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0876
让增长更有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4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8.24
让增长更有力

     医药企业业绩大幅增长背后的推力是什么?能持续多长时间?(资料图片)

    如果2007年下半年医药上市公司能在主营业绩上持续、高速地增长,或许能部分化解人们对当前医药行业高估值风险的疑虑,重新进入一个行业的景气周期

    2007年第一个证券交易日,医药生物指数收于390.68点;2007年8月22日,医药生物指数收于1090.68点,也就是从2007年初至今,医药板块的市值整体上涨逾170%。由百余家医药上市公司组成的医药板块非常活跃,继续跑赢滚烫的沪深大市。

    与去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形成对照,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明显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如中报显示:国药股份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16.97亿元和736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3.38%和62.01%;双鹭药业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实现9632.58万元,净利润实现5596.46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1.81%和170.46%;鑫富药业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33429.22万元,同比增长92.68%,实现净利润8803.01万元,同比增长1325.90%。
, 百拇医药
    尽管上半年医药板块整体出现业绩增长,但一方面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基础上,一方面也远追不上股价上涨的幅度,使得整个行业估值高企。申银万国8月监测的行业数据显示,医药生物板块的市盈率高达88.28倍,预测2008年的平均市盈率将高达43倍。

    医药上市公司普遍好转的盈利能力是否预示着医药行业的景气度回升,行业开始触底反弹?或者是在大牛市背景下,由高估值促成的繁荣假象?是什么内涵式的因素在这半年里充当了重要角色?又是什么外延式的因素构成了药企的业绩大幅增长?这样的增长方式可以持续多长时间?下半年医药行业关注的重点将会是什么?

    一个容易同一个误区

    在陆续披露的医药上市公司年中报和中报预告中显示:业绩增长在50%以上的公司包括丽珠集团、双鹤药业、华东医药等;业绩增长在30%~50%的公司包括上海医药、科华生物、东阿阿胶、片仔癀、恒瑞医药等;业绩增长在10%~30%的公司包括广州药业、康缘药业、华海药业、海正药业等;业绩增长在10%以内的公司包括华兰生物、云南白药、同仁堂、天士力、万东医疗等。
, 百拇医药
    “如果仅通过医药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增长,就称‘医药板块开始井喷,医药行业景气度回升’,有些夸大其辞。如果进行横向的比较,会发现医药企业的业绩增速还比较低,甚至落后于所有行业的平均水平。” 不乐观的医药分析师并不占少数。

    在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医药股何以频频在资本市场上演“跳高”行情?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一个容易、一个误区”造成的:容易是指在大牛市的背景下医药股的股值容易被高估,如果一个医药股的股本较小,公司管理层素质较高,且子行业的成长性较好,就容易成为各路资金青睐的对象;误区则是指将个股行情等同于板块走强,形成羊群效应,而大范围的个股走强说明其中必有泡沫存在。

    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1~5月整个医药工业利润率为8.58%,和去年同期的6.28%相比有很大幅度的上升,但由于2006年同期正是行业负面因素开始集中爆发、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利润基数较低。如果与2005年比较,行业盈利水平仍呈下滑态势。
, 百拇医药
    原料药与生物制药

    上海证券分析师彭蕴亮说:“如果一定要说今年来有什么子行业进入了景气周期,那就是原料药和生物制药行业。”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大宗原料品种,包括青霉素工业盐、VC、VB等价格陆续有大幅度提升,这种涨价延伸到了VA、VB2、VB5、VE等多种原料药,就目前来看,市场货源短缺,涨价趋势仍将继续。尽管此番原料药价格涨升的周期最终能维持多久尚不明确,但相关原料药企业因终端产品价格提升而受益已成事实,例如鑫富药业和广济药业。

    此外,依托生物技术带来的较高的利润率,生物制药一直是医药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我国的血液制品和疫苗属于特殊管理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加上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供应紧张,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疫苗制品产销两旺,成为驱动生物制药行业增长的引擎,例如双鹭药业和华兰生物。

, http://www.100md.com     额外惊喜和安全边际

    进入2007年,受大牛市和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投资收益成为众多药企中报的额外惊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体而言,医药行业上半年主营业务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而投资收益成为净利润大幅提升的重要因素。

    首当其冲的是券商概念股大行其道。如由于广发证券盈利增幅较大,其第二大股东吉林敖东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中报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上升800%~900%。

    其次,部分药企转身房地产。仅7月份,就有*ST金泰、威尔科技、*ST迪康三家医药上市公司或通过资产重组,或通过借壳上市,和房地产行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8月,*ST潜药的第一大股东易主为一家珠海的房地产商。

    再次,通过交叉持股等方式获得股权增值收益的医药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例如复星医药、健康元、丽珠集团等。此外,直接投资证券资本市场获得收益的也不乏其人,如九芝堂、金陵药业等。

    武汉新兰德分析师余凯认为:医药上市公司为缓解经营压力而转投资收益无可厚非。在火爆的市场行情下,参股券商这种收入会被不断强化,全年业绩的大幅增长几乎没有悬念。而大牛市带来的多方收入是保证它们业绩的重要筹码,但需注意控制风险。

    但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则提醒:这些股票背后的刺激因素只有在牛市环境下才会具有如此之大的股价推动力量;对于进入景气周期的企业,市场在用医药行业的高估值水平来定价周期性公司;对于新会计准则中形成的投资收益部分,市场忽略了其一次性因素;而对于具有在研新药的公司,市场确实看得太远了。与之相对应的是,医药行业中传统的“白马股”由于缺乏短期刺激因素而明显落后于板块表现。, 百拇医药(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