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 信息
编号:11482584
给“纯中医”一条发展之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86期
     编者按:本报于7月12日刊发"培养'纯中医'不能脱离时代"一文以后,在读者中引起一定反响。继8月15日刊登"不要冷了我们的心---读'培养纯中医不能脱离时代'一文有感",本期再择发两篇反馈文章,对"纯中医"利弊之争做深入讨论,也欢迎读者朋友就此问题发表看法。

    主题词:纯中医

    什么是“纯中医”?我的理解是:中医没有被异化而变质,仍能保持其固有的传统特色者(包括其理论基础、诊治方法和技术)。这里所谓“纯”,是相对于中西医结合而言。

    “纯中医”大多数出自师徒传承或靠自学成才,很少有从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其中的一部分人更可能成为中医精髓的传人。

    现代社会的医疗市场究竟需不需要“纯中医”?“纯中医”能否生存和延续?

    我认为是需要的,是可以生存和延续的,中医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不仅国内需要,国外也需要。就在最近的《中国中医药报》上,就多次刊登有“中医师英国工作热聘中”的广告,而且还特别注明了“无英语要求”。我相信,这仅是中医大规模走向国外的一个开端。
, 百拇医药
    现代社会虽然“对传统的‘纯中医’培养模式形成巨大冲击”,西医对中医的影响虽然很大———甚至可以说在一定时期内曾使中医变成了自己的附庸,但是,这并没有也不可能把中医彻底冲垮,冲得它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对所谓“纯中医”,不是“社会需求”不够,而是我们曾经对它重视和发展得不够(有的人被西方科学主义冲昏了头脑),对中医药的科普宣传工作做得不好,中医教育出现了偏差。“重西轻中”思想长期泛滥,现在的中医药大学已经很难培养出根底深厚、具有过硬临床技能的“纯中医”,在科研领域,中医学术被严重异化,以至于出现今天优秀的临床中医人才匮乏的局面。当前的状况是:“纯中医”太少,据说全国纯粹按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只有约3万人,“剩下的20多万中医走的都是中西结合的路子”。群众对此是并不满意的,是有怨气的,都说“现在好中医难找”。

    虽然有人说“现代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无论是什么社会和时代,病人对治病的需求是始终不会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纯中医”的疗效是否就一定比中西医结合差?群众对名医(包括“纯中医”)的认同,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过去有一句谚语:“一招鲜,走遍天”,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只要你对某一个病症能有相当突出的疗效,你就不乏病人,你就可以生存。何况不少“纯中医”在治疗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乃至某些疑难杂症上能发挥特长,取得较好的疗效,更易为病人所称道了。
, http://www.100md.com
    其实,“纯中医”并不“纯”。中医学本身就包含了天文、地理、物候、社会、军事、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研究的是天、地、人、宇宙的无穷变化和相互联系,以人体的生命活动为中心,探寻其中的奥秘。所以它是一门复杂性科学,还有许多未知数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寻。因此,我们怎能小觑了“纯中医”?《素问》云:“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自古以来“纯中医”就是遵循这些来诊治疾病的。你能说它很简单、很容易吗(如果从临床分科之细来看的话,相对而言,比较能称得上“纯”的应当是西医,而不是中医)?

    有人一直不大赞赏和看好“纯中医”,不过是因为他们坚持把中西医结合作为中医发展的主流。但他们应该明白:中西医结合真的就那么容易吗?真的就能合二为一吗?

    我认为,中医或西医,如果你能真正学好和掌握其中一种,就已经是很不错、很难得了。为什么一定要兼学或“兼通”?“学之道,贵以专。”在医学这一门几乎可以与宇宙奥秘等量齐观的专业学问上,如果入门就不专,如何能学好?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何况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本身就有许多抵牾之处,让人何以适从?
, http://www.100md.com
    笔者从医30余年,一直都是开中医药处方为人治病,退休后也依然如此,乐此不疲。虽然我学医并不精,医术也不高明(自称“半医”),但我还是坚守这一职业,也有一批相信我的病人会来就诊或问疾,尚不至于在诊所里“坐冷板凳”。孔子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中医“纯”,有什么不好?只要你真正热爱它,真正钻进去了,你就会乐在其中,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什么“小道”,并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其中大有学问,别有洞天。只要你探得其中精义,入了门,虽未登堂入室,照样也可治病救人,说不定有时还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认为“纯中医”并不是过时的、落后的、非得要改造成所谓“现代化”的。也许将来的名中医就会在现时已为数不多的“纯中医”中产生。然而,现在却有人把“纯中医之路”说得如何地要不得,不能接受和容纳,什么“片面强调继承”、“画地为牢”、“倒退”、“与时代潮流相违背”、“典型错误之路”、“弊远远大于利”等等。

    笔者认为,我们未尝不可宽宏一点,包容一点,也给“纯中医”一条发展之路,看它是否能走得通,是否能走得好。在提倡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看“纯中医”是否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用武之地,它是否就比所谓“现代化的中医人才”技低一筹?

    让那些看不起“纯中医”,认为中医只有靠现代科技的支撑才能保留和维系下去的人去说三道四吧,只要能得到群众和病人的认可,“纯中医”就是有生命力的。, http://www.100md.com(王昆文 四川省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