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事业在龙江黑土地上蓬勃发展
目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对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制定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医临床基地和中医院建设,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亲自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将“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写入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为北部边疆农业大省,黑龙江如何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本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以下几点是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努力的。
, 百拇医药
突出中医特色是中医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
中医医疗机构之所以能在我国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归根结底在于它能够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变化来看,中医药与其发展趋势相一致。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调摄养生、治未病等理论必将在预防保健领域发挥出更大作用。对于新发传染病、疑难重症、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等问题的研究攻克,使用中医药探索堪称是重要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其整体论和关联性思维是与西医的还原论和因果性思维完全不同的一种理论体系。中医和西医这两种在不同的思维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医学很难说孰优孰劣,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作用。所以,中医医疗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不突出中医特色、找准优势病种是没有出路的。
, 百拇医药
黑龙江省中医医疗机构办院方针,从最初的“大专科、小综合”,发展到现在的“专科特色突出和综合功能完善”。凡是成功的中医医疗机构,一直走着一条风格鲜明、中医特色突出的发展道路。目前,黑龙江省中医医疗机构拥有肾病、心病、中医妇科、周围血管病、中风病等一系列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专科,在学术上已处于国内、省内的领先地位。同时在各中医医疗机构中还有几百种特色制剂,在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中使用,真正做到了院有专科、科治专病、病用专药。
这其中,省中医研究院的肾病及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妇科、二附院的中风病等一系列中医特色突出的名院名科在广大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高度的认可。而正是这种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为实现王国强副部长提出的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的“三进战略”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吴仪副总理曾提出过中医院的发展要实施“名院、名医、名科”的“三名战略”。黑龙江省中医界通过张琪、马宝璋、孙申田、段富津等名中医推动肾病、妇科、针灸、方剂等重点专科、学科的建设,通过上述名科的建设带动医院全面发展,用实践给“三名战略”做了最好的注释。
, 百拇医药
这就提示我们,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手段、办院模式只有顺应中医药的学术特点才能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实践证明,走这种突出中医特色、求专而不求全的中医药发展道路,就是适合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精髓,失去了自我。只有保持中医药特色,才能发挥中医药优势,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继承与创新结合是中医学术得以健康发展的动力
我们谈到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仅仅局限在中医医疗机构为广大患者提供优秀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上,各级各类中医机构还要承担起推动中医药学术健康发展的重任。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中医药的学术发展需要继承。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中医带徒是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重要途径,中医带徒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形式。黑龙江省目前已开展了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共有52人次的指导教师培养出88名高徒,继承人中已经涌现出张佩清、孙远征、王伟明等一批在全国都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专家。事实证明,这种学术传承,对于保护、发掘、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薪火相传,继承人也可以在积累老师经验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 百拇医药
对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来说,传承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医药的学术,中医药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张琪老先生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师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这才是我们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正确态度。
昌明国粹,融汇新知,我们要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全盘西化论和回归复古的保守主义,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来确立我们的学术立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医学术只有敞开胸怀,吸收现代科学的成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更大的发展!
坚持三观互动是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的方向
前面我们针对中医医疗机构谈到了突出中医特色的问题,针对中医药学术发展谈到了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中医药。加快中医药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同时还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要以科学发展观引导科学政绩观,以科学政绩观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人才观支撑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三观”的良性互动。
, http://www.100md.com
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突出医务人员的核心作用,基本要求就是统筹兼顾,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政绩观,是要看我们的工作是否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是否能促进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坚持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一方面,我们要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传承型和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管理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开展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贯穿县、乡、村三级的人才培养项目;要建立一批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中医类别的全科医师并对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世界上将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掌握知识的员工将日益成为影响一个社会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我们要创造一个环境,让优秀人才可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要设计一种制度,让优秀人才可以脱颖而出;我们要探索一种模式,可以保证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我们只有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发展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实现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
目前,中医药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对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以下中医力量仍然相当薄弱,中医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加强中医药在社区和农村的服务能力建设,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格低廉、效果确切的全方位的中医药服务。
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中医事业发展,尤其需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快速发展。但是发展中医药事业一定要根据中医药的学术特点,根据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开展工作。, 百拇医药(李斌 黑龙江省卫生厅厅长)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亲自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将“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写入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为北部边疆农业大省,黑龙江如何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本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以下几点是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努力的。
, 百拇医药
突出中医特色是中医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
中医医疗机构之所以能在我国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归根结底在于它能够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变化来看,中医药与其发展趋势相一致。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调摄养生、治未病等理论必将在预防保健领域发挥出更大作用。对于新发传染病、疑难重症、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等问题的研究攻克,使用中医药探索堪称是重要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其整体论和关联性思维是与西医的还原论和因果性思维完全不同的一种理论体系。中医和西医这两种在不同的思维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医学很难说孰优孰劣,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作用。所以,中医医疗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不突出中医特色、找准优势病种是没有出路的。
, 百拇医药
黑龙江省中医医疗机构办院方针,从最初的“大专科、小综合”,发展到现在的“专科特色突出和综合功能完善”。凡是成功的中医医疗机构,一直走着一条风格鲜明、中医特色突出的发展道路。目前,黑龙江省中医医疗机构拥有肾病、心病、中医妇科、周围血管病、中风病等一系列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专科,在学术上已处于国内、省内的领先地位。同时在各中医医疗机构中还有几百种特色制剂,在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中使用,真正做到了院有专科、科治专病、病用专药。
这其中,省中医研究院的肾病及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妇科、二附院的中风病等一系列中医特色突出的名院名科在广大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高度的认可。而正是这种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为实现王国强副部长提出的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的“三进战略”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吴仪副总理曾提出过中医院的发展要实施“名院、名医、名科”的“三名战略”。黑龙江省中医界通过张琪、马宝璋、孙申田、段富津等名中医推动肾病、妇科、针灸、方剂等重点专科、学科的建设,通过上述名科的建设带动医院全面发展,用实践给“三名战略”做了最好的注释。
, 百拇医药
这就提示我们,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手段、办院模式只有顺应中医药的学术特点才能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实践证明,走这种突出中医特色、求专而不求全的中医药发展道路,就是适合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精髓,失去了自我。只有保持中医药特色,才能发挥中医药优势,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继承与创新结合是中医学术得以健康发展的动力
我们谈到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仅仅局限在中医医疗机构为广大患者提供优秀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上,各级各类中医机构还要承担起推动中医药学术健康发展的重任。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中医药的学术发展需要继承。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中医带徒是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重要途径,中医带徒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形式。黑龙江省目前已开展了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共有52人次的指导教师培养出88名高徒,继承人中已经涌现出张佩清、孙远征、王伟明等一批在全国都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专家。事实证明,这种学术传承,对于保护、发掘、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薪火相传,继承人也可以在积累老师经验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 百拇医药
对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来说,传承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医药的学术,中医药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张琪老先生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师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这才是我们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正确态度。
昌明国粹,融汇新知,我们要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全盘西化论和回归复古的保守主义,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来确立我们的学术立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医学术只有敞开胸怀,吸收现代科学的成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更大的发展!
坚持三观互动是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的方向
前面我们针对中医医疗机构谈到了突出中医特色的问题,针对中医药学术发展谈到了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中医药。加快中医药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同时还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要以科学发展观引导科学政绩观,以科学政绩观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人才观支撑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三观”的良性互动。
, http://www.100md.com
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突出医务人员的核心作用,基本要求就是统筹兼顾,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政绩观,是要看我们的工作是否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是否能促进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坚持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一方面,我们要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传承型和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管理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开展以县级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贯穿县、乡、村三级的人才培养项目;要建立一批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中医类别的全科医师并对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世界上将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掌握知识的员工将日益成为影响一个社会组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我们要创造一个环境,让优秀人才可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要设计一种制度,让优秀人才可以脱颖而出;我们要探索一种模式,可以保证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我们只有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发展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实现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
目前,中医药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对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以下中医力量仍然相当薄弱,中医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加强中医药在社区和农村的服务能力建设,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格低廉、效果确切的全方位的中医药服务。
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中医事业发展,尤其需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快速发展。但是发展中医药事业一定要根据中医药的学术特点,根据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开展工作。, 百拇医药(李斌 黑龙江省卫生厅厅长)