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文章00
编号:11480819
中医体系的三个层次及其存在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0日 新语丝
     中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罗万象,再加上其传统典籍以模糊晦涩的文言书写,给后人留下极大发挥的空间,所以往往被当作“博大精深”、“深不可测”,因此很有必要理一理这个体系的条理,给予恰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才能让人看清其本来的面目,把它看穿、看透。按照本人最近一年来学习中医(反伪的需要)的体会,可根据其内容把中医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理念层次、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会不难发现,这三个层次不仅存在着自身的问题,而且彼此脱节,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一、理念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理念层次,就是中医支持者一贯拿出来做标签的“整体观”、“联系观”、“辨证观”。意思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身心合一,即人的肉体与精神状况的和谐;强调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要求“辨证施治”。这些理念当然是好的,不论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应坚持,但不可夸大、随意拔高。
, http://www.100md.com
    首先是因为,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社会生产极其落后,人类的认识水平极其低下,科学还处在萌芽和起步的阶段,所以导致主客不分、混沌一体的思维方式。由于不能把人与周围的自然界明确区分,导致“天人合一”的观念;由于不能把自己与他人明确区分,导致个体意识湮灭、集体至上的观念(西方人较早的走出了混沌一体的思维方式,明晰的把自然界概念化,明晰的划分个人与社会,促进了个体意识的觉醒,较早的实现了民主和个体权利,而中国还没有走出这个圈子,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极大的决定了一个民族社会的特征及演化路径);还由于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与精神明确区分,导致灵魂不死、灵魂不灭,甚至把梦境当作真实的观念。正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明确的区分,也就形不成明确的科学概念,只好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以混沌一体的形式统一在哲学的大杂烩当中,形成一种朦胧的、模糊的、统一的认识,产生了整体主义和朴素的系统观。在人类早期的几乎所有文明当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朴素的整体主义和系统思维的影子,并非为中国所独有。德谟克里特有两本未流传下来的著作,一本就叫《世界大系统》,另一本叫《世界小系统》,赫拉克里特在《论自然界》中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毕达哥拉斯也说:“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这样的朴素系统论,用何祚庥率先使用的“笼统论”一词来表达其特征,是非常贴切的,它只给描绘了一个朦胧的轮廓,而看不清事物内部的细节,导致对事物性质的研究难以深入。
, http://www.100md.com
    其次,现代医学也是讲系统的、讲联系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纯属无知者的造谣和泼在现代医学头上的脏水。现代医学在药物说明书上都要注明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反应,并强调孕妇忌服、小儿酌减等等,这就充分反映了现代医学的系统思维:不仅考虑到药物对某一疾病的治疗作用,还考虑到了它对人体不同器官的副作用;不仅考虑到了药物的机理,还考虑到了药物的用量因人而异、因具体情况而异,这不是“辨证施治”的思想又是什么?

    第三,整体的、辨证的、系统的理念是好的,但如何通过理论和实践来贯彻这个理念呢?如果不能通过理论和实践使这一理论得到贯彻,它就是一句无用的说教和空话,我们且看看中医的理论如何来贯彻它的理念。详见下文。

    二、理论层次

    第二个层次,中医的理论层次。这个层次的核心是阴阳五行理论。“阴”和“阳”是一种哲学上的两分法,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所有的现象和过程,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又统一着的两类,比如天和地、男和女、昼和夜、冷和热等等,如果按照现代人的比附,引力与斥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合与分解、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等,也都可以归结为统一着的对立面。就把其中的一面叫做“阳”,对立面叫作“阴”,以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天地演化、万物变迁。中医很早就引入了阴阳互动的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它把热的、兴奋的、向上的、轻的、强壮的、发展的……一类事物叫做“阳”,把冷的、忧郁的、向下的、重的、衰弱的、退步的……一类事物叫做“阴”。当阳的因素和阴的因素处于协调、和谐、平衡的状态时,人就健康,反之,人就生病。所以这个理论体系是以阴阳之间的互补、对立、平衡、失衡、转化来解释人体的病因和治病原理。
, http://www.100md.com
    对这个阴阳理论怎么评价?按照我的看法,搁在古代,几百年前,几千面前,这个理论体系还真是一种智慧的创造,我们的祖先在没有科学、没有设备和仪器的条件之下,总结出这样一种带有经验和想象性质的宏观描述体系,还是相当了不起的。但是,站在今天的科技发展水平的高度来看,阴阳学说实际上就是一种朴素的哲学理论,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主义的“二分法”(一般都认为二分法是辩证法,我却认为它是机械主义),把复杂的大千世界抽象为简单的两类因素的对立和转化,是过于粗糙了。尽管你还可以造出“少阴”、“少阳”之类的新名词,来细化这个理论,但怎么搞都是一种机械的比附与浅显的“隐喻”,和现代医学所使用的细菌、病毒、分子、癌细胞等语言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因为现代医学的概念来自现代科学,具有可观测性、可操作性和可解释性,而中医的概念则是指称模糊、难以操作的。如果解释癌症的发病机理,中医理论虽然没有这个名词,也会给你“阴阳虚实”的理论一番,看似“高深”,实则肤浅之极,中医理论就是靠貌似高深的哲学外衣来装扮自己糊弄人的,把这个外衣剥掉,实在是肤浅得很。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它是和阴阳学说紧密联系的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五行,是我国古代哲人所认为的组成宇宙的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是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在哲学上叫做“统一”,相克在哲学上叫做“对立”,所以这一理论又和作为官方哲学的辩证法当中的“对立统一”学说即矛盾学说联系起来。中医理论把“金”和“肺”对应,“木”和“肝”对应,“水”和“肾”对应,“火”和“心”对应,“土”和“脾”对应,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去说明五脏之间的联系。 因水(肾)克火(心),所以若两者间没有达到平衡将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水过于旺盛则气血将无法正常运行,如火过于旺盛则将反制水,故火气过大“伤身”。这样一种简单的用五行去套五脏的做法,是典型的机械主义思维和简单比附,无任何科学依据。五脏之间的关系必须靠经验研究来证实,而不是靠五行来比附,这样的一种“系统理论”,还美其名曰“整体的治疗,辨证的看问题”,还在攻击现代医学“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知道理何在?现代医学才是真正的系统治疗,我就有一个亲戚,腿脚站不稳,经常跌倒,但现代医学并非治疗他的脚,而是经诊断认为他“小脑萎缩”,是主管身体平衡的小脑出了问题(目前现代医学对此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根治措施,只能延缓这一过程,如果有哪位同仁知道这方面的最新进展,请给个答复,不胜感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事在现代医学不发达的时代确实有过,在当今时代已是一个谣言,拜托中医的粉丝以后就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祭出这个谣言了。即便有时退而求其次,在病因病理不清楚的条件之下,局部的问题局部的治疗,也比中医按照虚构的、不存在的“联系”去治疗要好。
, 百拇医药
    中医的理论除了阴阳五行学说是伪科学之外,对一些问题的具体描述也是错漏百出。比如“脾主统血”之说,不仅本身毫无根据,而且中医对脾的描述,其位置、形状等等,也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于是,中医的捍卫者再次扯起“哲学”和“玄学”的大旗,说中医的“脾”不是解剖学上的脾,中医所说的“五脏”也不是解剖学上的五脏,它是一个概念,是某种功能和器官间的协同,而不是一个实体。中医的五行也不是实际的五种物质,而是一种概念模型,一种隐喻(实际上,是什么并不重要,不影响其伪科学的性质)等等,继续蒙骗,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就很容易识破这个并不高明的把戏。

    三、实践层次

    中医理论的第三个层次,是它的实践层次。这个层次,包括药物、技术两个方面。

    从药物来说,它的药性、药效的描述是用了阴阳五行的理论指导的,不然也就不叫中药了。不过这个理论的指导,实在是牵强的很。比如药物的浮沉、升降以及味道,都和阴阳联系上了。中医理论认为,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法邪外出。”(摘自《中华康网》,www.cnkang.com )李时珍还认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但何者为寒,何者为热?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民间认为鸭蛋是寒的,鸡蛋是热的,依据何在?难道就是因为鸡生活在地面上,鸭子在水里游?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的疗效,可想而知。
, http://www.100md.com
    除了理论的指导,一些中药的“药效”则是想象和迷信的产物,比如虎鞭能够壮阳(难道就因为老虎身体强壮?)、何首乌能够育发(是因为它的名字叫“首乌”,所以能使头发变黑,还是因为它能使头发变黑而名字叫“首乌”?)、冬虫夏草是大补之物(不就是一条虫子死后,体内寄生的真菌长出了菌丝(“草”)吗?也许有点活性成分,但也不至于一公斤炒到几十万元吧,大家可以看看纪小龙先生的分析)、夫妇同喝立春时节的雨水然后同床可以“治疗”不孕不育(见于《本草纲目》。难道就因为春天是种子发芽、万物生长的季节,所以春雨就有了一种神奇的“活力”?)……都是无稽之谈,不值一驳。

    不过,确需承认,某些药物是有疗效的,但这个疗效和中医的理论没有关系,它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人受冷,浑身直哆嗦,喝点生姜水还是比较舒服的,腿上被什么虫子叮了一下,擦点薄荷油也确实能止痒。对这样一类通过经验证明确实有某些疗效的药物,需要用现代科学去检验,要尽量清楚它的成分和副作用,这个,也就是方舟子所说的“废医验药”了,我就不多说了。
, http://www.100md.com
    在中医的实践层面,还有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一是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在古代没有诊断仪器的条件下,总结出这样一套诊断体系确属难得,但既然有了汽车,就不要再鼓吹马车的优越性了。特别是那个“切”,即脉诊,其可靠性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某位科技部副部长在国际会议上却大言不惭的说可以根据脉诊推测孕妇所怀胎儿的性别,真不愧为科技部的副部长啊,让老外好好的见识了一回我们古代堪比现代B超的科技水平!副部长水平如此,国何以堪,民何以堪?

    除了诊断技术之外,针灸、拔罐、推拿、热敷之类的疗法,不能一概否定,需要用随机双盲检验的方法去搞清楚它的效果,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解释。针灸的疗效我深表怀疑,希望有关科研机构组织人马搞随机双盲测试。至于推拿按摩,还是很舒服的,建议各位同仁有时间去放松一下。

    最后,还必须指出,中医的疗效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时候是不是真的有疗效不经过现代科学统计(还是随机双盲测试)来证实还真不好说。这里有几种情况:一是确实有疗效,二是心理安慰效应的作用,三是人体的自愈作用,四是某些绝症、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本身就很模糊。比如你感冒,喝了板蓝根,咳嗽喝了什么“批把露”、“糖浆”之类的东西,过了一个星期,真的不感冒了,也不咳嗽了,到底是你自己好的,还是喝这些东西喝好的,如果不用科学方法去检验,还真搞不清楚。有时候,一些无效的治疗常常被人当作有效,这一点,安徽医科大学的祖述先先生说得非常好,他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新语丝中就有,我的博客上也转载了(见《为什么无效的治疗被当作有效》,http://blog121.blog.sohu.com/41499226.html),大家可以找过来读一读,必定大有启发。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医体系的这三个层次,存在着各自的严重问题,而且不同层次之间也是相互脱节的,理论不能实现它的理念(阴阳五行理论不能实现整体治疗、辨证治疗的理念),实践层次不能和它的理论衔接(有效的药物是经验的产物,和理论无关)。从总体上说,这一体系是哲学、玄学、经验、想象和迷信的混合体,根本不是科学。它未来的出路,一是方舟子所说的“废医验药”,二是张功耀、王澄所说的“退出国家医疗体制”,这两种解决办法是不矛盾的。

    (南风博客:http://blog121.blog.sohu.com),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