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0923
一次模拟院前急救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5日 《现代护理报》 2007.08.15
     当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救电话铃声响起,谢护士长迅速地拿起了电话听筒:“您好,这里是桂林医学院附院急诊科,请问……”原来是一位有心脏病病史的57岁女病人突然晕倒,家属正向该院急诊科求救。谢护士长马上拨打车队电话,通知出诊,并同时通知急诊内科值班医生。

    5分钟内人员到齐,救护车警铃响起,向目的地飞奔。到达目的地后,未见有家属等待,却见医院医务部邸部长、急诊科陈主任、护理部张主任等人看着救护车驶近。原来这是一次模拟院前急救。

    医护人员带上急救用物下救护车,直奔检查小组,只见离救护车10余米外的草坪上躺着一个人,想必这就是病人。病人已神志不清,小韦立即观察瞳孔,医生给病人听诊,随即下口头医嘱:“予消心痛10mg舌下含服。”小韦在报告:“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随后小韦把多功能除颤仪搬下救护车,立即给病人心电监护;与此同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生理盐水250ml加入硝酸甘油……”此时,监护仪上示患者突然出现室颤波形(检查小组假设),随即配合医生进行除颤,成功了。大家刚松一口气,这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节律浅快,面色紫绀,监护屏幕上示SaO2下降至60%(检查小组假设)。护士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病人的呼吸慢慢改善,面色紫绀渐退,SaO2逐渐上升至90%以上。用担架将病人抬上救护车,模拟院前急救结束。

    模拟急救结束后,医院医务部、护理部对本次检查作总结,指出了本次急救中存在的不足。护理部主任提出,从这次模拟院前急救来看,护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首先是护士对气管插管配合不熟练;其次是整个抢救过程较混乱,缺乏预见性、同步性,要求护士学会统筹方法,充分利用现场人员,包括家属及旁人等,在院前急救的条件缺乏的前提下,提高应急灵活性。

    通过这次模拟院前急救,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急诊科作为一个医院的窗口,其医疗护理质量与医院的安全成效有着密切关系。院前急救是急诊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速度、秩序、应变、规范的结合,在院前急救中是非常重要的。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护理技术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何林炎韦荣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