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76361
“小胖墩”现象调查之二隐忧:“小胖墩儿”扎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9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8.09
     据卫生部2006年12月30日公布的第四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显示,1985年,我国儿童肥胖率不到1%,2006年底已达到8.1%,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其中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呈快速上升趋势。来自长春康达中医院的一组数字显示,过去一年,他们医院接待前来进行专业减肥的青少年达数百人,较前几年大幅上升。

    据了解,正常儿童的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乘以2+10(公斤)(1.3米以上按成人体重公式计算)。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2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不仅肥胖率大幅增加,而且出现重度肥胖的情况呈上升趋势。

    专家指出,青少年肥胖是营养结构失衡的表现,它的危害很大。首先是影响形体美,并由此引发一些心理疾病。肥胖容易给人以“臃肿、笨拙”印象,青少年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时期,过度肥胖容易受到歧视,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形成自卑心理,一些孩子过度肥胖还容易给智力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对身体方面的影响也大。青少年体重增加,压迫下肢容易造成骨骼发育畸形、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肥胖还容易导致“成年疾病”年轻化,导致胆固醇、脂肪酸、血脂过高,免疫系统受抑制,抗病能力差,一些青少年甚至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老年病症状,女孩则容易患卵巢囊肿。

    近年来,青少年因肥胖而发生的猝死率临床报告时有发生,主要是肥胖合并症导致死亡。于树忠说:“长期以来,人们把关注的目光过多放在因肥胖引起的各种疾病上,现在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会诱发各种疾病的疾病。”他介绍,青少年肥胖容易迁延至成年人,成人后会影响升学、就业、情感问题,更会造成社会生产力下降等。(海洋 马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