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如何读文献?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31日
临床中医如何读文献?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医院 杨大华
有人说,中医学是文献的医学。是的!在漫长的学术发展历程中,中医学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其中,无疑蕴藏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对于一个临床中医来说,文献无疑是他成长过程中的“金拐杖”,是临证思维的“源头活水”,是解决“疑难病”的重要参考。那么,作为一个临床中医又该如何来读文献呢?
首先,读文献要着眼于可行性。对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要看在今天是否还有生命力。比如,《千金方》里记载喝白马尿、驴尿以及用动物粪便来治疗疾病的经验,都是难以下咽的。同时,也是不符合现代人的就医观念的。至于“天灵盖”以及棺材里死人铺的席子,既难觅其踪,更失人道。难得之品如犀角、羚羊角以及虎骨之类的应用经验,也将面临失传。“烧裤散”也面临尴尬,一是观念上难以接受;二是道理上难以说清;三是取材上也有困难。有人戏说,若病人穿的是化纤内裤,烧不成灰咋办?今天的养鸡多是圈养,而且多喂饲料,“鸡矢白”的取材也成了麻烦。还要确保鸡没有感染禽流感。在麻醉学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自然也没有研究“麻沸散”的必要了。这些经验,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社会的发展使得它们不可能被无限复制下去。至少,不会被主流继承。它们身上仅有的也只是文献学意义。仅仅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历史上,我们的先民们曾经用这种方法治过病。仅此而已!着眼于可行性,便排除了许多过时的东西,避免了精力的无谓耗费。同时,这也是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毕竟,临床中医不是文献学家,再好的经验如果不能付诸实施,只能是废纸一张!临床中医,应该看重“杀鸡术”,而不是“屠龙技”。一时用不上的东西,不妨缓一缓再学;一世都用不上的东西,根本没有必要去学!
, 百拇医药
其次,读文献要立足可信性。我曾经把大部分中医期刊从创刊号一直翻阅到2003年,感觉越往后越没劲。就现代中医文献来看,建国后,中医从旧社会不被重视到被国家政策所肯定,中医人憋了一股劲,写的东西比较实在。文革后,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始,中医人写的东西也很实在。90年代以后,随着晋职称需要论文的硬性规定,中医人写的东西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今,论文造假,学术泡沫已经不是新闻了。对于真想写点东西和写点真东西的中医人来说,在市场经济下,谁还会辛辛苦苦来介绍个人经验,再自掏腰包发表给别人参考并赚钱?于是,我们有必要对现代的中医文献进行怀疑!那么,学术造假是否就是今人的专利?中医的古代文献是否又都是真实的?未必!借用一下孔融的思维,想必学术造假古亦有之。孔子说,为君者讳,为贤者讳。儒家文献有伪,那么,医家文献难道就没有这种春秋笔法吗?至少,不能排除其中有夸大疗效,自我吹嘘的主观意识。就客观而言,在文献的流传过程中,错简、脱简以及刻错字的现象也是有的。当我看到“风湿相搏”时,曾不解地自问:“风”和“湿”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相搏”呢?而且,二者都是外来的邪气,它们自相残杀应该对人体是有利啊!后来才知道,应该是“风湿相抟”。“抟”的古字是刻写时刻工偷懒或粗心,在“寸”上面丢了一横一点而误为“搏”。原来“风”和“湿”是一对亲密“战友”。至于其他,如药名的张冠李戴现象,也是有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学里还有一些寄生理论,也不容忽视。这些原本不是中医学固有的东西,就象《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之流,长期居住在贾府。原本是亲戚,住久了,反倒被不知情者当成主人看待了。事实是科研的依据和基础,一旦前提出了问题,结果自不必多说了。不管研究的过程是如何的津津有味。如果历史的真相都如文字所载,那么,一切的历史学家甚至考古学家都是多余的职业了。这也正是说明文献终归是文献,而不是文件。后者需要毫不怀疑去坚定执行,而前者则需要瞪大眼睛。
, 百拇医药
再次,读文献要力争可知性。对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效经验,要结合现代医学来深入探讨。中医治疗有效的病名,是今天的什么病?症候群相当于今天的什么病?又是如何形成的?方药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发挥作用的?当然,不清楚这些也并不妨碍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但如果仅仅满足于经验本身“是什么”的表层,而不深入研究 “为什么” 的深层规律,终究只是走了一半路程。古人只是完成了前者,那是缘于时代的无奈,是可恕的。今人若不思进取,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其实,中医的许多经验,是可以被说清楚的。比如,用硇砂等矿物质来治疗鼻息肉和食道癌,其治疗机理并非是什么“咸以软坚”,而是利用它们的局部脱水作用。令息肉脱水萎缩而鼻腔通畅。研粉口服,与癌组织接触使之脱水体积变小,从而食物得以通过。饮食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并不能阻挡癌肿的扩散和转移,也自然扭转不了病人走向死亡的趋势。明此,则不会将其奉为食管癌的灵丹妙药。欲为“名医”,先做“明医”。把经验理解到这个层面,直可谓“明医”了。章次公说,中医的形式是科学的,内容是哲学的。今天,我们应该建筑中医的科学内容。虽然可知性是有量化的,可知是有深浅程度的,但只要是向着科学内容方向迈进,哪怕是步子再小,也是有深远意义的!一样的文献,不一样的读法。关键是读出自己的东西,读出自己的体会。到底读到什么深度?可知性多少正是一把衡量标尺。
可行性、可信性和可知性是临床中医“淘”文献的三个“筛子”。有了它们,我们的“淘金”工作会变得“多、快、好、省”。, 百拇医药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医院 杨大华
有人说,中医学是文献的医学。是的!在漫长的学术发展历程中,中医学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其中,无疑蕴藏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对于一个临床中医来说,文献无疑是他成长过程中的“金拐杖”,是临证思维的“源头活水”,是解决“疑难病”的重要参考。那么,作为一个临床中医又该如何来读文献呢?
首先,读文献要着眼于可行性。对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要看在今天是否还有生命力。比如,《千金方》里记载喝白马尿、驴尿以及用动物粪便来治疗疾病的经验,都是难以下咽的。同时,也是不符合现代人的就医观念的。至于“天灵盖”以及棺材里死人铺的席子,既难觅其踪,更失人道。难得之品如犀角、羚羊角以及虎骨之类的应用经验,也将面临失传。“烧裤散”也面临尴尬,一是观念上难以接受;二是道理上难以说清;三是取材上也有困难。有人戏说,若病人穿的是化纤内裤,烧不成灰咋办?今天的养鸡多是圈养,而且多喂饲料,“鸡矢白”的取材也成了麻烦。还要确保鸡没有感染禽流感。在麻醉学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自然也没有研究“麻沸散”的必要了。这些经验,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社会的发展使得它们不可能被无限复制下去。至少,不会被主流继承。它们身上仅有的也只是文献学意义。仅仅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历史上,我们的先民们曾经用这种方法治过病。仅此而已!着眼于可行性,便排除了许多过时的东西,避免了精力的无谓耗费。同时,这也是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毕竟,临床中医不是文献学家,再好的经验如果不能付诸实施,只能是废纸一张!临床中医,应该看重“杀鸡术”,而不是“屠龙技”。一时用不上的东西,不妨缓一缓再学;一世都用不上的东西,根本没有必要去学!
, 百拇医药
其次,读文献要立足可信性。我曾经把大部分中医期刊从创刊号一直翻阅到2003年,感觉越往后越没劲。就现代中医文献来看,建国后,中医从旧社会不被重视到被国家政策所肯定,中医人憋了一股劲,写的东西比较实在。文革后,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始,中医人写的东西也很实在。90年代以后,随着晋职称需要论文的硬性规定,中医人写的东西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今,论文造假,学术泡沫已经不是新闻了。对于真想写点东西和写点真东西的中医人来说,在市场经济下,谁还会辛辛苦苦来介绍个人经验,再自掏腰包发表给别人参考并赚钱?于是,我们有必要对现代的中医文献进行怀疑!那么,学术造假是否就是今人的专利?中医的古代文献是否又都是真实的?未必!借用一下孔融的思维,想必学术造假古亦有之。孔子说,为君者讳,为贤者讳。儒家文献有伪,那么,医家文献难道就没有这种春秋笔法吗?至少,不能排除其中有夸大疗效,自我吹嘘的主观意识。就客观而言,在文献的流传过程中,错简、脱简以及刻错字的现象也是有的。当我看到“风湿相搏”时,曾不解地自问:“风”和“湿”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相搏”呢?而且,二者都是外来的邪气,它们自相残杀应该对人体是有利啊!后来才知道,应该是“风湿相抟”。“抟”的古字是刻写时刻工偷懒或粗心,在“寸”上面丢了一横一点而误为“搏”。原来“风”和“湿”是一对亲密“战友”。至于其他,如药名的张冠李戴现象,也是有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学里还有一些寄生理论,也不容忽视。这些原本不是中医学固有的东西,就象《红楼梦》里的薛姨妈之流,长期居住在贾府。原本是亲戚,住久了,反倒被不知情者当成主人看待了。事实是科研的依据和基础,一旦前提出了问题,结果自不必多说了。不管研究的过程是如何的津津有味。如果历史的真相都如文字所载,那么,一切的历史学家甚至考古学家都是多余的职业了。这也正是说明文献终归是文献,而不是文件。后者需要毫不怀疑去坚定执行,而前者则需要瞪大眼睛。
, 百拇医药
再次,读文献要力争可知性。对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效经验,要结合现代医学来深入探讨。中医治疗有效的病名,是今天的什么病?症候群相当于今天的什么病?又是如何形成的?方药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发挥作用的?当然,不清楚这些也并不妨碍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但如果仅仅满足于经验本身“是什么”的表层,而不深入研究 “为什么” 的深层规律,终究只是走了一半路程。古人只是完成了前者,那是缘于时代的无奈,是可恕的。今人若不思进取,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其实,中医的许多经验,是可以被说清楚的。比如,用硇砂等矿物质来治疗鼻息肉和食道癌,其治疗机理并非是什么“咸以软坚”,而是利用它们的局部脱水作用。令息肉脱水萎缩而鼻腔通畅。研粉口服,与癌组织接触使之脱水体积变小,从而食物得以通过。饮食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并不能阻挡癌肿的扩散和转移,也自然扭转不了病人走向死亡的趋势。明此,则不会将其奉为食管癌的灵丹妙药。欲为“名医”,先做“明医”。把经验理解到这个层面,直可谓“明医”了。章次公说,中医的形式是科学的,内容是哲学的。今天,我们应该建筑中医的科学内容。虽然可知性是有量化的,可知是有深浅程度的,但只要是向着科学内容方向迈进,哪怕是步子再小,也是有深远意义的!一样的文献,不一样的读法。关键是读出自己的东西,读出自己的体会。到底读到什么深度?可知性多少正是一把衡量标尺。
可行性、可信性和可知性是临床中医“淘”文献的三个“筛子”。有了它们,我们的“淘金”工作会变得“多、快、好、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