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3467
规模经营成为主流区域龙头地位稳固——从百强排名看医药商业发展趋势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4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8.14
     通过对医药商业基本情况的数据分析,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工作近日结束,2006年度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利税总额排序已经完成,全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揭晓。

    2006年度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从700余家商业企业中,将销售规模达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排序(其中销售总额达到5000万以上的商业企业有539家),入围的665家企业销售总额达到2997亿元(重复已删除),占同期全国销售总额的89.19%。其中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到2281亿元,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7.88%。

    进入医药商业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底线由2005年的5.29亿元提升到5.80亿元。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依次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百强企业中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的有9家,新增1家(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过30亿元的企业已达到15家,比2005年增加2家;过20亿元的企业有27家,比2005年增加4家;有55家企业规模超过10亿元,比2005年增加2家。中国最大的三家医药批发企业销售总额达到636.60亿元,占医药商业市场销售总额的18.95%,比2005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 百拇医药
    ■百强企业分析

    (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规模经营呈上升趋势。国药控股、上海医药、湖北九州通、广州医药、南京医药等医药流通大公司、大集团在医药市场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医药流通前20家企业销售总额达到1419.48亿元,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42.25%。新疆新特药民族药公司、浙江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英特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销售利润率都在1%以上,大大高于行业水平;前20家企业的利润占医药商业利润总和的69.16%;市场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域龙头企业地位稳固。医药生产、医药流通百强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一批区域性龙头企业。北京医药股份、上海医药股份、广州医药股份、重庆医药股份、南京医药股份、哈医药、天津太平、新疆新特药民族药、山东海王银河、云南省医药公司等原有大型国有股份制医药企业为代表的区域性重点商业企业,在努力拓展区域性纯销和区域代理、经销的同时,不断挖掘区域业务范畴的广度和深度,并有意识地加强区域间的强强联合。而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华东、华南等地局部市场精耕细作,牢牢抓住当地区域市场的中小型企业也在慢慢崛起,如位于浙江绍兴县的华通医药,充分利用“两网”建设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同样是区域商业公司的河南爱生医药,本着“不求最大,只求最专”的战略定位,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此外,一些地方性的优秀企业建立采购联盟,获得向上游工业企业争取更大优惠采购条件的有利筹码,同时也增加了企业间联合抗击风险的能力。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战略,将带动这些地区医药经济的发展。
, 百拇医药
    (三)结构调整成为医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及行业内部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均使医药行业整合的步伐提速,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有利于大公司、大集团、区域性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相继通过购并重组成为区域性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中凭借机制和资本运营迅速壮大,并直接冲击原有的地方商业,如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河北东盛英华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后起之秀已经代替了当地传统调拨企业。

    (四)上市公司强力介入医药流通业使竞争加剧。复星进入国药集团,使国药控股发展进一步加快,成为我国医药流通第一大公司,其销售网络、销售规模、市场影响力突出,在各地的子公司、分公司也逐步成为区域龙头企业。南京医药股份先后入主安徽合肥医药站、合肥市公司和福建同春公司,扩大了实力和网络;重庆桐君阁树立了大批发、大规模、大物流的医药商业发展战略,通过收购兼并先后拓展在重庆和四川省内各地的商业资源;上海医药股份则先后投资组建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河南华氏医药有限公司等,并与童涵春堂、长春医药公司等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全国战略联盟,形成了拥有千家连锁药店和主要批零业务达10亿元以上的市场网络;复星实业投资北京金象、北京永安等项目,加快销售网络建设。另外,非医药类上市公司如亿利科技和胶带股份等,也纷纷通过收购或资产重组等方式涉足医药流通行业。
, 百拇医药
    (五)外资、外企进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步伐加快,而且合作的对象聚焦在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前十家。继2003年北京新兴同瑞士裕利合作成立北京永裕新兴公司后,2006年,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同欧洲最大医药流通企业联合美华合作;今年,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将其上海沪中医药有限公司同日本医药流通第二大公司、医院直销第一大公司的铃谦公司合作成立上海铃谦沪中医药有限公司。据悉,还有几家企业同外商、外资的合作正在进行中,这将推动医药流通企业规模化、国际化的进程。

    ■未来发展方向

    (一)规模经营是商业企业发展必由之路。2007年医药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医药结构性调整进一步加快,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阶段;国家计划扶持建立5~10个面向国内国外市场、年销售额达50亿元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建立40个左右年销售额达20亿元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销售额要达到全国销售额的70%以上。重组仍是未来医药行业变革与发展的重头戏。通过并购重组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规模效益已成为医药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伴随着这一高端战略群体的形成,以及上下游竞争压力的增加,行业竞争的范围和形式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批发商的市场覆盖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品种保证能力将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有竞争力。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推出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 http://www.100md.com
    (二)合作联盟成为医药行业营销的主旋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正在寻求新型的赢利模式,厂商之间由天然的博弈变成战略合作同盟,实现厂商价值的一体化。未来的医药行业发展,市场竞争将走向高级形式的合作,由单个企业、单个品种的较量转变为厂家和商家组成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整体角逐。和谐的工商关系,是建立在厂商价值链上的,合作是前提,利益是基础,共同发展是目标。工商携手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做好三个维护:一是维护好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维护好价格,提高赢利能力;三是维护好市场,达到良性竞争。工商双方只有形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供应价值链”,才能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真正的战略联盟,确保在产品战略的规划和推广上,在区域市场开发及服务上达到协调一致,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

    (三)区域市场联动是未来医药流通市场发展的格局。各企业应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发展联合,在品种上相互调剂、配送服务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促进各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看到,一批区域性龙头企业在区域市场发挥突出作用,自己也得到快速发展。而一些中小医药商业企业谋变图存,在细分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流通市场的一个亮点。
, 百拇医药
    (四)市场竞争方式进一步提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两极分化进程会大大加快,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会加速向优势企业及名牌产品集中。市场竞争已由单个品种、单个企业竞争发展成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其范围不再仅局限在渠道网点的多少、价格的高低和关系资源的强弱,而是在发展战略、购销调存等核心环节、业务的组织与创新、增值服务的延伸、品牌经营管理等所有环节全面展开。竞争形式则转向企业的基本运作、市场覆盖力、控制力、物流配送、信息处理能力、品种保障能力、客户服务和品牌经营能力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商业企业将逐步改变“掮客”的角色,由“批发商”变为各级各类终端的“购进代理商”,从“物流商”转换为"销售代理商"。佣金制已逐渐成为医药商业领域的一种利益分配趋势。

    (五)抓住契机,不断开拓市场。国家将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不畅问题,根本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消费市场将出现新的变化:一是消费区域将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二是消费对象进一步拓宽;三是消费选择更为宽泛;四是人们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消费需求由防病治病扩大到健身益智;五是消费求新、求天然、求疗效好。此外,“低水平、广覆盖”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适度增长。这些都给医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抓住市场发展契机,研究制定营销策略,瞄准OTC市场、农村市场和社区卫生服务这一阵地,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朱长浩 范佳音), 百拇医药(朱长浩;范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