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0974
普通病房抢救车管理方法改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6日 《现代护理报》 2007.08.0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院的改革,各医院除有急诊科外,均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尤其是三级医院),多数重危病人都集中于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但是为确保普通病房的医疗护理安全,每病房都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为探讨急救车的有效管理方法,笔者于2005年1月~2006年2月对某市三级医院25个病房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改进,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实地调查普通病房25个。每病房抢救药品平均5~15种,总量为15~75支,抢救物品平均13~25件,交接班时间平均20~30min/次,抢救车用于抢救病人平均1次/1~2个月,个别者达半年~1年抢救1次病人。

    2改进方法

    交接班内容同前,交接班时间1次/1周,如有抢救病人当班交接。交接班双方填写交班本并签名。然后用胶带封条贴于抢救车上,已备下次使用。封条内容包括:交接班双方姓名及接班时间。

    3讨论

    3.1节省护理时间。传统式抢救车交接要求每班交接抢救药品的名称、数量、质量、有效期及失效期,抢救物品的名称、消毒日期及使用功能。从调查显示,每班交接需要20~30min,每月总计时间需30~45h,而抢救车利用率较低,由此浪费了护理不必要的时间。目前,在各医院护理人员相对缺乏的状况下,实行新的管理方法,使护理把有效的时间用在病情观察及护理服务上,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2节约医疗资源。传统式抢救车的交接,各种药品及物品由于多次接触,药品的标识及物品的磨损加大,护理人员为保证质量,需经常更换。新的交接班方法减少了接班的次数,降低了药品及物品不必要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高爱云瞿丽萍王学惠王爱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