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482373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概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3期
     手术方式和适应证

    (1) 肝肠联合移植:适用于发生严重全肠外营养并发症如进行性肝脏疾病,由于导管脓毒症或血栓形成而丧失静脉入路的患者、短肠综合征患者、全肠外营养诱发的晚期肝病及慢性肠功能衰竭,或伴有先天性不可逆肝病者。手术方式包括:① 传统的肝肠移植技术; ② 减体积的异位肝肠联合移植技术; ③ 劈离式肝肠联合移植术。

    (2) 肝肾联合移植:任何原因导致的肝和肾两个脏器的不可逆转的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均是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顺序上应先做肝移植,待肝脏恢复血液供应后再将肾脏移植于髂窝。肝肾联合移植也可以分期进行,有研究表明,肝移植后续行肾移植的生存率高于先行肾移植后续行肝移植的病例。

    (3) 全腹脏器移植:适用于广泛扩散不可逆转的胃肠疾病,不可切除的腹部转移肿瘤,肠系膜血管或腹腔动脉完全栓塞等造成腹腔多器官缺血损害,特别是门静脉系统伴肝功能衰竭和(或) 棘手的肠静脉曲张出血,肠运动不良和吸收障碍综合征,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迟缓综合征等。

    (4)器官簇移植:对上腹脏器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最好的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短肠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功能衰竭和完全胃肠外营养晚期并发肝功能衰竭,1型糖尿病伴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等。

    免疫抑制方案

    公认的免疫治疗方案是环孢素或他克莫司+激素+麦考酚酸酯。移植前一般采用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如达昔单抗等进行免疫诱导。增强免疫耐受能够促使多器官联合移植长期存活,现阶段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供体骨髓输注和体外照射。近年来兴起的干细胞研究热潮,有希望成为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热点。

    器官联合移植的优势

    (1)免疫学优势

    以肝脏为中心的多器官联合移植较单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轻,存在免疫学优势。有学者认为,肝脏具有特别的保护作用,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和抑制,使受体对同一供体的其他器官排斥反应减弱;众多异体组织存在分散排斥的免疫损害力,称之为靶组织的分散效应。

    (2)解剖生理学优势

    一方面,器官簇移植保持了原来各器官相互之间的解剖关系,有利于各移植器官生存和功能发挥。另一方面,也使手术方式及血管吻合得到简化,便于临床施行。

    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器官移植具有免疫学和解剖生理学优势,但是其术后存活率仍较低,患者及移植器官的1年及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54%和42%,成人与儿童的生存率相近,导致患者死亡及移植器官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出血、感染、移植排斥、内环境紊乱和移植后淋巴增生症等。移植后排异反应,甚至出现双重排斥反应,即移植物对抗宿主病 (GVHD)和宿主对抗移植物病(HVGD),一直是制约多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环节,移植后必须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排异反应,但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

    腹部器官簇移植是器官移植领域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尽管多器官移植涉及多个器官,存在并发症相对多、危险性大、移植后排斥反应及供体短缺等问题, 但随着医学的进步, 多器官联合移植必将成为治疗广泛、不可逆转的腹部消化器官疾病,提供可存活的治疗机遇,具有广阔的前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