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药养生的理论及渊源
中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发现相当早,在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现存最早的中药著作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基础加以补充,著书《名医别录》,增加了魏晋以来300多年著名医家常用药物365种,共收录730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近30年勤奋工作,写成《本草纲目》192万字巨著,共载1892种中药,52卷,11096万及绘制1111幅精美插图,并完善了药物分类和检索体系。这为我国悠久博大的养生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是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并初步形成大变革时期,从而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在学术界产生的著名学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不论在养生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儒家养生说。儒家学派的鼻祖孔子,就是我国古代养生大师,且为养生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孔子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的“三戒”,即是根据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一样,而提出的具体养生方法。除三戒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如他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另外,孔子对于饮食卫生还提出了某些宜忌问题,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乡党》),从而明确指出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以及变色、变味、腐败变质的食品都不宜食。这些饮食卫生要求,是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一环。除孔子外,孟子亦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养生思想,如他非常强调精神调摄,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的要求。孟子自己提出:“我四十不动心”,意思是在我四十岁后,要自己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因情志所动,不为名利所惑,情不动则心安。不但孟子强调寡欲,荀子亦是这样,如《荀子·正名》谓:“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意思是,欲是人生固有的,既不可贪得无厌地纵情任性,又不可去、止,要“从所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满足欲望。
, 百拇医药
道家养生说。此指春秋战国时的“黄老”或“老庄”学派,至汉始称道家。道家学说虽以老聃、庄周为基,但其形成却在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数千人,以道家居多。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虚”为道家养生之第一大要,老子言“虚其心”,庄子言“虚无”,宋子言“虚其欲”。虚为何如此重要呢?宋子曰:“虚者,万物之始也,故虚可以为天下始。”又曰:“虚而无物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始者,物之初也。生之本,本乎自然,善养生者,当从虚中悟出生的道理来。总之,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生,希望能够“长生久视”。“寿敝天地”。所有这些思想,促进了他们对生命来源的探索和卫生保健的讲求。先秦杂家养生思想。(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就养生思想而论,它是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丰富的。书中主张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吕氏春秋·尽数》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者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很长。”此外,《吕氏春秋》还提倡动形以达郁,即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如《吕氏春秋·尽数》里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从而明确指出“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管子养生思想。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如他所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其曰:“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此即为节欲存精。
, 百拇医药
《黄帝内经》养生观。《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它的问世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原则和方法,如调和气血,法于阴阳,形神兼养,起居有常,谨和五味等等。第二,对生命的起源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唯物的,是符合实际的。如原文提出:“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等。此外,《内经》还对生命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第三,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内经》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我国防病与养生的先河。第四,重视对衰老的探索。在《内经》中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原因,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延缓衰老的措施,初步建立了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第五,明确提出治未病,把预防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由上可知,《黄帝内经》对养生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可以说,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和《内经》分不开的。汉代的一些医学家。思想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充和发挥。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观点。华佗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医家,也是杰出的养生家,据《后汉书》记载,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首先,华伦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的弟子吴普施行五禽戏法,至“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如他在《金匾要略》里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同时还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之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的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神农本草经》是一部成书于东汉时代的中药专著,此书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其中上品药物为补养类,计一百二十多种,多具有补益强身、抗老防衰之功效,提倡以药物增强身体健康,如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均为强身益寿之品,后世医家据此而创制了不少抗老防衰的方药。在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一批自称持有长生术的方士和得道的神仙,道家也得到很大发展。于是乎,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的养生书充斥天下。还有不少的道家提倡迷信、妄图炼制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如在公元前219年,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出海找长生不老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自然,鼓吹和信奉炼丹、服石可使人不老不死者,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误服者多中毒暴死。故自汉以后,许多医家都指出乱服丹石之害。但也应看到,当时统治者的谋求长生,客观上促进了方士对炼丹、服石、导引等养生方法的探索。东汉时期的魏伯阳,即总结了前人经验,著成《周易参同契》三卷,阐述了炼丹的理论和气功的理论和方法。所述炼丹之术,在化学史上有重要贡献,对气功的论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1973-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的墓葬中发现一些养生的资料,如彩绘的导引图,《养生方》、《却谷食气》、《十问》等,这批古书据学者考证,多数是战国中后期至秦初时期写成的。《导引图》主要介绍了44幅导引身姿,包括呼吸运动,徒手运动和一些利用器械的运动;《养生方》是一部以养生为主的方书;《却谷食气》、《十问》也介绍了一些养生理论和技艺。, 百拇医药(思悦)
, 百拇医药
道家养生说。此指春秋战国时的“黄老”或“老庄”学派,至汉始称道家。道家学说虽以老聃、庄周为基,但其形成却在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数千人,以道家居多。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虚”为道家养生之第一大要,老子言“虚其心”,庄子言“虚无”,宋子言“虚其欲”。虚为何如此重要呢?宋子曰:“虚者,万物之始也,故虚可以为天下始。”又曰:“虚而无物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始者,物之初也。生之本,本乎自然,善养生者,当从虚中悟出生的道理来。总之,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生,希望能够“长生久视”。“寿敝天地”。所有这些思想,促进了他们对生命来源的探索和卫生保健的讲求。先秦杂家养生思想。(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就养生思想而论,它是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丰富的。书中主张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吕氏春秋·尽数》云:“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者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很长。”此外,《吕氏春秋》还提倡动形以达郁,即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如《吕氏春秋·尽数》里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从而明确指出“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管子养生思想。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如他所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其曰:“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此即为节欲存精。
, 百拇医药
《黄帝内经》养生观。《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它的问世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原则和方法,如调和气血,法于阴阳,形神兼养,起居有常,谨和五味等等。第二,对生命的起源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唯物的,是符合实际的。如原文提出:“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等。此外,《内经》还对生命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第三,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内经》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我国防病与养生的先河。第四,重视对衰老的探索。在《内经》中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原因,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延缓衰老的措施,初步建立了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第五,明确提出治未病,把预防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由上可知,《黄帝内经》对养生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可以说,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和《内经》分不开的。汉代的一些医学家。思想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充和发挥。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观点。华佗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医家,也是杰出的养生家,据《后汉书》记载,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首先,华伦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的弟子吴普施行五禽戏法,至“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养生的关系,如他在《金匾要略》里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同时还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之调和,以适宜为度,方可起到养生的作用,反之,于身体有害。《神农本草经》是一部成书于东汉时代的中药专著,此书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其中上品药物为补养类,计一百二十多种,多具有补益强身、抗老防衰之功效,提倡以药物增强身体健康,如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均为强身益寿之品,后世医家据此而创制了不少抗老防衰的方药。在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一批自称持有长生术的方士和得道的神仙,道家也得到很大发展。于是乎,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的养生书充斥天下。还有不少的道家提倡迷信、妄图炼制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如在公元前219年,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出海找长生不老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自然,鼓吹和信奉炼丹、服石可使人不老不死者,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误服者多中毒暴死。故自汉以后,许多医家都指出乱服丹石之害。但也应看到,当时统治者的谋求长生,客观上促进了方士对炼丹、服石、导引等养生方法的探索。东汉时期的魏伯阳,即总结了前人经验,著成《周易参同契》三卷,阐述了炼丹的理论和气功的理论和方法。所述炼丹之术,在化学史上有重要贡献,对气功的论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1973-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的墓葬中发现一些养生的资料,如彩绘的导引图,《养生方》、《却谷食气》、《十问》等,这批古书据学者考证,多数是战国中后期至秦初时期写成的。《导引图》主要介绍了44幅导引身姿,包括呼吸运动,徒手运动和一些利用器械的运动;《养生方》是一部以养生为主的方书;《却谷食气》、《十问》也介绍了一些养生理论和技艺。, 百拇医药(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