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1535
《伤寒论》半表半里病位观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01期
文献研究多可证,仲景论述已分明,临床实践多可验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半表半里,与表、里一样,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只有在第148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如曹颍甫等医家,认为《伤寒论》中病位只有表和里,没有半表半里,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文献研究多可证

    第一个提出“半表半里”病位者是著名的医学家成无己,他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语,并把它作为一个病位概念、辨证纲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近代许多经方家皆用这一概念,值得瞩目的是经方家胡希恕先生,他提出了六经即来自八纲,乃万病总纲。仲景创建了半表半里理念,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其弟子冯世纶又通过《汤液经法》和《伤寒论》的方证等考证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其中《伤寒论》第148条可提供有力证据,其条文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