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3136
药学研究需要这样的“厨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8.23
     近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的先进事迹在神州大地上广为流传。这位年近七十仍然奋斗在科研一线的测绘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搞科研要向两种人学习,在创新方面向音乐家、文学家学习,永远拿出新东西;在产业化方面要向厨师学习,做出来的每顿饭都被吃掉。笔者认为,这些话对于药学科技工作者也大有裨益。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药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近年来,我国药学科技工作者陆续在《nature》、《science》、《cell》等权威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不少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论文,令人鼓舞和振奋。但更进一步地说,药品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特殊产品,搞药学研究必须要与临床相结合,与市场相结合,才能真正有其用武之地,正如刘先林所言:“做出来就要把它用上”。如果厨师做出来的饭一辈子都没被人吃过,这样的厨师显然是不称职的厨师。把药学科技人员比作厨师,其作品就是科研成果。厨师的作品——饭是要被人吃掉的,药学科技界的产品,也是经常会找人来“品尝”,说这些成果做得好,有国际先进水平,即召开成果鉴定会,但是,之后这些成果也许就永远进了档案柜,无人问津了。

    其实,搞药学研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与生产紧密相结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让大家受益。这就要求药学科技工作者在课题通过鉴定之后,走出象牙塔,走出“深深庭院”,走出实验室,到生产中去,到临床中去,到市场中去,和他们沟通,和他们交流,迅速促成科技成果的转化。试想,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瞄准自己那个狭窄的圈子,脱离了临床,脱离了市场,即便小有所成,也势必局限多多。北京大学药学院张礼和院士也曾说过,青年药学工作者应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与工业上的需求相结合,更多的是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药学工作者。

    因此,我们的药学科技人员应该多向刘先林院士学习,不光能做出一顿好看的“大餐”,而且要做出一顿众人都能够享用的“大餐”,才符合药学科研的初衷和目的!

    (天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