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482343
呼唤儒医精神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3期
     这些年,医生的社会形象不大好,一些医生过于重视经济利益,这让笔者想到了很久无人提及的儒医精神。

    儒医之名始自宋代,《宋会要辑稿·崇儒》中说“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在宋代,医学被认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医生的价值观有一特点,即将个人职业与时政结合起来,有所谓“医国”之说。春秋时,秦国名医医和奉国君之命,前往晋国为晋侯治疾时说:“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医官者,医生的天职也。

    医学受儒家仁学思想的影响,源于儒家的仁民爱物的原则。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孟子则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医学天然地倾向具有人道主义的儒学精神,历史上许多有名的人道主义文学家,也都和医药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苏东坡、沈括、蒲松龄、曹雪芹等。这些大家的身上都闪现有儒医精神。

    那么什么是“儒医精神”呢?简而言之,就是在医术之外还要有学问、有道德。古人曾言:“名医必然饱学,断无俭腹名医。”儒医就是要通过学问来涵养道德,以学问来平衡功利。

    当然,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必然会出现以医术作为致富手段的现象。而且在有利社会大众的基础上,依靠个人能力和专长在经济上体现个人价值,也是合理的。司马迁也曾描述过古代医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他说:“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重糈”就是指精美的饮食。但这种取向一旦表现的过重时,就会显得不够自爱,有损自尊,甚至越过法律的边界。这样的医生一般也就没有时间读书和研究,往往成为开药和开刀的匠人。匠人多了,医生的群体形象也自然会受到影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