每种药物的适应症也各有不同。例如,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而对于某些患溶血性贫血的病人来说,服用含铁剂的营养补品,症状反倒有可能加重。

    根据检验结果,如果是轻度贫血,食补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见效不如药补快。如对于缺铁性贫血,应多补充含铁食品,如肝、猪血、木耳、海带、蘑菇等深颜色食品;对于营养不良型贫血,多补充瘦肉、蛋、奶、蔬菜、水果等。而对于市场上的一些补血保健品,建议最好少吃。一般来说,其中会含有阿胶、当归、大枣等成分,但含量较少,而且很难吸收,效果未必比食补好。, 百拇医药(贺鹏程 □张颖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