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视网膜疾病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编号:114813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及早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81期
     人物链接

    接传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诊治糖尿病引起的各种眼病,尤其是从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激光治疗眼底病、后发性白内障、青光眼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撰写论文近2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8部,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目前主持科技部课题1项,主要参与北京市和院级课题各1项,2006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来自东北的李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前一段时间,不论玩电脑,看电视,还是看书,只要光线稍微有点暗,就感到眼睛特别疲劳。曾去当地医院的眼科检查眼底,医生告诉她视力挺好,眼底没有出血,也没有发生明显病变。听说眼睛一切正常,李女士也没有当回事,依旧玩电脑,看电视,看书。但不久,单位组织的体检发现,她的视力明显下降,并患上了一种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病。于是,她急忙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就诊。该中心主任接传红博士经检查认为,病人已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有致盲的危险。因此,接传红提醒糖尿病患者,只要感觉眼睛有上述症状,立即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避免失明非常重要。
, http://www.100md.com
    接传红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在世界四大致盲眼病中占第一位或第二位,一旦致盲则不可逆转。糖尿病人群中30%~50%合并视网膜病变,其中1/4有明显视力障碍,生存质量与健康水平严重下降,其致盲率为8%~12%。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类型、病程、发病年龄及血糖控制情况等密切相关,高血压、高血脂、肾病、肥胖、吸烟等可加重病情。在中国,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下者眼底改变者为38%~39%;病程5~10年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50%~56.7%;10年以上者发生率增高至69%~90%。该病多双眼发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不易被察觉。但随着病变的发展,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底出现特征性改变。

    中医认为,精血亏损、目睛失养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血瘀、阻滞目络,故治疗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并提出了全身整体辨证与眼局部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医提倡“治未病”,注重糖尿病眼病的早期预防,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作用,调节机体内在功能,可提高视网膜功能,延缓病程进展。如果到了晚期,则预后不良。
, 百拇医药
    接传红认为,严格而合理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基础;定期作眼科检查是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造成失明的重要措施;早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是保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的必要手段。在临床中,应尽力避免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因素,如降低血糖水平的速度过快,持续的高血糖状态、高血压或高血脂等。

    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年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病有共同特点:早期病变多从视网膜周边开始,没有侵犯到黄斑,因此视力不受影响,仅仅出现视力疲劳,光线暗处视物不持久等症状,眼底检查几乎没有明显病变,从而忽视和放弃了进一步检查和早期防治。

    她说,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或在发现糖尿病时,要进一步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FFA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主要检查手段,可以发现用肉眼检查眼底所不能发现的病变,早期诊断还包括一些其他相关检查。中医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和前期防治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尤其是年轻患者,一旦有病变,发展迅速,可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玻璃体大量出血,对视力和眼球损害严重,治疗棘手,因此要抓住时机,保住视力,防止失明。她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或一年坚持检查一次眼底,有眼底有病变者每3个月检查一次,早期进行中医药治疗。平时若有变化,应及时检查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慎起居、调情志,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较剧烈的体育运动,视功能有严重障碍者不宜单独行动,注意安全。, 百拇医药(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