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6期
编号:11491593
医学进步与人文关爱的渐次疏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2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6期
     医疗服务中人文关爱的缺失,现已经成为病人以及社会公众广为诟病的现象。“见病不见人”、“冷漠”、“无情”、“见利忘义”、“医德败坏”等指责不绝于耳。难道人文关爱的缺失真正就是“医德败坏”所致?难道是市场经济的弊端已经完全腐蚀了医者的心灵?笔者认为,医疗中人文关爱的缺失,重要的原因之一缘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剥离了人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而这种剥离其实是科学“进步”的必要条件。有时暂时的剥离,才会有医学的进步。问题只是在于科学进步后,如何在新条件下满足病人的人文关爱需要,如何在新条件下坚守“医乃仁术”、“哪里有医学哪里就有对病人关爱”的医学本质。

    被人们誉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乔治·沙顿曾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科学史导论》中,尖锐地分析了科学进步与人文关爱的缺失。他指出:“科学的进步,已经使大多数科学家越来越远地偏离了他们的天堂,而去研究更专门和更带有技术性的问题。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而其范围却日益缩小。从广泛的意义来说,相当多的科学家已经不再是科学家了,而成为技术专家和工程师,或者成为行政官员、操作工,以及精明能干、善于赚钱的人”。“技术专家如此深地沉浸在他的问题之中,以至于世界在他的眼里已不复存在,而且他的人情味也可能枯萎和消亡。于是,在他心中可能滋生出一种新的激进主义”。多么透彻的揭示。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何尝不是同样的过程。
, 百拇医药
    在医学发展中,对病人的研究以分科和解剖学开始。在医学院学习的未来医生们,在解剖学课上,往往首先从解剖青蛙开始。解剖青蛙、鱼、小白鼠、兔、狗等。为什么?因为要解除他们对人体的神秘感和对人的敬畏。从解剖动物开始的学习,是要让他们有这样的领悟:人体的内部打开来,也像打开其他动物的胸腔、腹腔一样,有心脏、肺等各种器官、各个系统。不论是男人、女人,不论是老人、孩子,不论是高官还是贫民百姓,打开来都是一样的器官和组织。医学与人文精神的剥离或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没有这个剥离,不可能有对人、对人体的深入研究。医学的发展在继续深入。这种深入实际上是按照解剖学的思路,将人体分成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学科。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儿科……每一次细分无不是建立在对人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和进步之上的。于是一个整体的人,被解离成系统、组织、器官、分子、基因……

    医学科学在进步,疾病研究在深入,正是这些进步,使人们针对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由此看来,在医学的进步过程中,把生理的人和社会的人暂时剥离是历史的必然。对于医学研究来说,或许这是对的。但对临床诊治而言,这种剥离则有很大的局限。因为人是生理的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要求医生在检查病人、做出诊断之前,应该对病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心理活动、发病始末等情况了解后,再做诊断。“至于阴阳、脏腑、表里、灸药反而次之。”从中医的传统理念中可以看出,医生要研究疾病,研究患病的人,就要研究和关注自然环境中的人、社会中的人。同样,西医希波克拉底也明确指出“医生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病人。”这说明一个道理,医学既要关注生理的人,更要关注社会的人。在医疗活动中,对疾病的治疗,对人的关爱和呵护,从来都是共同存在的。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的进步,吸纳了许多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再加上医生在接受医学教育和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使医生对疾病的思考往往是清晰的表现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过程;使得医生在遇到病人时,在聆听病人对自身疾病症状的诉说时,必须静下以来思考这是哪一个器官、哪一个组织、哪一个系统出现了异常,然后才可能通过必要的检查、化验来进一步验证。如果一位医生不能在病人的主诉中“想象”出患者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及特征,就不是“好”医生。如果一位外科医生在切开病人的胸腔、腹腔时,只考虑到病人是否疼痛、是否难受,却不能找到病变器官,不能冷静、准确地找到手术部位、范围、深度,也不是好医生。在这些特定的情况下,医生需要将生理的人与社会的人剥离。这种剥离常常以“想象”、“沉稳”、“冷静”为特征。在病人忍受病痛,需要温馨关爱的时候,医生却需要冷静地去探寻病源、验证疗效。这种冷静、专注很容易被视为冷漠。

    应该看到医学发展与医疗实践中出现的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与人性关爱缺失的不一致,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范围内共同面临的难题。目前各国医患关系面临的困境从一个侧面提示,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也不能单从技术进步去衡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