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对小儿先心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常常需要手术矫正。全面了解畸形特征对术前治疗风险评估、方案制订和术后追踪至关重要。
对于小儿先心病的术前诊断,由于心脏大部分及大血管被骨骼(如胸骨)及肺组织遮盖,使超声检查受限,并很大程度地依赖于诊断人员的个人技术,因此在结构畸形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规心血管造影被称为诊断先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检查,危险性大,患者很难接受,重症及复杂性先心病患儿常需要同时进行左右心插管及造影检查,其操作难度大,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同时因为其每一次造影只能显示一支血管,对复杂异常结构常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电子束CT(EBCT)虽然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图像的信噪比低,在Z轴的空间分辨率不高;而MRI检查虽可以多体位显示心脏大血管解剖,但操作时间较长,无法克服运动伪影的问题。与这些检查方法相比,64层螺旋CT操作简便,一次扫描可同时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心脏结构,为小儿先心病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手段,值得推广。
▲具有综合诊断价值
, 百拇医药
64层螺旋CT较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明显加快,其旋转速度可达0.33秒,Z轴分辨率明显提高,其在心血管检查时只要求心率控制在70~90次左右即可,单次扫描时间一般不超过20秒,可以做到一次屏气完成扫描,一般患儿均能耐受。对于不能合作的患儿,待其睡着后扫描,扫描时间短,检查过程中患儿不易被惊醒,可操作性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UCG)或MRI,更容易被患儿及其家人接受。虽然由于患儿睡着后不能配合屏气,重组图像有阶梯状伪影,但是除了对细小血管的显示稍差外,对于大血管的显示及心内结构异常的显示仍可以达到诊断要求。
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更好地显示先心病的病理畸形。例如通过调整角度使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可以同时观察法洛四联症的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骑跨;用薄层最大强度投影(MIP)可以整体显示肺动脉干及左右干支是否狭窄及狭窄的形态与程度;容积再现(VR)结合断层图像可以更好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的异常;VR可以形象地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等。但是,各种重组方法各有利弊,对畸形的显示应结合各种重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 百拇医药
▲优势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的一项包括80例先心病患儿的研究中,心内畸形结构共81处,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66处,误诊5处,漏诊10处,诊断符合率为81.4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80处,误诊1处,诊断符合率为98.76%。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主要不足有:对直径小于5毫米的房、室间隔缺损的判断有一定的困难;不能显示瓣膜活动、脱垂、裂缺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这些心内结构畸形方面有明显优势。
80例受试者有心外畸形结构共126处,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124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72处,漏诊54处。64层螺旋CT对于心外大血管的解剖形态,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以及侧支循环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64层螺旋CT后处理三维图像(VR、MIP及薄层VR和薄层MIP)可以立体、直观地观察心血管形态结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方向、角度对重点部位进行观察,必要时可应用靶重组对异常部位进行重点观察,是显示心血管畸形的比较理想的图像重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在80例患者中,52例患者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28例患者冠状动脉发育异常。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28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12例,诊断符合率为42.86%。
尽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的“金标准”,但常常由于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可给插管法造影的操作带来困难,而且在少数患者,由于导管未能插入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而可能被误认为该支冠状动脉缺如。64层螺旋CT检查通过MIP、VR等重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其分支,在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诊断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该研究中,有1例冠脉异常起源经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误诊为左冠状动脉缺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64层螺旋CT横断面成像避免了影像的重叠,能很好地显示解剖学房室的位置、形态、房室连接、房室与大血管连接的关系,三维重组可直观地显示心脏大血管连接、大血管形态及空间位置关系,还可同时发现并发的内脏改变,对内脏转位等复杂型心血管畸形的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是复杂先心病检查的一种无创、有效的诊断手段,且弥补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而64层螺旋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显示心内、外大血管的解剖形态及心外侧支循环的情况,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与完善,减少术中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对于术后追踪和随访亦有着重要意义,是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性先心病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柳澄 王锡明), 百拇医药(柳澄;王锡明)
对于小儿先心病的术前诊断,由于心脏大部分及大血管被骨骼(如胸骨)及肺组织遮盖,使超声检查受限,并很大程度地依赖于诊断人员的个人技术,因此在结构畸形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规心血管造影被称为诊断先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检查,危险性大,患者很难接受,重症及复杂性先心病患儿常需要同时进行左右心插管及造影检查,其操作难度大,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同时因为其每一次造影只能显示一支血管,对复杂异常结构常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电子束CT(EBCT)虽然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图像的信噪比低,在Z轴的空间分辨率不高;而MRI检查虽可以多体位显示心脏大血管解剖,但操作时间较长,无法克服运动伪影的问题。与这些检查方法相比,64层螺旋CT操作简便,一次扫描可同时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心脏结构,为小儿先心病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手段,值得推广。
▲具有综合诊断价值
, 百拇医药
64层螺旋CT较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明显加快,其旋转速度可达0.33秒,Z轴分辨率明显提高,其在心血管检查时只要求心率控制在70~90次左右即可,单次扫描时间一般不超过20秒,可以做到一次屏气完成扫描,一般患儿均能耐受。对于不能合作的患儿,待其睡着后扫描,扫描时间短,检查过程中患儿不易被惊醒,可操作性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UCG)或MRI,更容易被患儿及其家人接受。虽然由于患儿睡着后不能配合屏气,重组图像有阶梯状伪影,但是除了对细小血管的显示稍差外,对于大血管的显示及心内结构异常的显示仍可以达到诊断要求。
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更好地显示先心病的病理畸形。例如通过调整角度使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可以同时观察法洛四联症的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骑跨;用薄层最大强度投影(MIP)可以整体显示肺动脉干及左右干支是否狭窄及狭窄的形态与程度;容积再现(VR)结合断层图像可以更好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的异常;VR可以形象地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等。但是,各种重组方法各有利弊,对畸形的显示应结合各种重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 百拇医药
▲优势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的一项包括80例先心病患儿的研究中,心内畸形结构共81处,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66处,误诊5处,漏诊10处,诊断符合率为81.4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80处,误诊1处,诊断符合率为98.76%。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主要不足有:对直径小于5毫米的房、室间隔缺损的判断有一定的困难;不能显示瓣膜活动、脱垂、裂缺等,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这些心内结构畸形方面有明显优势。
80例受试者有心外畸形结构共126处,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124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72处,漏诊54处。64层螺旋CT对于心外大血管的解剖形态,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以及侧支循环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64层螺旋CT后处理三维图像(VR、MIP及薄层VR和薄层MIP)可以立体、直观地观察心血管形态结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方向、角度对重点部位进行观察,必要时可应用靶重组对异常部位进行重点观察,是显示心血管畸形的比较理想的图像重组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在80例患者中,52例患者冠状动脉未见明显异常,28例患者冠状动脉发育异常。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28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12例,诊断符合率为42.86%。
尽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的“金标准”,但常常由于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可给插管法造影的操作带来困难,而且在少数患者,由于导管未能插入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而可能被误认为该支冠状动脉缺如。64层螺旋CT检查通过MIP、VR等重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其分支,在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诊断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该研究中,有1例冠脉异常起源经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误诊为左冠状动脉缺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64层螺旋CT横断面成像避免了影像的重叠,能很好地显示解剖学房室的位置、形态、房室连接、房室与大血管连接的关系,三维重组可直观地显示心脏大血管连接、大血管形态及空间位置关系,还可同时发现并发的内脏改变,对内脏转位等复杂型心血管畸形的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是复杂先心病检查的一种无创、有效的诊断手段,且弥补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而64层螺旋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显示心内、外大血管的解剖形态及心外侧支循环的情况,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与完善,减少术中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对于术后追踪和随访亦有着重要意义,是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性先心病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柳澄 王锡明), 百拇医药(柳澄;王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